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担忧人民币“破7”?

11月1日,人民币中间价下调24点,报6.9670,离关键点位“7”又进了一步。近来,人民币汇率不断下探,市场对人民币是否“破7”、何时“破7”众说纷纭。

对人民币来说,“7”作为10年来未曾打破的心理预期,无疑是广大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一个分水岭。清和学院研究中心认为,虽然“7”具有一定标志性意义,但并非个人投资者决定资产配置策略的锚定指标。无论人民币下一步去往哪个点位,长期来看,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以对冲汇率风险都是最明智的选择。

人民币大幅快速贬值可能性不大

从近期发布的中国经济数据和美联储加息节奏来看,人民币汇率在未来一年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鉴于中国的政策环境和宏观经济需要,人民币快速、大幅度贬值的可能性则很小。

首先,政府对跨境资本流动有极强的调控能力,即使汇率跨过某个重要心理点位,也很难造成汇率崩盘的后果。人民币目前尚非完全自由兑换货币,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程度仍相当有限;为了维持金融稳定,对短期非理性的资本外流,政府可以采取多重措施加以引导和限制。从银行结售汇差值情况可以看出,在经历了2015年“811”汇改后,结售汇逆差呈现了逐渐缩小乃至转正的态势。而从近期外汇数据和外管局的公开解读口吻来看,“双向波动”的外汇流动方向是监管乐于接受的结果。

该不该担忧人民币“破7”?

同时,自8月以来,央行领导多次公开表示,不会将人民币汇率作为贸易武器,不会进行竞争性贬值,而美国财政部在前不久公布的半年度汇率报告中,也未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在贸易摩擦这个敏感问题前,纵容人民币快速贬值并非良策。

另外,虽然面临增长压力,但外资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并没有塌陷。自2015年来,外商直接投资(FDI)数据保持了基本稳定,且在2018年以来出现连续同比增长的情况。随着中国制造业、能源、金融、采矿业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情况也将进入新的格局。对于考虑进入中国的外资来说,人民币汇率涨跌的速度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双向波动的汇率有利于降低外资的风险对冲成本,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积极的金融环境。

该不该担忧人民币“破7”?

纵观历史,货币波动不可避免

受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影响,今年以来很多新兴经济体货币都出现了明显贬值。新兴经济体货币指数下降了11%,欧元则贬值了约4.9%,英镑跌了约4.6%,日元则先涨后跌,目前与年初水平基本持平。

而从世界主要货币的历史表现来看,快速的大幅货币贬值和大幅货币升值都并不鲜见;以英镑和日元的历史汇率为例可以看出,虽然两者对美元汇率都有多次大起大落的波动,但由于过去近40年的世界经济格局确立了美元的较强势地位,英镑和日元近20年来都呈现了贬值的趋势。

该不该担忧人民币“破7”?
该不该担忧人民币“破7”?

某经济体货币每一次阶段性的汇率变动都伴随着特定的历史事件和经济条件的演变。同理,人民币从2005年到2014年的一轮“大牛市”的前提则是外贸拉动经济增长背景下人民币的过度低估;在随后的经济引擎换挡、中国金融市场逐渐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人民币走出了长达10年的单边上涨行情。

该不该担忧人民币“破7”?

此轮人民币升值,在中美利差的“加持”下,带来了大量的资本(乃至“热钱”)的流入,帮助提升了中国资产价格,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效应。但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从2013年底开始,国内、国际市场就出现了诸多人民币是否已经“过度”升值的讨论。这些讨论在当时并非毫无根据: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与GDP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近10%下降到了1.5%;是自2002年的最低水平。因此,在2015年汇改之前,离岸的人民币市场就已经积聚了相当大下跌的压力,汇改之后,大量分析则慌忙将12月内的人民币汇率预期下调至7甚至8。

该不该担忧人民币“破7”?

从世界经济走势和美国加息的节奏上看,当时这种判断也许程度过甚,但并非没有道理。2017年,美国大选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欧洲经济的意外良好表现打压了美元价格,使人民币走出了令几乎所有人惊讶的行情;而未来一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成效和中美贸易摩擦的演进则成了影响人民币短期汇率走势的两个核心因素。清和学院研究中心认为,在央行充分的预期管理下,不排除人民币汇率“破7“甚至逐渐下探更低点位的可能。

资产配置是应对波动的唯一选择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加入WTO、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也仅过去了第17年。相较之下,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的开始则可能更短。

而这段时期中,无论是人民币、房地产还是股市,预期某种资产单边上涨的不良心态也已经伴随了投资者超过10年的时间;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旧的资产定价机制已经被打破,部分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已经开始摒弃过往单方向押注的投资认识,转而将全球化的资产配置作为财富保值增值的核心方案。

贝恩公司与招商银行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受访的拥有海外资产配置的高净值人群中,海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已达35%左右。Capgemini的《2017亚洲财富报告》则显示,中国顶级富豪的这一数据已超过45%(Capgemini的受访样本更小)。

该不该担忧人民币“破7”?

而放眼世界,全球资产配置也是追求资产稳定增值的机构投资者们广泛采用的策略。

该不该担忧人民币“破7”?

因此,正如前文所述,清和学院研究中心认为,投资者应摒弃短期投机心态,以中长期眼光看待汇率问题;无论人民币汇率到达什么点位,对于具备条件的投资者来说,全球化资产配置已经是财富管理与传承事业中必不可少的策略。

本文源自清河投资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