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點心,飲酒致死同桌酒友被判承擔賠償責任事件頻發

長點心,飲酒致死同桌酒友被判承擔賠償責任事件頻發

一人喝酒沒意思,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喝酒才盡興,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不管是平時也好,還是過節也好,親朋好友歡聚一堂,一起在飯桌上喝點酒、聊聊天,聯絡一下感情,適當放鬆一下,未嘗不是件好事。

但是,酒這個東西,小喝怡情,大喝傷身,嚴重還會危及生命。因此,無論是勸酒、飲酒還是請客喝酒都應適可而止,把握分寸。否則,你會“惹禍上身”。

長點心,飲酒致死同桌酒友被判承擔賠償責任事件頻發

長點心,飲酒致死同桌酒友被判承擔賠償責任事件頻發

酒局過後,男子猝死

今年1月份,家住江南區的李某在微信群裡提議去喝酒。隨後李某和3個朋友就來到南寧市西鄉塘區一燒烤店吃燒烤、喝酒。期間,李某打電話叫上王某,讓他過來一起小聚一下。

當天晚上10點多,王某趕到了李某所說的地方,之後5個人就以玩牌猜碼,誰輸誰喝的方式助興飲酒。大概到了凌晨時,5人離開燒烤店,李某和王某還有另一個人繼續到另一個地方吃宵夜,其他兩人回了家。等到三人吃完宵夜後,在回家的路上,王某突然嘔吐暈倒了,見情況很不對勁,李某和朋友急忙打120急救電話,送王某去醫院搶救,但王某搶救無效死亡。

後經司法鑑定中心鑑定發現,王某是具有明顯心臟病病變的患者,符合醉酒後高血壓性心臟病合併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急性發作致心肺功能衰竭死亡(心源性猝死)。

長點心,飲酒致死同桌酒友被判承擔賠償責任事件頻發

4名酒友需擔責

之後王某的家屬就把當天晚上和王某一起飲酒的李某4人告上了法院,並要求4人賠償損失共計30多萬元。

法院經過審理認為,王某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飲酒量應有充分認知和控制力。但王某未充分預見後果和自我控制,以致醉酒誘發自身疾病急性發作而死亡,王某負有主要責任。

李某等4人同桌飲酒,應負有相互注意及提醒、勸阻的義務,但卻以玩牌猜碼、誰輸誰喝的方式相互勸酒,以致王某過量飲酒。對此,4人負有一定責任。

最終,4人被判擔責賠償12萬元。

長點心,飲酒致死同桌酒友被判承擔賠償責任事件頻發

長點心,飲酒致死同桌酒友被判承擔賠償責任事件頻發

類似的案件還有很多

2018年2月,40多歲的男子曾某因幾位好友邀請聚餐喝酒導致飲酒過量死亡,參與聚餐的9名酒友,因沒有盡到勸阻義務,且沒把醉酒的曾某安全護送回家,補償曾某家屬共計61萬元。

長點心,飲酒致死同桌酒友被判承擔賠償責任事件頻發

陝西寶雞一男子與12名同事參加週末聚餐,男子喝了大量的酒,緊急搶救也未能挽回性命,12名酒友賠償共計34萬元。

長點心,飲酒致死同桌酒友被判承擔賠償責任事件頻發

等等..

長點心,飲酒致死同桌酒友被判承擔賠償責任事件頻發

親朋好友坐在一起喝酒聊天,那相互之間就有相互照顧,相互勸阻的義務,特別是已經喝醉不省人事的人,酒友更應該要確保其的安全。如果醉酒的人出現意外情況,酒友會因為沒有盡到這種照顧義務,而承擔相應責任。

那麼,同桌酒友在一起喝酒,如何避免承擔責任呢?

長點心,飲酒致死同桌酒友被判承擔賠償責任事件頻發

做到以下4點,酒友不需要承擔責任

1、不強迫性勸酒,無論什麼場合,什麼情況,對方什麼身體狀況,均是不勸酒,隨意最好。如果在飲酒過程中有明顯的強迫性的勸酒行為,如故意灌酒、用話要挾、刺激對方、不喝就不依不饒等,酒友要承擔一定的過錯責任。

2、在明知對方身體有疾病或者對方已經明確表示身體不適的情況下,勸對方不飲酒或者如對方自願要喝,要做到勸阻少飲,盡到提醒和照顧義務。

3、將醉酒者安全送達。對於酒友醉酒的,清醒酒友應當預見到醉酒者已經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在無人照顧的情況下存在危險,因此,清醒酒友應當將醉酒者安全送達,避免擔責。

4、酒後駕車及時勸阻。對於醉酒的酒友要駕車駛離,其他人應當勸阻其不得駕車,在明知對方酒後駕車而不加以勸阻的情況下,一旦出事,酒友有可能會承擔一定的責任。但是在已盡到勸阻義務,而對方不聽勸阻的情況下,酒友是可以適當免責的。

長點心,飲酒致死同桌酒友被判承擔賠償責任事件頻發

現今共同飲酒行為引發的賠償案件越來越多,因此,愛喝酒或者經常性聚酒的小夥伴們要注意,做到以上4點,同桌酒友可免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