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中軟:22名大學生被開除:這個社會在默默淘汰那些不學習的人

前幾天,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發佈通告,決定對學業成績沒有達到要求的22名學生進行清退。另外,還有40名學生留級。

這是說得好聽的,現實一點說,就是開除了22名學生。

原因不是違法校規校紀,也不是闖了大禍,很簡單,考試不合格。

《人民日報》的報道,兩天前,985名校華中科技大學發佈一則通告,決定把18名學生的本科學歷轉成專科。

原因還是考試成績不合格。

考試不合格的原因,是沉迷網遊,“學生本科轉專科最大的原因是沉迷於網絡遊戲。”

這18個學生,考入華中科大之後,完全沉湎於打遊戲,學習上無法自己堅持,自己完全約束不了自己,補課、休學、留級,都沒用,學校只好做出處罰。

兩件事情差不多同一時間出來,網上瞬間就炸鍋了:“大學不好混了!”

可是,大學原本是用來混的嗎?

太原中軟:22名大學生被開除:這個社會在默默淘汰那些不學習的人

在中國,有2000萬大學生在假裝上課

華中科技大學,如此重牌985大學的學生如此,其它大學的學習情況,你可想而知。

《人民日報》刊登過一篇文章,標題很刺眼,《沉睡中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

上課時,“清醒沒有發呆的多,發呆沒有睡覺的多,睡覺沒有玩手機的多;下課時,自修沒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沒有看連續劇多,看連續劇沒有遊戲多。”

考試時,“不給範圍就不會考試,給了範圍也只是複印同學準備的答案。”

畢業前,“上大學前填報志願,你說不知道自己的興趣特長,好吧,大學畢業找工作了,同樣不知道自己的興趣特長。”

學了4年英語,勉強過了4級,可能和外國人基本溝通,都難;寫篇800字的文章,比上天都難。

專業課一塌糊塗,做了4年試驗,定容你都未必會;

每學期到來,領來一摞新書,期末再賣出去,還是新的,翻都沒翻過;

這是在上學嗎?這是在混日子,所以作家清歡說:“在中國,有2000萬大學生,在假裝上課。”

一直以來,大學都被當成學生樂園,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都會告訴你:“苦過高中,到了大學就輕鬆了。”

真的是這樣嗎?我明確告訴你,不是。

大學,是你12年中小學教育之後,進入社會以前,最後一次系統學習。相對來說,大學更有包容度,更有自由度,塑造的,也不僅僅是你的知識,還有體系化思考,價值觀鍛造,良好習慣,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大學混日子的人,廢掉的不只是這4年,很有可能,廢了一生


太原中軟:22名大學生被開除:這個社會在默默淘汰那些不學習的人

該奮鬥的年齡,不要選擇安逸

曾經看到這樣一段話:我們可以選擇停留,但其他的人會選擇奔跑,而世界在他人的奔跑中,無意間已改變了樣貌。

我們總覺得來日方長,還有大把時間可以揮霍。有時候看到別人進入大企業拿到高薪資,總會羨慕不已,卻從不知他人在此之前曾付出多少心血才換來現在的生活。

之前一個已就業的老學員跟小卓聊天說,大學四年過的實在是太安逸了,等到畢業的時候,眼高手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經歷過一段時間挫折之後,才醒悟自己要去學習一門技術,才能在社會立足。

後來,選擇了中軟卓越學習網絡運維課程,現在剛畢業就找到了工作,是幾個月之前完全不敢想的事情,在中軟卓越這幾個月,實在是太苦了,感覺像回到了高三,現在看來,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相信他的話,很多來中軟卓越學習過的人,都能產生共鳴。

他還說,在卓越學習的不僅僅是新的行業技術,更重要的是體系化的知識、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體系化的知識

中軟卓越有非常系統的課程體系,從各位老師哪裡才真正明白了“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句話,每個講師對本階段技術講解的都非常透徹,讓人想到一個詞“精闢”,隨著知識量的增加我也有了自己架構體系,能自然地把它們給串接起來,樹立了學習的自信心。

雖然在學習中也曾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曾困惑過,迷茫過,但是我有一個夢想就是要改變自己的現狀,改變自己的生活,既然選擇了就沒有退路,只有自己強大起來將來在職場上才會有更多的優勢,時不我待,別人正在努力,我更不能懈怠,讓我明白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2、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中軟卓越學習的幾個月,除了實訓項目開發以及技能培訓外,職業道德和素養全面都有很大提高。

老師將他們多年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我們,提高我們的學習能力,並通過開展的多種形式來鍛鍊了我們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邁向社會,踏入實際工作崗位後,我們才發現它是無價之寶。

如果你是在校大學生,千萬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大學是你人生下一步起點的基礎,是你從學校教育到社會最後的過渡期。

如果你剛畢業幾年,千萬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你信什麼、要什麼、靠什麼、想什麼、學什麼、做什麼,會影響到你以後的人生路途。

成功從來不是混出來的,而是一步步腳踏實地奮鬥出來的。真正的安逸是靈魂豐盈後的自主和自由,絕非一個通宵的遊戲就能成就。畢竟沒有付出,怎麼可能有現成的安樂呢?

我們都想過一杯茶一壺酒一首詩一捧時光話人生的安逸日子,但這些都不會憑空而來,而是需要奮鬥、爭取。在青春年華里為自己積存更多的能量,才有可能過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