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局开讲|保住交给合伙人的半条命——伪装者

标局开讲|保住交给合伙人的半条命——伪装者

本世纪初,《华盛顿邮报》曾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请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著名小提琴家约夏·贝尔在华盛顿朗方广场地铁站里,用一把制造于1713年、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先后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其间1097人经过,只有6个人停了一会儿,约20人给了钱,但多数是边走边扔给他,总共收到了32美元,待演出结束时,无人鼓掌、无人理会。可就在两天前,他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门票售罄,而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演奏同样的那些乐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这个故事道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人们作出某种行为或者进行某种判断,其根本理由或许只是为了在群体中获得更多的认同,或者说对自己进行伪装。至此,我们不由深思,在文化氛围和精神信仰日益浅薄化的今天,现世的审美标准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进行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审美标准影响的只是人们对“美”的日常认知,而创新标准出现偏颇,将会对国家、社会等公共利益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在我们将创业创新作为国家最重要发展战略的今天,是否需要重新明确,创新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互联网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发明。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看,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从技术底层看,互联网基础和原理则相对简单,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可能一些对人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的发明,其技术原理都非常简单。例如,在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十大发明中,包括车轮、钉子、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电话、电灯泡、青霉素、避孕套、互联网,都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技术原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技术原理相对简单的前提下,如何对一种创新及其市场前景进行评价?或者说,在这个“创新”概念满天飞的时代里,如何重新定义“创新”的标准?

从人类历史上看,创新的种类的确非常多。但是,这些创新的共性是显而易见的:降低了某一特定技术的门槛、解决了当下人们所遭遇的现实生活问题、可以紧密地和“创造更美好生活的可能性”联系起来。据技术专家统计,互联网引进生活之后,环境保护、核技术、火箭、氢能以及会飞的汽车、治疗癌症的方法(过去五十年中,癌症的死亡率仅降低了5%)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从0到1”的作者彼得.蒂尔指出:“We wanted flying-cars,instead we got 140 characters.(我们需要能飞的汽车,但结果却得到了140个字符——指技术含量不高的推特或微博。)”而互联网时代的这许多所谓“创新”,一般不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很多只是漂亮的PPT、蛊惑人心的言辞以及看上去很炫的视觉感受。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认为,其所接触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中95%是没有创新的。或许,这些创新并没有打算真正用于改善人类生活,而只是作为吸引风险投资的一个手段。正如现在坊间所流行的很多商业模式,既不是B2B,也不是B2C,更不是C2C,而是B2V或者C2V,这个V就是风险投资。乱象丛生的创新现状不禁让人思考:到底何为创新?是否存在客观科学的衡量标准?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表达途径的多元化以及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再加上互联网使知识碎片化,人类的大脑开始变浅。这种状况使得大众对创新与审美的评价极其多元化。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大众可能盲目依赖权威或者表面的东西,而缺乏对深层内涵的精确理解。而且,为了融入群体之中,人们会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对创新有着深刻理解的人。从本质上看,互联网带来了确定性的丧失、意义的丧失、权威的丧失。例如,在艺术史上,杜尚的著名作品《泉》,只是一个用过的小便池,他做了个支架,贴上了标签,签上了大名,就成为了一件非常有名的艺术品。因此,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艺术品,就是被安置在艺术殿堂的东西”。这种伪装者的存在,会使很多伪创新也有很多拥趸。因为很多人会根据媒体的报道、网络的传播效应、专家的看法等,对所谓的创新作出判断,而不是根据创新标准作出判断。在另一个方面,随着互联网使人们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人们需要的是,如何更好地融入到群体之中,这就在潜移默化中滋生出所谓从众行为,成为了所谓的“标准”

标局开讲|保住交给合伙人的半条命——伪装者

杜尚作品《泉》

一般人认为,创新是有标准的,而且,在各种各样的新闻或文字里,我们都能够看到“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等字样,而创新的价值也被各种言辞夸大。尤其是互联网,被作为创新的神器,似乎不管所创为何物,只要一加上互联网,就立马变身高大上的创新。事实上,在互联网领域,我们花费了太多的时间、精力与金钱去了解消费者,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满足消费者。互联网+,在本质上是利用互联网,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已暴露的需求,如改善健康、延长寿命、便利交通等。但是,我们看到很多所谓的“创新”,只是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效应,以及互联网给人类带来的浅薄化效应,极力地放大人类的非理性,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倾向,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的伪装。

科学合理的创新模式及标准的建立,对中国的社会大众、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家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创新创业大潮,使中国企业家对创新具有更高的渴求。根据GE创新风向标全球调查,86%的中国企业家认为先进制造将改变整个产业结构。69%的中国企业家表示,已经将数字科技引入其业务模式。而85%的中国公司在过去的一年中增强了其数据处理能力。在受访的中国企业家当中,57%的人认为公司应该更加致力于开拓新的收入渠道、发明新的商业模式,而不应满足于通过优化现有渠道和商业模式方式来提升业绩,企业更加喜欢突破性的创新方式、开创全新的产品,甚至完全颠覆现有的市场。

商海无需花拳绣腿,创新需要去伪存真。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标准如何助力创新发展,如何引领时代进步,对建立健全创新标准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唯有更深入地理解创新的本质,探究创新的内涵,才能揭开创新的神秘面纱,享受创新带来的巨大红利

标局开讲|保住交给合伙人的半条命——伪装者标局开讲|保住交给合伙人的半条命——伪装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