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名篇精選40首,邂逅最美的宋詞,值得你用一生去品讀

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宋詞是一種相對於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標誌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於歌唱。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

它始於梁代,形成於唐代而極盛於宋代。據《舊唐書》上記載:"自開元(唐玄宗年號)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國文學的閬苑裡,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後有同名書籍《宋詞》。

宋詞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蘇軾、辛棄疾(豪放派代表詞人)、柳永、李清照(婉約派代表詞人)。

1、定風波

蘇軾

《宋詞》名篇精選40首,邂逅最美的宋詞,值得你用一生去品讀

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此詞是蘇軾被貶黃州時期所作。這首詞寫作者途中遇大雨乃吟嘯徐行的經歷和感受。“穿林打葉”形容風雨急驟,“吟嘯”、“徐行”表態度從容,“竹杖芒鞋”指條件簡陋,“莫聽”、“何妨”、“誰怕”體現倔強豁達的風度,宛然在目。下片轉入雨後,經風雨洗禮,人醒、雨霽、天晴、日出。回首往事,一切陰晴、雨霽,無不消逝一空。自然有急雨撲面,人生旅途中也有風雷蓋頂,只要沉著履險,從容應變,豈有闖不過的風浪?“一蓑煙雨任平生”,何等樂觀自信、飄逸曠達的人生態度!深邃的人生哲理,寓於平常生活小景描寫之中,弦外之音,令人回味無盡。

2、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一首悼亡詞。宋神宗熙寧八年,蘇軾在山東密州做官,這一年正是愛妻王氏謝世的第十年。正月二十日夜,詞人夢見亡妻,醒後作此詞。上片寫死別之苦,思憶之深。詞人含淚向亡妻訴說心中的思念與悲傷:十年來生死相隔,天上人間兩茫茫,不需要刻意追思懷想,自然而然地縈繞心頭難相忘,你孤零零的墳墓在那千里遠的地方,我無處傾訴滿腹悽苦悲涼。上片末三句“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透露了詞人淒涼困頓的身世之感。下片寫夢遊故鄉與王氏重逢的情景,似真似幻,溫馨而又迷離。“料得”寫夢後設想對方懷念自己,“年年腸斷”,柔情綿綿無盡,令人酸楚。這首詞之所以寫得如此悽婉動人,除了詞人所懷有的那一腔纏綿真摯的愛情之外,還得力於“生死”和“幽夢”這兩大因素形成和產生的“距離感”,而“距離感”又產生和加強了“審美感”。

3、清平樂

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此作以囁嚅獨語的方式,表達一種惜春戀春的真情摯意。自問自答,一往情深。在問答中,波瀾迴環地畫出春的腳步和形神。上片欲喚春歸來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藝術地強化了詩意的穿透力。下片寫向黃鸝詢問,而黃鸝無語,且因風而逝。又一童話的聯想,傳達出一個永無答案之謎。暗示傷春的永無慰藉,表現出傷春是人類終極煩惱這麼一個主題。有情與無情的對立和童趣的想象與聯想,是此作美學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並人情味地加以表現,是此作成功的奧秘。

4、鵲橋仙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是一首詠牛郎與織女的詞,主旨為讚美真純愛情。起首三句,由雲、星、銀漢等物景展示七夕獨有的氛圍。“迢迢暗度”,寫牛郎織女渡過銀河相會的情節,字字傳神。“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描述與議論結合,十分藝術地評價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相會,勝過千百萬人間夫妻的終日廝守。“一相逢”與“無數”的比,造成無窮大的反差,是對牛郎織女愛情價值的高度肯定。換頭三句,寫牛郎織女相逢時的纏綿柔情,以及如膠似漆彷彿夢境的陶醉;“佳期”則逆回尚未相逢時二人的相依相戀及美好期待。尤其“忍顧”的細節,將二人相聚而害怕立即要分別的複雜心緒刻畫入微。“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結得最有境界。既指出了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表述了作者的愛情觀,同時給人類提供了一個典範性的愛情價值標準。

5、江城子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這首愁情詞由春愁離愁寫起,再寫失戀之愁和嘆老嗟卑之愁,省略或者說是虛化了具體時空背景,彷彿將詞人一生所經歷之愁都凝聚濃縮在一首詞中了。上片前三句寫初春的離別,並未出現告別的對象而悲淚滂沱,已寓無限隱情。“猶記”兩句轉為憶舊,“多情”指戀人,“系歸舟”指飄泊重逢的激動。“碧野朱橋”是當日系舟處所,又是今日處境。“當日事”唯存記憶,而眼前是“人不見,水空流”。即謂再度離別,再度“歸來”時,已無人“系舟”,只見水流了!幾個波折,訴盡赴約而不遇的絕望哀情。換頭“韶華”句為議論,道破人生真理,此理雖為常理常情,但由詞人體味人生後道出則有極哀切的意蘊。這青春不再,年華易衰,才是“恨悠悠”的終極原因,何況春天又一次完結了哩!此悠悠長恨,當然將詞人仕途不遇、理想落空的傷感融注其間了。最後,將愁恨之淚化作春江,極盡誇飾之能事,卻仍“流不盡,許多愁”!此喻,在李後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比喻基礎上,又翻出一層新意,乃脫胎換骨,點鐵成金之法。

6、卜算子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這首小令僅四十五字,卻言短意長。全詞圍繞著長江水,表達男女相愛的思念和分離的怨愁。上片寫相離之遠與相思之切。用江水寫出雙方的空間阻隔和情思聯繫,樸實中見深刻。下片寫女主人公對愛情的執著追求與熱切的期望。用江水之悠悠不斷,喻相思之綿綿不已,末以己之鐘情期望對方,摯著戀情,傾口而出。全詞處處是情,層層遞進又迴環往復,短短數句卻感情起伏,語言明白如話,感情熱烈而直露,很具樂府民歌風味。

7、青玉案

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此詞為抒寫相思失落,幽居惆悵之作。起首二句豔麗:偶見麗人,翩若驚鴻。次四句芳思:揣想誰人天賜豔福,得與其人花前月下、朱戶雕窗、共度華年。再二句賦詞:無端逗起多情,久佇蘅皋,思緒繚亂,提筆攄懷。末四句閒愁:以反問呼起,以系列比喻自答,將愁思之多而紛亂、迷茫無邊、連綿不休形容曲盡,且切合時序,襯映心境,情景渾融,語意精新,故成絕唱。全詞因果相承,情景互換,融情入景,設喻新奇。賀方回因此詞而得名“賀梅子”。

8、滿江紅

岳飛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這是首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上片抒發為國立功滿腔忠義奮發的豪氣。憑欄眺望,指顧山河,胸懷全局,正英雄本色。“長嘯”,狀感慨激憤,情緒已升溫至高潮。“三十”、“八千”二句,反思以往,包羅時空,既反映轉戰之艱苦,又謙稱建樹之微薄,識度超邁,下語精妙。“莫等”期許未來,情懷急切,激越中微含悲涼。下片抒寫了作者重整山河的決心和報效君王的耿耿忠心。開頭四個短句,三字一頓,一錘一聲,裂石崩雲,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胸懷,令人扼腕。“駕長車”一句豪氣直衝雲霄。“飢餐”、“渴飲”雖是誇張,卻表現了詩人足以震懾敵人的英雄主義氣概。最後兩句語調陡轉平和,表達了作者報效朝廷的一片赤誠之心。

9、臨江仙 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陳與義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紹興八年五月,作者因病辭官,寓居湖州青墩鎮壽聖院僧舍。二十年的經歷不堪回首,特別是靖康之難,仍歷歷在目。上片憶洛中舊遊。洛陽是他的故鄉,南面的午橋是他呼朋喚友宴飲遊樂的地方,如今淪落異族,座中那些“豪英”呢?撫今追昔怎不令人傷感。追憶中的往事是美好的:於是還有長溝流月仙境般的明淨和幽寂環境,有“杏花疏影”似詩如畫的攜.友良辰美景,有“吹笛到天明”的閒情雅興。談之令人愉悅而爽朗。下片夜登小閣感懷。過片一句推進到當今,“如一夢”、“堪驚”云云,往事雲煙縹緲,二十年風雨顛沛、交遊零落、國事滄桑,盡括其中。“閒登小閣”,語似閒淡,而實感愴無限,末將古今興亡,收攏到三更漁唱,空靈悽婉,餘韻不盡。由青年之盛遊,到晚境之寂落,由一己之今昔,到歷史人事之滄桑,撫今追昔,古今同慨。

10、鷓鴣天

周紫芝

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調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全詞寫秋夜懷思戀人。上片寫秋夜聽雨。首兩句從視覺、感覺寫秋夜的寂寞悽清。“梧桐”二句從聽覺上寫悽清,末了點明“別離”,離愁別恨全融合於景物之中,不見一點痕跡。下片追懷歡聚之樂。彈琴,焚香,合唱情歌,何等溫馨。結末兩句再拽回思緒,又回到風雨悽悽的現實。昔與今,樂與哀反差強烈,更見情意深切。“不聽”句呼應上片末句,更見抒情的婉曲與纏綿。

11、踏莎行

周紫芝

情似遊絲,人如飛絮,淚珠閣定空相覷。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 雁過斜陽,草迷煙渚,如今已是愁無數。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過得今宵去!

此詞為春日送別相思之作。上片寫送別時的情景。“情似”二句互文生義,以暮春時節漫空飄蕩,撲面而來的遊絲與柳絮為喻象,極為貼切地傳達出神魂不定之離人茫然失落之別緒。“淚珠閣定空相覷”,兩雙滿含淚珠的眼睛,一動不動地彼此相覷。“一溪”二句寫離人乘舟遠去,怨無情之柳的冷漠,映有情之人的無奈。下片寫別後相思。“雁過”二句寫蘭舟去後,斜陽夕照、霧籠沙洲的暮靄蒼茫的景象。“如今”句則以“愁無數”點明相思離愁之深重。“明朝”二句撇去“明朝”而寫“今宵”,卻以“今宵”生髮“明朝”之無限:強調眼前相思離愁深重難熬,如何度過今宵?感情層層推進如波瀾起伏,真摯而婉曲。

12、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作者是懷著深重的憂慮和一腔悲憤寫這首詞的。上片即景懷古,借古人寄懷。千古江山依舊,卻無處覓求像孫仲謀一流英雄豪傑,昔日繁華的歌舞臺榭,英雄的業績風流,總被歷史的風雨吹得化為烏有,一抹斜陽映著叢密的草樹,平常的街巷,人們說劉裕曾在這裡寄住。“雨打風吹”、“斜陽草樹”,滄桑感喟,弔古幽思。“想當年”三句,鏡頭由歷史陳跡轉向蓋世英雄。與南宋萎靡怯懦,反差極大。下片以古鑑今,表達自己獻身恢復雄心。元嘉年間劉義隆草草出兵北伐中原,卻不料只落得驚慌敗北狼狽逃竄。先引述劉宋北伐教訓,提醒當局審慎籌劃。次追憶當年抗金往事,揚州路上烽火殺敵的情景歷歷在目,以此激勵人們挽時艱,再顧望淮北平靜氣象,而今侵略中原的拓跋燾祠廟香火盛燒,一片神鴉鳴噪,社鼓喧鬧,暗示倡導恢復勢在必行。最後借廉頗自況,抒發未能實現抱負的感慨,當時作者已66歲高齡了,南歸也已四十三年,可朝廷昏庸,王佐無人,國事糜爛,金甌殘缺,自己壯志難酬而老無為,怎不令人悲憤。

13、青玉案 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寫在他被迫退休於江西上饒之後。全詞著力描寫了正月十五元宵節觀燈的熱鬧景象。先寫燈會的壯觀,接寫觀眾之多,從各個角度描寫場面之熱鬧。“元夕”的熱鬧與歡樂佔全詞十二句中七句。“眾裡”一句方始出現主人公活動。“那人”賞燈卻不是“寶馬雕車”,也不在“笑語盈盈”列中,她遠離眾人,為遺世獨立,久尋不著,原來竟獨立在“燈火闌珊處”。全詞用的是對比和以賓襯主的手法,烘雲托月地推出這位超俗的女子形象:孤高幽獨、淡泊自恃、自甘寂寞、不同流俗。這不正是作者自己的寫照麼?

14、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是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此詞作於淳熙三年,當時作者正在江西贛州任上,經行造口,作此書於壁。作者登臺望遠,在觀山觀水中,寄託憂時憂國之思。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歷史回憶,抒發興亡之感。鬱孤臺為唐虔州剌史李勉所建,他曾登臺西望長安。而自己哪有 “長安”可望。“西北”二句,向西北遙望京都,可憐無數的青山將視線遮住。借嘆息北望京城被阻隔,暗喻恢復無望。“可嘆”中有無限悲憤。下片抒愁苦與不滿之情。“青山”二句寫眼前所見,大江滔滔向東流去,青山遮也遮不住。這裡借水怨山有所暗喻:江水能衝破重重阻隔曲折而終於東去,而自己卻無法掙脫羈留、衝破壓抑而撇於一隅,豈不令人煩惱。江邊暮色蒼茫,鷓鴣聲聲,增添詞人沮喪情緒,愁上加愁,益見詞人愛國情懷。

15、揚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揚州是古代的江南名城,素以繁華富麗而著稱,是士大夫文人風流俊賞之地,唐代許多著名詩人都曾有過遊歷揚州的經歷,曾寫下了許多歌詠揚州城市風物人情的佳作。然而到了宋代,自金兵數次南侵之後,揚州城便遭到了極其慘重的破壞。此詞憑弔揚州荒涼,寄託黍離哀思。開篇擒題,揚州是淮南的著名都城,竹西亭是揚州的風景名勝,初次到揚州,在此解鞍下馬,稍作停留。經過昔日春風駘蕩的十里繁華舊境,到處長了青青野麥,自從金兵窺犯長江之後,毀廢的城池和高大的樹木,厭惡說到戰火刀兵。天色漸漸黃昏,悽清的號角吹送著寒冷,傳遍了整座空城。下片寫對揚州的感受。料想杜牧重到揚州也會愕然震驚,縱有讚美“豆蔻”芳華的精工詞采,縱有歌詠青樓一夢的絕妙才能,也沒有興致表達當年的情思。以小杜詩境與揚州現境對比,自然高妙,渾化無跡。末言二十四橋依然完好,而只有一彎冷月寂寞無聲,那橋邊紅芍藥,年年花葉繁茂,而無人欣賞,充滿時移景遷,物是人非之感。

16、唐多令

劉過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曾到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此詞為重訪南樓,感舊傷懷之作。上片寫重過南樓。“蘆葉”二句勾描了江邊秋色悽清之景。“蘆葦”意象渲染了一種迷瀠、悽清的氛圍,而蘆葦敗葉落滿沙洲,更增添了寥落感。“二十年”句,以敘述方式暗寓今昔感懷與時世滄桑之嘆。“柳下”三句進一步點出系舟柳下只是倉促路過,既不得久駐,也不能登樓,更可惜再過幾天便是中秋佳節。下片抒情感懷。南宋國勢衰危,目望安定樓,而心憂國之危迫的新愁舊愁,與上片“二十年”相映,實乃愁上添愁。“欲買”三句以“欲”字頓轉,生髮出欲與故人重溫遊樂的期望,以彌補“重過南樓”的遺憾。然而,“終不似”又對此期望做了否定,佳節美酒易得,少年豪興難再。在一個否定式的論斷下,全詞劃上了一個沉痛的句號。

17、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最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此詞在其夫亡後所作,是抒發家國身世愁之作。首用七對疊字發端,“尋尋覓覓”寫國破家亡夫死己寡之後的精神失落,獨身彷徨之情狀,“冷冷清清”則寫時世、境況之悽清冷寂,“悽悽”句更細膩深微地描摹詞人心情的悲苦悽戚。薄酒難御風寒,過雁觸動鄉思,菊花萎謝無人憐惜,獨守寒窗時間難熬,黃昏冷雨敲擊梧桐,種種場景,無不益發加重愁情分量,折磨一己孤獨、柔弱、痛苦的靈魂。全篇字字寫愁,層層寫愁,卻不露一“愁”字,末尾始畫龍點晴,以“愁”歸結。全詞用白描鋪敘,巧用疊字,傳達幽咽悽楚情悰,腸斷心碎,滿紙嗚咽,撼人心絃。

18、八聲甘州

張炎

記玉關、踏雪事清遊,寒氣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短夢依然江表,老淚灑西州。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 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向尋常、野橋流水,待招來、不是舊沙鷗。空懷感,有斜陽處,卻怕登樓。

本詞為追念北遊,寄懷老友之作。詞寫北遊歸來的失意惆悵,和獨處別友的離愁,反映遺民對故國淪喪的隱痛。篇首展開一幅蒼蒼茫茫的北地長卷。由“記”字領起五句,追憶北行情景和心態。踏雪冒寒,匹馬勞頓,嚴寒凍裂貂裘,心神恍惚不定。“短夢”四句,轉為歸來情懷的陳述。燕都寫經,儼然噩夢一場,身歸江南,淚灑故土。欲傾苦恨,觸目牢愁,無從下筆。下片寫獨處念舊懷友之情。友人來訪,又復歸臥白雲。“問誰”二句,寫惜別情。“折蘆”點化“折梅寄遠”故實,寓留別意。一就行者言,一就居者說。向野橋招沙鷗,喻知己難得,反襯一筆,愈見故交情深。末以“怕登樓”收結,無限失國隱恨、思鄉懷友之情,曲折宣出,最耐體味。

19、虞美人?聽雨

蔣捷

《宋詞》名篇精選40首,邂逅最美的宋詞,值得你用一生去品讀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這是蔣捷自己一生的真實寫照。詞人曾為進士,過了幾年官宦生涯。他的一生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三個時期,三種心境,概括了從少到老在環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少年的心,總是放蕩不羈的,就算聽雨也要找一個浪漫的地方,選擇自己喜歡的人陪在身邊。“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一失群孤飛的大雁,恰是作為作者自己的影子出現的。壯年之後,兵荒馬亂之際,詞人常常在人生的蒼茫大地上踽踽獨行,常常東奔西走,四方漂流。“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描寫的是一幅顯示他的當前處境的自我畫像。“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表達出詞人無可奈何的心緒,使其“聽雨”嘎然而止。

20、青玉案

黃公紹

年年社日停針線,怎忍見、雙飛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 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此詞為遊子羈旅江城感春傷懷之作。這首詞的特點,是將遊子與思婦混合起來寫,卻又天衣無縫。年年社日,婦女們按慣例停了針線;看著那雙飛雙棲的燕子,那樣親密,自己卻獨守空閨,心中更加寂寞惆悵。想到春日已過半,這樣美好的時光白白辜負了,心中就更加痛苦了。以上幾句是寫思婦的心理活動。“一身猶在”以下三句,是寫遊子。他孤零零一個人,正在亂山深處,在小溪橋畔,寂寞發呆哩。下片數句,是雙方混寫,已經分不出或沒有必要分出哪句是寫誰的了。“春衫著破”是寫遊子,“誰針線”是寫思婦。“點點行行”是雙關,既是寫針線,也是寫雙方的眼淚——縫時流淚,此時衣衫已破,免不了又會流淚。“落日解鞍”是寫遊子下馬歇息。此時兩人分居兩處,各自孤獨,“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大家彼此,兩地相思,卻不能為對方戴花,不能相互舉杯,更不能相互照應。這三個“無人”,寫盡了孤獨的景況。

21、釵頭鳳

陸游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陸游和表妹唐婉結為伴侶。兩人婚後相敬如賓。但陸游的母親不喜歡唐婉,強迫陸游和她離婚。陸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但迫於母命,與唐婉忍痛分離。後來,依母親的心意,陸游另娶王氏為妻,唐婉也迫於父命嫁給趙士程。十年後的一個春天,陸游獨自一人漫遊沈家花園。正當他獨坐獨飲、借酒澆愁之時,突然看見了唐婉及其丈夫趙士程。他想到,過去唐婉是自己的愛妻,而今已屬他人,好像禁宮中的楊柳,可望而不可及。不料這時唐婉徵得趙士程的同意,給他送來一杯酒,陸游看到唐婉這一舉動,體會到了她的深情,兩行熱淚悽然而下,一揚頭喝下了唐婉送來的這杯苦酒。然後在粉牆之上奮筆題下《釵頭鳳》這首千古絕唱。

22、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是一首工巧的別情詞作。起句領起全篇,“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玉簟秋”寫室內之物,對清秋季節起了點染作用。接下來五句順序寫詞人從晝到夜一天內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雲中誰寄錦書來”一句,明寫別後的懸念。“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兩句,構成一種目斷神迷的意境。“誰”字自然是暗指趙明誠。說“誰寄”,又可知是無人寄也。“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二句,在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閒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閒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以見兩心之相印。“眉頭”與“心頭”相對應,“才下”與“卻上”成起伏,結構工整,手法巧妙,在藝術上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23、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這兩句寫昨夜的風很急,還淅淅瀝瀝的下起小雨;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酒意沒有完全退去。“雨疏風驟”恰當的寫出了暮春的特點,“濃睡不消殘酒”寫出了人物現在的狀態。 經歷風吹雨打,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一個“試”字,寫出了心中的擔憂,她不願意春天這麼快的過去。“應是綠肥紅瘦”寫出了當前情形。用“綠”字代指滿枝的綠葉,用“紅”代指枝頭的花朵,“肥”替換了“多”,“瘦”替換了“少”,寫出了一個全新的意境。而更深一層,“紅”又不單指花朵,還隱指了春天萬紫千紅的景象與色彩,隱指了春天眾多無比美好的事物,隱指了在春天裡的喜悅心情。這樣“紅瘦”一詞就逼真地寫出了人物地傷春情思。

24、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這首《相見歡》是他抒寫離愁的力作。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首句“無言”並非真的無言,“獨”字便可看出,是無人共言。登“西樓”,詞人可以東望故國。僅六字,一下子簡練的勾勒出主人公的悽惋、悲苦的神態。接著“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用月光籠罩下的梧桐突出環境的寂寞清冷,用“深”字用得極準確,極通俗,真可謂境界全出。下片具體寫離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離愁本身是一種抽象的思想情緒,詞人通過比喻使之變得具體可感。“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又用了一個比喻,寫離愁的另外一個境界,即人對它的具體感受。它既不能用酸、甜、苦、辣之類滋味來概括,也不能用任何一種具體東西的滋味來比擬,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所以只能稱之為“別是一般滋味”,可見詞人體驗之深,愁情之苦。

25、浪淘沙令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此詞上片用倒敘手法,簾外雨,五更寒,是夢後事;忘卻身份,一晌貪歡,是夢中事。潺潺春雨和陣陣春寒,驚醒殘夢,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實人生的淒涼景況中來。夢中夢後,實際上是今昔之比。下片首句“獨自莫憑欄”,是因憑欄而見故國江山,將引起無限傷感,作“暮憑欄”,是晚眺江山遙遠,深感“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與上片“春意闌珊”相呼應,同時也暗喻來日無多,不久於人世。“天上人間”句,指自已的最後歸宿。身為亡國之君的李煜,在詞中很少作帝王家語,倒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情上相互溝通、喚起共鳴的因素。

26、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李煜最後的一首感懷故國的名作,作者以形象的比喻,詰問的口吻,悲憤的情懷,激宕的格調,放筆悲號,寫盡亡國君主的哀愁。上闋曲調高亢悲慨,唯有作家經歷過大災難,煉就大手筆,才能究詰人生,寫有如此深度和力度的詞作,大有負荷全人類之悲哀的氣概。下闋則用了曲筆,“朱顏改”暗描江山易色,“改”字點出全詞題旨:是悲恨的根源。最後,詞人把難以說明的去國之思、失國之悲、亡國之恨全部納入一個“愁”字中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真乃千古絕唱。王國維說:“尼采謂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可謂以血書者也。”宋黃升《花菴詞選》稱:“此詞最悽惋,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是也。

27、訴衷情

陸游

當時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當時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簡述了自己曾經的軍旅生涯。詩人陸游滿懷一腔報國殺敵之志,想建立一番不朽的功業以“覓封侯”。“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是眼前生活的真實寫照,流露了有志而不能施展的遺憾。“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這組詞句深切地抒寫了詩人對國事的擔憂,對自己的無奈。“胡未滅”,說明侵略者仍然囂張;“鬢先秋”,慨嘆自己年事已高;“淚空流”,既有無力報國之悲苦,也有被迫退隱之痛心,還有對時政黑暗之無奈。“此生難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這一組詞句,深刻,悲涼,蒼勁,有力。這是年邁的詩人血與淚的凝聚,心靈深處的呼喚慨嘆的最強音,難怪能為歷代傳送。這首詞在意境方面,語言通俗而感情真摯,情感悲憤而不消沉。堪稱憂國憂己的名篇。

28、採桑子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 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首詞通篇言愁。通過“少年”與“而今”的對比,表現了作者受壓抑、遭排擠、報國無路的痛苦,也是對南宋朝廷的諷刺與不滿。上片寫少年登高望遠,氣壯如山,不識愁為何物。下片寫而今歷盡艱辛,“識盡愁滋味”。“而今”二字,轉折有力,不僅顯示時間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經歷。在涉世既深又飽經憂患之餘,進入“識盡愁滋味”的階段。所謂“識盡”,一是愁多,二是愁深。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說,有的不便說,而且“識盡”而說不盡, 說之亦復何益? 只能“卻道新涼好個秋”了。其實“卻道”也是一種“強說”。故意說得輕鬆灑脫,實際上也是難以擺脫心頭的沉重抑塞。

29、暗 香

姜夔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花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樽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枝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詞的開頭,由月色回憶起以前幾次月夜,梅邊吹笛的往事。他的優美笛聲,還引來了一位玉人知音,不怕夜寒,攀著梅枝聽他吹。而今,他像何遜已漸漸衰老,往日春風般約麗的辭采和文筆,全都已經忘記。但是令他驚異,竹林外稀疏的梅花,竟將清冷的幽香散入他的臥席。詞的下片,寫折梅寄遠,無法傳達,紅花無言,深念玉人。江南水鄉,正是一片靜寂,想折一枝梅花,寄給那久別的玉人,可嘆路途遙遙,夜晚一場積雪又遮斷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灑下傷心的淚滴,面對著紅梅默默無語,昔日折梅的玉人浮上我的記憶。總記得曾經攜手遊賞之地,千株梅樹壓滿了綻放的紅梅,西湖上泛著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花又一片片飄離,被風吹得凋落無餘,何時才能重見梅花的幽麗?

30、摸魚兒

辛棄疾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詞上片寫暮春景色,藉以抒發對國事的憂憤和年華虛度的悲哀。作者年歲已晚,憐惜短暫的春光明麗,總怕花兒開得過早,更何況已是落花遍地。春光暫且停住,聽說道芳草鋪到天涯,阻隔了春光的歸路。怨恨春光總是默默不語,算來只有彩畫屋簷上蜘蛛網情意殷勤,終日沾惹著飄飛的柳絮,留住了一點春光的痕跡。下片抒發心中被壓抑的苦悶和對執政者的幽憤。先用陳皇后的故事,來表達自己被排擠受打擊的悲憤。再引用楊玉環、趙飛燕的故事。愁苦中便去倚著欄杆望風,以消愁解悶。但危欄也不可倚,因為剛一上樓所見的便是煙柳斜陽,煙柳正是春盡時的景色,斜陽預示著一天將盡,本想消愁,但躲不掉這“春日將盡”的氣氛。這首詞算是將暮春寫到家了,把暮春中人的無奈也寫盡了。

31、蘇幕遮

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首詞別本題作《別恨》或《懷舊》,抒寫作者秋天思鄉懷人的感情。上片用多彩的畫筆繪出絢麗、高遠的秋景,意境開闊。“碧葉天,黃葉地”為傳誦名句。詞的下片表達客思鄉愁帶給作者的困擾,極其纏綿婉曲。以夜不能寐、樓不能倚、酒不能消解三層刻畫,反言愈切。煞拍酒化為淚,消愁之物反釀成悲慼之情,最為警策。前人頗詫異鎮邊帥臣“亦作此消魂語”。

32、天仙子

張先

水調歌頭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這首詞是張先的佳作,也是宋詞名作。此詞內容平泛,描寫作者在嘉禾做小官時的平常生活。上片寫送春傷別、低徊往事的心緒。聽歌飲酒欲解愁,愁不可解,而惜春傷別情緒愈益增重,末句點出原委。“空”字寫出襟懷之寥落孤寂。下片以周圍環境和景物予以烘染。禽鳥成雙,而作者卻形單影隻,孤寂蕭索,則隱然暗示出對青春年華情侶燕爾的往事之追憶。花月弄影,由反面襯跌;垂簾挑燈,風緊人靜,作正面渲染。收拍綰合惜春傷離,餘韻不盡。“雲破月來花弄影”句,下字精美,意境高妙,一向傳誦人口。《後山詩話》雲:“尚書郎張先善著詞,有云:'雲破月來花弄影’,'簾幕卷花影’,'墮輕絮無影’,世稱誦之,號張三影。”

33、花木蘭

張先

《宋詞》名篇精選40首,邂逅最美的宋詞,值得你用一生去品讀

相離徒有相逢夢。門外馬蹄塵已動。怨歌留待醉時聽,遠目不堪空際送。

今宵風月知誰共?聲咽琵琶槽上鳳。人生無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原題作“和孫公素別安陸”。此詞言送別,沒用一般寫景傷懷或悽楚哀怨的苦調,而是以諳盡別離況味的超然態度,從虛處著筆,靠對慣常送別程式之否定,以突出自己體驗到的離愁。首句寫離別,卻用別後盼相逢已是徒勞魂夢,將再“相逢”的意願及難再逢的事實點明,以少勝多,思力驚力。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有“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表示目送去帆,久久佇立,直至看不到,還不忍離去的痴情。但詞人卻用翻案技法,否定這種送別方式,認為“遠目不堪空際送”,寫出不忍心望行人遠去的心情,更其幽咽。“今宵”句與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有異曲同工之妙。“人生無物比多情”認為“多情”是最可珍貴的,無物可比,與沈邈“情多是病”(《剔銀燈》)語意相悖,意旨卻同。“江水不深山不重”,一反前人詠愁言情以水、山類比的俗套,亦屬避俗就生之法。全詞一處用“無”,三處用“不”,此種謀篇佈局,可稱為“否定式”結構。

34、蝶戀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這是深閨佳人的傷春詞。作者以含蘊的筆法描寫了幽居深院的少婦傷春及懷人的複雜思緒和怨情。不寫佳人先寫佳人居處。三迭“深”字,則佳人禁錮高門,內外隔絕、閨房寂落之況,可以想見。樹多霧濃、簾幕嚴密,愈見其深。“章臺路”當指伊人“遊冶處”,望而不見正由宅深樓高而來。可知物質環境之華貴,終難彌補感情世界之悽清。望所歡而不見,感青春之難留,佳人眼中之景,不免變得暗淡蕭索。感花搖落而有淚,含淚而問花,花亂落而不語。傷花實則自傷,佳人與落花同一命運。是花是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含蘊最為深沉。整首詞如泣如訴,悽婉動人,意境渾融,語言清麗,尤其是最後兩句,向為詞評家所讚譽。

35、蝶戀花

歐陽修

誰道閒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本詞抒寫了一片難以指實的、濃重的感傷之情,大有“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的那種對於整個人生的迷惘和得不到解脫的苦悶,詞中也同時包含著主人公對美好事物的無限眷戀,以及他甘心為此憔悴的執著感情。“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兩句,表現了主人公如有所待、又若有所失的情狀,語淡而意遠。

36、浪淘沙

歐陽修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此詞為春日與友人在洛陽城東舊地同遊,有感而作。上片敘事,回憶昔日洛城遊春賞花之歡聚。“把酒”二句從遊宴起筆,特別提出詞人的祝願:祝願春風長在,春光明媚,春花嬌豔,讓朋友“且共從容”,即一道悠閒地遊賞春色,盡興地聚宴歡暢,顯示出洛陽春色之美妙、遊宴之難遇、聚會之難得。“垂楊”三句補充交待了朋友聚宴的地點、環境,方始揭明此次“從容”乃是“洛城”之聚宴、賞花,“遊遍芳叢”。今日遊賞後朋友又將分手,誰能預料明年今日又將如何?遂生髮出下片的抒發感慨。“聚散”二句以“苦”、“恨”二字概括了宦海中人總是無窮無盡的匆匆而來,匆匆而去,苦恨交加、聚散無常的人生感受。最後,更以今年花勝去年,預期“明年花更好”,映襯明年朋友聚散之難卜,不知與誰一道重來洛城遊芳,更進一層地深化了這種人生聚散無常之感。把別情熔鑄於賞花中,將三年的花加以比較,層層推進,以惜花寫惜別,構思新穎,富有詩意,是篇中的絕妙之筆,而別情之重,亦說明同友人的情誼之深。

37、雨霖鈴

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本篇為作者離開汴京南下時與戀人惜別之作。詞中以種種淒涼、冷落的秋天景象襯托和渲染離情別緒。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離開京都遠行,不得不與心愛的人分手,這雙重的痛苦交織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難受。全詞由別時眼前景入題。起三句,點明瞭時地景物,以暮色蒼蒼,蟬聲悽切來烘托分別的悽然心境。“都門”以下五句,既寫出了餞別欲飲無緒的心態,又形象生動地刻畫出執手相看無語的臨別情事。“念去去”二句,以“念”字領起,設想別後所經過的千里煙波,遙遠路程,令人感到離情的無限愁苦。下片重筆宕開,概括離情的傷悲。“多情”句,寫冷落淒涼的深秋,又不同於尋常。“今宵”二句,設想別後的境地,是在殘月高掛、曉風吹拂的楊柳岸,勾勒出一幅清幽淒冷的自然風景畫。末以痴情語挽結,情人不在,良辰美景、無限風情統歸枉然,情意何等執著。

38、臨江仙

晏幾道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這是懷舊憶人之作,所憶的是作者傾心愛慕、至老不能忘情的一位少女。此詞代表了晏幾道深婉精美的藝術風格。因懷人而夢,為解愁而酒。夢後酒醒,愈感孤寂,“高鎖”、“低垂”顯見孤寂之境,自然兜出一“恨”字,“春恨”又來,說明傷春懷人年復一年。如今更為深沉。末嵌入古人詩句,畫出一幅暮春獨立懷人圖。“微雨”、“落花”,春意闌珊;“人獨”、“燕雙”,倍增懷思。渾化無跡,意象妙絕。“記得”轉入所懷內容,即對小蘋第一印象。美妙之打扮,含情之彈奏,月光下之飄然歸去,尤以此三種細節,深印腦際,終身難忘。全篇由懷人之境之形,進而寫所懷之人之事,情真、意婉、人美、語工,諸美薈萃,實罕其匹。這首詞對偶工整,出語俊逸,寫得曲折深婉。

39、蝶戀花

晏幾道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雲,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閒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裡字,點點行行,總是淒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這首小詞寫別後的悽哀愁情。上片寫醉夢醒來,記得的只是因離別痛苦難遣而大醉以澆離愁,醒來更感慨人生如夢如雲,聚無由,散去容易,眼下只剩自己一人獨對斜月畫屏,淒涼孤寂不盡。開篇破空而起,直陳與伊人醉中分別。緊接化用唐詩,形容聚會之短,分別之易。以下專就月夜憶人著筆生髮。畫屏閒展見出臥不合眼,環境空寂。下片寫聚時的酒痕詩字,現在睹物懷人,無不都是淒涼哀傷,連紅燭油流,也覺得替人流傷心淚。全詞語淡情深,句句悽哀。結尾賦紅燭以人性,更顯淒涼。風格婉約,手法精妙。

40、蝶戀花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詞人把漂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念意中人的纏綿情思結合在一起寫,採用“曲徑通幽”的表現方式,抒情寫景,感情真摯。上片寫登樓佇望情景。以“春愁”為核心,以細風、草色、煙光、殘陽幾個關合著相思離愁的意象,組成一幅黃昏春望圖。下片抒情,直抒胸臆,寫詞人情深志堅。“擬把”、“強樂”三句辭意頓折,寫詞人慾借疏狂之歌呼,陶然之酣醉,謀求醉而忘憂,歌而暫歡,以擺脫春愁之壓抑和糾纏,卻落得個“還無味”的無聊和空虛。最後揭明詞人對待“春愁”的果決態度:“終不悔”。“為伊”,方始畫龍點晴地道破春愁難遣,為春愁憔悴無悔的隱秘:為了那“盈盈仙子”的堅貞情愛。全詞成功地刻畫出一個志誠男子的形象,尤其是最後兩句,畫龍點睛般地揭示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被王國維稱為“專作情語而絕妙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