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吃谷會(長篇連載第52章)

「原創」吃谷會(長篇連載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二叔被燒傷了!"

一個讓人害怕的消息不知道從誰那裡傳來。當我們從學校跑出來,剛到雞窩江邊的小路,遠遠就看見一群人抬著擔架飛快地往公社的衛生所跑去。

人群中不時有人在打聽到底怎麼回事,但誰也說不清楚,只是大概聽說全身都差不多被"燒熟"了,人估計不行了。根嚴跑在最前面,一邊跑一邊哭著喊爹。

「原創」吃谷會(長篇連載第52章)

雞窩江下游五公里處,有一個工廠區,裡面有澱粉廠、糖廠、造紙廠和農機鑄造廠。這幾家工廠都是公社辦的,一度非常紅火。工人大多從公社各個大隊、生產選調而來,叔公的大兒子韋明(我們稱二叔)就在糖廠燒鍋爐。印象中,還需要爹孃抱著或牽著走路的時候,最喜歡去的地方是糖廠,因為能弄點小糖塊吃。等到年紀大一點,爹孃便讓我每天帶著小妹去玩,條件是每天給個1分、2分的硬幣。到了這時候,最想去澱粉廠。每天中午的時候,就守在煮熟車間的排水口外,固定時間從裡面排水熱水,一塊塊或者一團團已經煮熟了點澱粉從排水口排出,排到外面一個大大的水池,我們就在池邊撈澱粉吃。那疙瘩粘乎乎的有點像糯米,好吃極了。後來讀書了,最愛去的地方變成了造紙廠——這造紙廠是糖廠關閉後新建的。每天有汽車從外面拉進來一車一車的舊書報等費紙,我們就從費紙堆裡翻找,有時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書家裡有兩本魯迅的書——《魯迅雜文選》、《魯迅小說詩歌散文選》,就是那個時候從費紙堆裡找來的。

澱粉廠不能直接用雞窩江的水,而是從數百米外的水田邊建兩個大水池,水溝裡的水直接流進水池,第一個水池作為過濾。然後把水從第二個水池裡抽到十幾米高的一個小土坡上的水塔,再從水塔裡輸送到廠裡。而那兩個水池,則是小夥伴們釣魚的好去處。每到下雨的天氣,水池邊上便站滿了釣魚的人,有大小孩,也有大人,一般每次都能釣到三、四條拇指大小的塘角魚或者菩薩魚。有時候,雞窩江裡的小魚不知道什麼原因也能在水池裡釣到。

記憶中,二叔非常勤勞,不上班的時候,他總是在砍柴,所以他家經常一堆一堆的木柴整齊地靠牆碼放著。這些木柴都是先砍下樹木,然後鋸成一截一截的,再用斧頭劈開,並且劈得十分整齊。整個雞窩村就數他家的柴最多,也最漂亮。不像我家,因為娘和大姐、二姐力氣小,不敢用也使不動斧子,只能撿拾些枯樹枝或砍些比較小的雜樹權,一捆一捆的從山上挑回來,堆在院子裡。用到的時候,再一根一根的抽出來,砍斷,沒有二叔家的好看。

我們也去過二叔燒鍋爐的工場。那鍋爐好大,看起來該有家裡一間房子大小。鍋爐的邊上有一個鐵梯,上面安裝有幾個儀表,每到一定時間二叔就順著鐵梯爬上去看看,或者打開閥門放掉一些氣。每當鍋爐放氣的時候,那強烈刺耳的"吱吱"聲,幾公里外的雞窩村都聽得清清楚楚。鍋爐主要是燒煤,需要加煤的時候,二叔就打開一個蓋子,然後一鏟一鏟地往裡面拋煤。冬天的時候,這裡暖烘烘的,坐著十分舒服。不過到了夏天,就難熱得非常受了。二叔往往是光著膀子,坐得大老遠的,面前一個大大的風扇一直吹。

「原創」吃谷會(長篇連載第52章)

後來才知道,是由於二叔睡著了,錯過時間沒看錶。等到他醒來的時候,鍋爐早已起壓。這個時候,二叔本來完全可以拉響報警器然後跑開就行,至多炸壞鍋爐。或者鍋爐沒有煤了,火慢慢小了,什麼事沒有也是有可能的,挺多損失點生產時間。可二叔拉響警報器後,自己又冒著危險爬上鍋爐頂去打開閥門。以往無數次一打開閥門,就只有"吱吱"的刺耳的排氣聲,這次強烈的氣壓將閥門衝開,數百上千度高溫蒸汽瞬間將二叔整個人籠罩住,並直接將人從鍋爐頂上衝飛下來。

在衛生所緊急作一些簡單的處理後,二叔被救護車送到地區醫院治療,差不多整整一年後人才回來。這時候的二叔,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全身露出來的皮膚幾乎都是黑色的,或黑白相間,五官都幾乎全變了。原來高大壯實的二叔,變成了一個又黑又瘦的小老頭,走路都要人扶著。遭此大難,二叔家整個算是徹底改變了,原來令人羨慕的一個家庭,再也沒有了歡聲笑語。根嚴從此變得默言寡語,卻也更勤快了。

(未完待續)

PAGE

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