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ofo近来频频被曝收购、破产传闻?

Pin小号


大潮退去,终将现出谁在“裸泳”。尤其是那些看似火爆却迅速陨落的新事物,总是避免不了让人发出“伤仲永”的感慨。这其中,共享经济就是很典型的案例。共享睡眠舱、共享马扎、共享雨伞等项目,基本上都已经被淘汰出局。就连此前引发共享经济热潮的共享单车,如今也处于风雨飘摇的态势中。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包括小鸣单车、悟空单车、3Vbike单车、町町单车、酷骑单车等在内的数十家共享单车企业,都已经无奈倒闭。而剩下的几个“独苗”——摩拜单车、ofo等也都面临着各自艰难的处境。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都做不下去了?

处境艰难,摩拜、ofo频频遭“暴击”

如果硬要说摩拜和ofo有所区别的话,那么就是前者会“审时度势”,后者却“死硬到底”!摩拜在经历了政策趋严、成本飙升、亏损严重等“折磨”后,最终还是放弃了独立运营的念头并“卖身”于美团。但即使如此,摩拜也没躲过失败的命运。

比如美团发布的2018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剔除摩拜业务,美团创造了71亿的毛利润,而摩拜形成的亏损(包含一季度)则不低于30亿。摩拜一个季度的亏损,将美团半年的毛利率水平拉低了6个点!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摩拜已经成为了美团的业务“黑洞”。

相比之下,没有被放在资本市场“探照灯”下的ofo,则是不断澄清各种看衰的“谣言”。就在近日,界面发布一篇关于“ofo开始准备破产重组方案”的报道。报道称已有一家大型券商中介机构入场做ofo破产重组的方案,ofo整体负债为64. 96 亿元。而ofo随后发声明回应称以上报道严重失实,“破产重组”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甚至ofo还表示将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但是反驳各种看衰言论,并不能解决ofo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取消免押金服务、退押金时间延长、通过车身广告及APP开屏广告开辟营收渠道等,都没能拯救ofo,反而是在亏损的泥淖中愈陷愈深。甚至就在10月中旬,ofo还准备退出日本市场,进一步证明了自身的资金运转情况已经出现了恶化。虽然ofo日前已向媒体回复破产重传闻纯属谣传,但无风不起浪相信冷暖甘苦只有自知。

死结——乱停乱放问题的应对成本

原本成为共享单车巨头的摩拜和ofo,在实现垄断之后应该是大展拳脚的时候,却频频遭遇“暴击”,或许会让很多人费解。而之所以出现垄断亦亏损严重、入不敷出的情况,与共享单车这一模式本身所存在的弊端有着直接联系。这其中,乱停乱放问题的应对成本已经成为共享单车的“死结”。

通常来说,共享单车从生产到最终投放要经过很多环节,自然也会产生不少成本。而相关企业投入最多的,或许就是线下运营成本。线下运营成本通常包括投放、日常线下运营和维修三部分。而为了能够带来更好的体验,日常线下管理又涵盖了调度(让车辆出现在需求发生地)、纠正乱停放、收回故障车辆、车辆维护等。

日常线下运营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因为其必须要解决乱停乱放的问题。去年上海市要求共享单车每一万辆车要配备50个服务人员,让很多企业都大呼吃不消。当时小鸣单车CEO陈宇莹就算了一笔账,他提到,“上海一个地勤人员的月工资约为5000元,按照新规一万辆车要请50个人,一个月要花25万请地勤人员。一个月也就是25天骑行的天数,意味着每天必须赚一块钱才能覆盖掉地勤人员的成本,这还不算单车维修、调度等开销”。话说,小鸣单车的倒闭是不是也有乱停乱放问题应对成本较高的原因?

而在今年6月下旬6月22日,南昌市城管委发布《关于在全市开展环卫保洁人员参与共享单车停放管理工作方案(试行)》。该方案的推出,就是要探索实行环卫保洁人员参与共享单车停放管理方案,共享单车企业要根据车辆投放数量比例分别承担劳务费用。而且价格还不是很便宜,按照道路单侧长度每公里1500元/月为基数。

共享单车原本应是绿色环保的共享经济,但却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为乱停乱放大量支出的线下运营成本,也是越来越高。不难发现,也正是这样不断高企的成本成为了共享单车企业严重的“包袱”,让它们运营越来越困难。

压命稻草——押金监管

如果仅仅依靠乘车费用作为主营收,那么很多共享单车其实倒闭的时间更早。之所以能支撑那么长时间,还在于共享单车企业有一笔不可忽视的海量资金——骑乘押金。摩拜单车押金299元、ofo小黄车押金99元、小蓝车押金99元……乘以数千万的用户数后,共享单车企业坐拥数十亿元押金。

而在共享单车企业烧钱大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押金的去向问题。押金去向成谜、不透明的制度等,导致共享单车企业企业公信力下降。接二连三倒闭的共享单车企业衍生出的退押金难问题,更影响着大众对企业的信任。为了保护大众利益,政府不断出台政策将共享单车企业的押金进行规范化管理。

比如在去年,各地相机出台相关的征求意见稿,拟实行押金第三方机构监管的制度。比如北京征求意见稿指出,收取押金的共享单车企业,须在北京市开立资金专用账户;公示押金退还时限,及时退还用户资金……也正是监管层面对押金的重压,让共享单车企业的发展背上了“枷锁”。不能从押金上“受益”的共享单车,资金链更容易断裂,自然也就不能再持续运营下去。

如今的共享单车,真的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面对多重问题,共享单车难以解决,也没有找到突破口。或许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共享单车只会慢慢消失于大众的视线中吧!


科技新发现


主要几方面的原因吧。

客观上的原因

第一是共享单车领域竞争已经过了白热化阶段,要开始考虑落地了,而摩拜已经被美团收购,哈啰成了阿里系的干儿子,戴威却一直想要ofo能够独立运营,独立运营,就意味着没有支持者,而共享单车本来就是重模式,没有资金支持怎么发展?

第二是树敌无数,让小黄车腹背受敌。因为一直到寻求独立发展的机会,不想成为巨头的附庸,但是共享单车从一开始巨头入局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成为了巨头战争的牺牲品,谁都不能幸免,谁都不能在这个战争中保持中立而不受到影响。

在滴滴投资了ofo的时候,其实一直想的都是能够完善自己的出行体系,而阿里巴巴投资ofo小黄车同样是为了完善自己在出行领域的布局。不过遗憾的是在摩拜宣告认输以后,成为了美团的战略一环,滴滴想要尽快将ofo纳入麾下,遭到了戴威拒绝以后,滴滴很显然从ofo背后的资本变成了ofo独立发展的阻拦者。而与此同时,财大气粗的阿里系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更是直接选择了哈罗单车作为新的战略棋子,ofo更加尴尬,并且被两大巨头逼到了绝路。

第三是资金吃紧,这个吃紧不仅仅是没有拿到新的融资,更要命的是,ofo小黄车还欠着供应商的货款、用户的押金等等巨额的债务没办法还清,而这时候ofo又很难再融资发展,何况即使融资,谁又愿意自己的投资的钱用来发展业务呢?

主观上的原因

戴威又不想轻易妥协,不过戴威终究不是王兴,王兴敢对阿里巴巴说不,而且有这个底气,而ofo也不是今日头条,能够受到资本的追捧。而且跟张一鸣、王兴这些创业老手来比,戴威很显然还非常稚嫩,摆平不了遇到的危机。


共享单车的模式太重了,共享单车、生鲜电商、物流等等都是行业里面知名的比较重的商业模式,尤其是在发展初期都是钱堆积出来的,供应商货款、用户运营等等都需要大把的钱,一旦没有资金来源,就基本上凉凉了。

资本现在已经不看好ofo了,也不敢在冒险在背后支持ofo了,可操作的区间已经非常非常的小了,没有资金巩固旧业务,也没有资金发展新业务,基本上是凉凉了。

不过还是觉得同情戴威,毕竟作为一个90后,他已经做得够好了,也许他并不是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决定,只是他太想把ofo做成一个真正的独立平台,只是运气不好,成为了巨头战争的牺牲品而已。

也许ofo注定会失败,但是还是感谢,感谢ofo为这个共享经济做出贡献,为中国、甚至可以说为全世界出行领域做出的贡献。


EmacserVimer


  与一年前火爆的场景相比,共享单车确实凉了。在摩拜卖身美团后,ofo资金链紧张的传闻隔三差五就会传出来。在笔者看来,ofo频频被曝收购、破产传闻绝非偶然,而是共享单车行业再次洗牌的一个信号。

  目前共享单车平台都在亏损,ofo也不例外。自今年3月完成一轮融资后,ofo就再也没有拿到融资。按照此前公布的数据,摩拜和ofo每月的运营成本都在6亿左右。从一些财务数据来计算,今年3月份ofo融资的50多亿,半年多过去了,ofo的钱也基本烧光了。


  来自媒体的报道称,ofo拒绝他方收购,依旧坚持独立发展。在车身投放广告的商业化尝试后,ofo并没有摆脱亏损的泥潭。如果再没有人收购,ofo的结局只能是破产重组。试想,一边是每月数亿的运营成本,一边是资本对共享单车的不看好,ofo的生存空间已经非常小了。或因于此,ofo才会屡次成为被收购和破产传闻的主角。


  如同其他的收购案例一样,ofo被收购、破产消息频频传出肯定是有原因的。在没有后续资金的支持下,ofo的归属很快就会浮出水面。


贾敬华


因为ofo的用户一直在流失,并且其管理团队太过固执,始终拒绝外来资产的注入。

小黄车在出现之初,成为了很多人出行的第一选择,一方面它鲜亮的外表非常吸引人,另一方面它占据了共享单车行业的风口,成为了第一个吃蛋糕的人。

但是随着摩拜单车、小蓝单车的崛起,ofo的活跃用户开始出现下滑,各地开始频频出现定位不准确、车锁被破坏、车座丢失的事件,然而ofo对于这种恶性事件的解决态度也不并不积极,笔者就有一次出门连续遇到4辆损坏的小黄车的经历。这样的事件频频发生,无疑在快速消磨着消费者的耐心,ofo的用户数下滑也就不足为怪了。

伴随着用户数量下滑的,就是ofo手里的资金,越来越多人放弃ofo转向摩拜(毕竟摩拜有财大气粗的阿里巴巴做后盾,甚至不需要押金),他们纷纷选择拿回自己的押金,ofo的路也就越走越窄了。

同时,以戴威为首的ofo管理层在公司多次被曝出资金紧张、资金链断裂、拖欠工资的情况下,仍然选择独揽大权,丝毫不见其变法求活的意图,那么ofo的失败也就越来越近了……


互联网大咖会


不管传什么。我的押金是到现在还没有退回来,说好的1~3个工作日,现在已经一周了。呵呵了。客服接不通,感觉小黄车要凉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