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發殺胡令的冉閔該不該是民族英雄

自秦統一以來,中原大地與北方少數民族一直處於敵對狀態,兩千多年的對立,漢人贏多輸少,甚至有把胡人打得遠遁西方的戰果,但也有五胡亂華,漢人餓殍遍野的慘狀,期間出現了不少民族英雄,岳飛,文天祥等。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五胡亂華時期的冉閔。

冉閔後趙武帝石虎的養孫。冉閔的父親冉良,字弘武,是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其祖先曾任漢朝黎陽騎都督,家族世代擔任牙門將。後趙明帝石勒擊敗陳午,俘獲冉良,當時冉良十二歲,石勒命石虎收他為養子,並改名為石瞻。

冉閔年幼聰明,深得石虎信任,冉閔成年後,身高八尺,驍勇善戰,勇力過人,多計謀。 授任建節將軍,改封修成侯,歷任北中郎將、遊擊將軍。鹹康四年(後趙建武四年,338年),石虎在昌黎之戰中大敗,後趙各路軍隊都棄甲潰逃,只有冉閔帶領的一支軍隊未遭創傷,由此冉閔威名大顯。

言歸正傳,那麼冉閔為什麼要殺胡人?再說,石虎死後,冉閔並沒有反心,只想一心一意跟著石家鬧革命,但石家那些叔叔伯伯可不這麼想,冉閔功高震主,威望極高,一心除掉他,最後冉閔奮起反擊,將石氏斬盡殺絕。

面對氣勢洶洶的冉閔,看著“流血成河”的慘狀,往日趾高氣揚的胡人魂都嚇沒了,紛紛出逃。而那些長期被欺壓的漢人,則紛紛湧入城中。

看到漢人如此支持,冉閔終於做出了抉擇:頒行殺胡令:“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結果就是“一日之中,斬首數萬。閔躬率趙人誅諸胡羯,無貴賤男女少長皆斬之,死者二十餘萬,屍諸城外,悉為野犬豺狼所食。”殺盡石家後,冉閔建立冉魏政權。

那頒發殺胡令的冉閔是民族英雄嗎?第一,冉閔之所以頒發殺胡令是被迫造反情況下,殺了石家子子孫孫,必然會受到胡人的怨恨,弄不不好自己也會有一天被湖人趕下臺,落個全族被殺的命運。這時他需要對自己一心一意的人,長期遭受胡人壓迫的漢人無疑是最好的夥伴,再加上自己是漢人的身份,必然會降低漢人的警惕性,是他們歸附於自己,所以一開始他並不是直接頒發殺胡令,而是發了一個公告:“願意跟我乾的的留在城中,不願意的愛去哪裡去哪裡。”

看到大批漢人歸附後,,才大規模殺胡。

第二,建立冉魏後,冉魏已經是四面樹敵,冉魏四處征戰,民不聊生,導致上百萬的胡人死亡,這一點上冉閔算一個屠夫。

第三,冉閔只能算一個小小的軍閥,軍事才能頂尖,所打之仗基本都是以少打多,以步打騎。但治國理念淺顯導致了他最後的失敗,長江以南的東晉是漢人正統。

第四,冉閔殺胡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為了個人私慾,況且他殺了石家,不忠不義,難以成為一個民族英雄,最多算是一個時代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