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讓西方人嘗到「被技術封鎖」的中國人逝世,美砸重金也挖不走

那個讓西方人嚐到“被技術封鎖”的中國人逝世,美砸重金也挖不走

手持KBBF晶體的陳院士

近幾十年來,我國不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在很多的技術領域更是於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取得如今世界一流的好成績。當然,之所以有這樣的成績,很大程度上需要感謝那些在背後默默付出的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們。不過讓人難受的是,隨著新一代科學家的慢慢崛起,那些對中國科技起到“基石”作用的老一輩科學家也在漸漸地離我們而去。

就在10月31日,當全網都在因為另兩位文藝界“巨星”的逝世陷入悲傷的時候,中科院理化所又傳來一個噩耗,材料學泰斗、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陳創天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他的離開對中國科學界乃至世界材料學領域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那個讓西方人嚐到“被技術封鎖”的中國人逝世,美砸重金也挖不走

太空激光武器中KBBF晶體是必不可少的

對於陳創天這個名字,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可能還是第一次聽說,但是就是這麼一個“默默無聞”的人,曾經讓我國真正搶先一步掌握了一種被稱為是“遊戲規則改變者”的顛覆性技術,也讓美國因此鬱悶了26年,還嚐盡被“禁運”的苦頭。

1962年,陳創天院士從北大物理系畢業,之後進入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工作,1983年,他首次向國外同行報告了BBO晶體的非線性光學性能,“一戰成名”,立馬引發國際激光界的廣泛關注。1990年,陳創天院士領導的課題研究組在國際上一片空白的時候,成功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塊氟代硼鈹酸鉀晶體,也就是你們常說的KBBF晶體,創下該領域的國際先例。

據瞭解,KBBF晶體是一種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它能夠將激光轉化為史無前例的176納米波長(深紫外)激光,從而可以製造出深紫外固體激光器。裝備著該晶體的激光器能夠發出具有極窄頻寬的紫外光波,可以用於測量固體電子能級的分辨率達到360微電子伏特。此外,該KBBF晶體還可應用於超高分辨率光電子能譜儀、超導測量、光刻技術等前沿科學,同時它還是太空激光武器中必不可少的關鍵材料。

那個讓西方人嚐到“被技術封鎖”的中國人逝世,美砸重金也挖不走

KBBF晶體可用於太空激光武器上

​外媒評價稱,KBBF晶體能夠大大提高國防和國土安全威脅的探測能力,尤其是對於前沿科研和精密測量能力來說,該晶體具有“遊戲規則改變者”的顛覆性意義。不過最開始的時候,我國還沒有意思到這種晶體的戰略意義,所以一直對全世界的研究者開放提供KBBF晶體,直到2009年才宣佈停止對外出口。

原先包括歐美等發達國家都要依靠來自我國的KBBF晶體,結果一朝“禁運”終於也讓他們嚐盡苦頭。無奈之下,美國也只能選擇自主研製,終於在鬱悶了26年之後,美國於2016年宣佈研製成功。不過,早先一年陳院士曾經工作過的福建物構所就發現了新型無鈹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LSBO,所以美想趕超的願望只能落空。

據美媒報道,美國還曾試圖砸重金“挖牆腳”,請陳院士到美國去工作,當然最後被陳院士直接拒絕。讓人感到痛惜的是,現在這位帶領我們領先西方几十年的國寶級科學家已經永遠離我們而去。(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