安琪酵母、人福医药、长飞光纤为何都去这里投资……


安琪酵母、人福医药、长飞光纤为何都去这里投资……


今年,中非合作论坛走过了18个年头,“一带一路”倡议也迎来了5周年。

中非之间“非”一般的合作,成果已经逐步显现。

去年,中非进出口总额达1700亿美元,同比增长14.1%,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今年上半年,则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中非进出口总额为988.4亿美元,同比增长17.3%。

不仅如此,中国还是对非洲投资增速最快的国家。去年,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为31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翻了十几倍。目前,中国对非洲各类投资存量超过了1000亿美元。

这其中,湖北也作出了贡献。

去年,仅南非一国,湖北与它的进出口总值就有42.2亿元,同比增长7.1%。近年来,湖北企业更是加大了在非洲的投资,安琪酵母、人福医药、长飞光纤等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纷纷布局非洲......

虽然力量还有点微弱,挡不住的却是鄂非双方热情高涨。

9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几内亚总统阿尔法·孔戴和加蓬总统阿里·邦戈·翁丁巴先后到访湖北,进行了为期2天的考察。

10月19日-20日,“2018年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暨企业对接洽谈会”(以下简称2018年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其中特别设立了“非洲专场”。活动上,鄂非又签订了多个投资和项目协议。

宝业集团旗下宝业湖北建工集团与吉布提签订4个项目,合同金额共计10.7亿美元;国内特检龙头企业康圣环球医学特检集团拟投资1亿元,在摩洛哥与穆罕默德六世健康科技大学合资,共建摩洛哥首个第三方特检实验室,并在当地建设血液病专科医院;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拟投资0.28亿元,在埃塞俄比亚成立独资公司,承接污水管网、泵站工程……

毫无疑问,鄂非产能合作日益密切,互利共赢的局面正在深化。


合作从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


事实上,鄂非很早就开启了产能合作。

那时,最初是通过工程承建在进行。

1979年1月8日,中国与吉布提建交,并为之提供各种援助。在这样的背景下,上世纪80 年代,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拿到了承建吉布提人民宫的项目,从而开启了与非洲的结缘之路。此后,湖北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又相继承建了吉布提国家银行、吉布提国家医院等多个公用建筑。

2006年被上市公司宝业集团收购,重新组建宝业湖北建工集团后,则在当地注册了吉布提宝业吉富有限公司。本地化的发展策略,使得宝业湖北建工集团在吉布提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更多项目纷至沓来。

特别是2013年拿到的吉布提塔朱拉新港项目意义重大。这是因为吉布提是亚洲通往非洲、欧洲航线上的重要中转站,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推进,吉布提迫切需要一座现代化港口。去年6月15日,总投资7400万美元、设计年吞吐量500万吨的塔朱拉新港开港通航。

多年在非洲的发展,使得宝业吉富有限公司和宝业湖北建工集团均收获了不错的成绩。前者拿到项目合同总金额超过了20亿美元,后者还在塞舌尔、博茨瓦纳注册了公司,拓展在非洲的业务。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部在武汉的中车长江公司与非洲国家也有几十年的合作历史。截至到目前,该公司已与非洲大陆的塞拉利昂、纳米比亚、肯尼亚、加蓬、喀麦隆、马达加斯加、斯威士兰等10余个国家的客户成功合作,累计提供了涵盖敞、平、棚、罐以及漏斗车共5个系列3000余辆铁路货车整车。

其中,2014年,中车长江公司与南非最大的铁路公司签订为期5-7年的配件供应协议,长期供应摇枕、侧架和车轴。

2017年,中车长江公司积极参与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为该铁路提供X70集装箱平车。这条铁路全部使用中国标准、技术、设备。肯尼亚总统雅塔感慨地说:“这条铁路掀开了肯尼亚历史新的一章,书写未来100年的肯尼亚历史。” 同年,中车长江公司设立尼日利亚办事处,积极开拓尼日利亚和周边市场。

中车长江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支点财经记者介绍,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已经从最初的单纯出口贸易,逐步发展成为“出口+本土化服务+国际合作”的模式,既要“走出去”,还要“走近非洲”,共建共创共享。早在2011年,中车长江公司获得非洲矿业公司整车产品订单以后,就迅速组建成立了中国铁路货车在海外的第一个“4S”店——中国中车塞拉利昂维保公司。在借鉴国外先进货车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铁路货车维保体系。


安琪酵母、人福医药、长飞光纤为何都去这里投资……


技术合作与投资建厂


技术合作是另一种方式。

2007年中国在非洲的第一个农业示范中心——莫桑比克-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建设重任,落在了农业大省湖北省农垦局的肩上。自此,湖北省农垦局直属企业湖北省联丰海外农业集团先后派出了百余名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建设,从中国选取了水稻、棉花、蔬菜等种子进行种植试验。

经过几年的试验后,莫桑比克-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有了成效。2011年,技术人员发现,来自江苏的丝苗水稻品种比较适合在当地种植,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好,是莫桑比克水稻产量的2-4倍。

此后,更多的优势品种被筛选出来。比如,“荆花糯6号”是最适合当地的玉米品种,“鄂杂棉26号”每亩产籽棉高达400公斤……

目前,这些优势品种正在当地逐步被推广。莫桑比克-中国农业示范中心也开始了创收,有位当地老板找到了它,请它帮忙试验辣椒种植。下一步,莫桑比克-中国农业示范中心的小磨麻油坊、粮食酿酒加工和种子生产销售正在计划之中。

近年来,投资设厂是一个新趋势。

前文提及的宝业吉富有限公司,随着公司在当地的慢慢发展,在从中国采购各类建材、设备、电器的同时,还在当地自建了砖厂和石料厂。

也有更多新入局的湖北企业,一开始就选择了在当地成立公司并投资设厂。

2009年,为加快发展国际化业务,人福医药宣布要在马里投资3亿元设厂,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人福非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这座药厂已经投产,主要生产片剂、胶囊、水针、糖浆等品种,可以年产4000万瓶大容量注射剂,以及3000万瓶药用糖浆,是西非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药厂。

随后,人福医药还成立了人福埃塞药业有限公司,并在埃塞俄比亚投资设厂,主要生产抗感染、抗菌、精神类等品种。去年底,人福医药在非洲的第二座药厂一期工程已经建成。项目全部投产后,可以年产混悬液3000万瓶、固体制剂5亿粒,有望成为东非第一药厂。

当地药商表示,人福医药通过投资设厂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当地药品不足、价格昂贵的局面,最终促进非洲医药产业的发展。

对人福医药来说,它也得到了相应回报。去年,包括非洲市场在内的海外业务,营业收入实现18.4亿元,同比增长73.99%。

以上这些湖北企业在非洲布局的事例,只是鄂非产能合作的一个缩影。

不难发现,30多年来,鄂非产能合作的方式越来越丰富,已经不局限于最传统的工程承建,贸易往来、技术合作、投资设厂等多种方式都在进行。同时,在合作内容上,也从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到了食品、医药、通信等多个领域。

此外,参与进来的企业也越来越多,除上述提及的企业外,安琪酵母、长飞光纤、葛洲坝等上市公司和知名企业纷纷布局非洲。


安琪酵母、人福医药、长飞光纤为何都去这里投资……


还有更大空间


不仅如此,这种趋势正在持续升温。

在前文提及的2018年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上,鄂非签订的投资和项目总金额超过了74亿元。

支点财经记者还了解到,包括上市公司格林美、中国信科集团旗下武汉烽火国际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等10多家鄂企,也在计划到非洲投资。支点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这些企业计划在非洲投资总额超过了20亿元,涉及的项目合同超过了15亿美元。

另外,马达加斯加的今日公司,也有意在武汉汉阳黄金口都市工业园区与中方成立合资公司,建设非奇产业园。这是一家以矿产开发、建筑工程、建材贸易等为主的企业,近年来与中国企业合作日益紧密,一起开展在非洲和中国的工业地产开发。

非奇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未来创投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以智能制造为主体的科创小微工业园升级,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的非洲经济文化交流平台和非洲企业总部。同时带领湖北企业走出去,吸引非洲的华人企业家回汉投资兴业。

一切都在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在南非非国大经济论坛会主席达瑞尔·斯瓦尼普看来,双方还有更大的合作空间,“非洲已有49个国家签署了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贸易等方面会更加自由,这里面有很多投资机会。”

达瑞尔·斯瓦尼普同时指出,双方合作内容应该更加丰富。

“非洲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过去非洲主要是依靠原材料在发展,但这种模式让非洲经济缺乏活力。”他说,“现在非洲在大力发展制造业,希望它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因此,达瑞尔·斯瓦尼普建议,在基础设施建设之外,他希望更多中国制造企业能去非洲发展,“比如,非洲每年都要从全球进口很多灯泡、摩托车等产品,如果这些企业能在当地投资设厂,就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双方应做到互利共信


也有在非洲布局的“前辈”提醒,尽管现在是投资非洲最好的时期,但要让项目顺利落地并成功运营,双方应做到互利共信。

“要做到互利共信,最重要的就是沟通,这是最简单却又最深刻的道理。”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张轶翔对支点财经记者说,“这是因为双方的文化和理念都不相同,只有沟通才能消除分歧。另外,具体建设和运营时,还得找本地专业人士来操作。”

张轶翔说这话的背后,是因为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埃及投资建立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就曾吃过这方面的亏。建设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时,他们希望项目能够尽快完成,但在谈及园区规划和建设方面的问题时,双方因为文化和理念的不同,总是达不成一致意见,导致项目纸上谈兵了好几年。

后来是在找到熟悉双方需求的本地专业人士进行沟融后,双方才解除误会建立了信任关系。目前,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引入了企业76家,他们在埃及的实际投资额超过了10亿美元。

“有的时候并不是对方不讲理,而是站在不同角度上各自都有理。”张轶翔说,“做到互利共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END

记者丨林楠 编发丨吴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