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局開講|從企業品牌到個人情懷——粉絲經濟

标局开讲|从企业品牌到个人情怀——粉丝经济

“天貓年成交額已經超過1萬億元,下一個萬億增長點就要靠粉絲經濟。2016年‘天貓6·18粉絲狂歡節’的數據顯示,從平均購買力來看,粉絲人群比非粉絲人群高出約30%;而從品牌線上營銷活動的轉化率來看,粉絲人群是非粉絲人群的5倍。”

——阿里巴巴副總裁 靖捷

當前,互聯網正在顛覆工業時代的一切,包括企業戰略、消費市場、品牌認知、營銷策略等等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衝擊是趨勢,在今後可能所有行業都會“互聯網化”,企業品牌自然也很難“獨善其身”。以品牌營銷模式為例,2005年以前,中國品牌企業,像我們耳熟能詳的傳統品牌,包括格力、海爾、美的、康佳、創維、海信等的成功,大都是以渠道獲勝的。而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傳統營銷方式對品牌的影響在降低,傳統的電視廣告、明星代言等廣告思維打造品牌的方式正在逐漸失效。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獲取產品和服務信息更加多元了,用戶評價、專家意見、社交論壇,甚至是“朋友圈狀態”都可以獲取相應的信息,“粉絲”成為了品牌塑造的重要力量。眾所周知,小米剛推出時的迅速火爆,就源自於其利用互聯網成功塑造了自己的粉絲文化。正如小米的創始人雷軍說:“因為米粉,所以小米。”“天貓粉絲狂歡節”品牌線上營銷活動中,粉絲人群是非粉絲人群的5倍。這都表明以“粉絲”為代表的“粉絲經濟”已經成為品牌建設的重要力量。

“粉絲經濟”泛指架構在粉絲和被關注者關係之上的經營性創收行為,是一種通過提升用戶黏性並以口碑營銷形式獲取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的商業運作模式。中國社科院社會科學評價中心主任荊林波認為:“粉絲經濟並不神秘,吸引消費者注意力,將其變為忠誠的顧客,並參與到產品或服務的銷售、推廣過程中,就是粉絲經濟,這與傳統商業並無不同。但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吸粉’方式簡便、粉絲增長迅速、涉及領域寬泛、推廣成本降低等現象是傳統商業環境所沒有的。”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移動互聯網下新興品牌的強勢崛起,讓傳統品牌塑造方式步履維艱。“粉絲經濟”的興起代表著消費者意識的覺醒,他們不再只聽信品牌廣告和渠道商的一面之詞,而是結合互聯網信息和自身偏好綜合評判一個產品或服務品牌的好壞。這表明傳統以企業為主導的品牌建設思路,已經無法滿足越來越細分的消費者群體,“粉絲”們只願意為符合他們情懷的產品和服務買單。

标局开讲|从企业品牌到个人情怀——粉丝经济

粉絲經濟

“粉絲經濟”的特徵要求品牌建設由以企業主導轉向以消費者(粉絲)為主導,而消費者主導情境下,品牌產品的質量感知則需要進行重新定義。在傳統企業主導情境下,面向所有消費者,質量感知一般僅限於由企業產品技術水平高低及其可靠程度。在消費者主導情境下,面對特定消費者,質量感知由消費者綜合需求的滿足程度決定。一方面,在質量感知的範圍上。企業主導情境下,通常將好的質量定義為符合相關標準,將大部分精力花在技術層面,因而才有標準是品牌的支撐之說;消費者主導情境下,好的質量不僅要符合標準,還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讓消費者滿意。另一方面,在質量感知的層次上。企業主導情境下,質量主要鎖定在消費大眾的基本功能需求層次,滿足功能性、可靠性和適用性的需求;消費者情境下,質量不僅應該滿足基本功能層次需求,還應體現消費者的情懷,引起其情感認同,滿足其情感層面的需求。例如,諾基亞給人以耐用的質量感知,而蘋果手機則在好用基礎上,還給人以時尚的質量感知。

在以消費者為主導的“粉絲經濟”時代,作為產品質量衡量標尺的產品和服務標準業不能僅僅限於技術水平高低,而應該更多地考慮消費者的需求,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聚類和定義,作為產品標準制定的依據。例如,體驗式設計方式,粉絲全程參與整個產品的設計過程,實現產品設計與粉絲圈形成“同步走”,最終設計出來的產品質量標準與粉絲圈的需求完全吻合,而這些粉絲則將是產品的第一批消費者和忠實擁護者。事實上,時下另一熱點眾籌也從一定形式上體現了以消費者為導向的質量標準理念。眾籌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消費者需求調研、創造粉絲的過程,當成熟的設計出爐時,就已經得到大量消費者的認同,並形成一定粉絲圈。例如,樂視網發起的眾籌項目——“我籤C羅你做主”:只要在規定期限內,集齊1萬人支持(每人投資1元),項目就宣告成功,樂視網就會簽約C羅作為世界盃代言人。這個一過程樂視網一方面利用眾籌模式對潛在用戶需求進行了摸底調研;另一方面,通過與眾籌網的聯合,給簽約C羅代言世界盃活動進行了造勢和預熱。當項目成功時,早已網羅了一大批粉絲用戶。

互聯網背景下,粉絲創造品牌,是品牌的最忠實的擁護者。粉絲塑造品牌建設與發展的核心作用,就是對品牌締造者的熱愛。通過互聯網,所有的粉絲不僅可以參與到品牌文化的創建、傳播當中,更可以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例如,“米粉”們為小米手機的產品優化和品牌宣傳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這種傳播不是在利益壓力下的“我得傳播”,而是在文化認同情感維繫下的“我要傳播”。這種口碑式的傳播實質是用戶在替品牌做品質見證和信用擔保人。又如,“果粉”們每年為蘋果公司創造上千億級(美元)的營業收入,正是建立在對蘋果品牌的充分認同的基礎上的。“果粉”和“米粉”在使用和傳播令自己滿意的產品同時,實際上也造就了兩個傳奇的品牌。在這裡,粉絲在品牌塑造和建設當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在互聯網時代的品牌消費中,消費者情感勝過產品功能。互聯網讓每個品牌找到了與消費者連接的最短路徑和最佳時機,只要你有足夠的閃光點、吸引力和人格魅力,你都可以依靠品牌的鮮明個性迅速聚集到一群追隨者(粉絲)。傳統以技術標準支撐品牌建設的途徑遭遇挑戰,如何抓取消費者的真正需求,突破原有的功能觀念,更多關注消費者情感需要,成為品牌塑造的首要任務。

在未來,品牌產品質量的衡量標準,或許不再是是否滿足國家技術標準,而是與消費者內心需求的融合程度。

标局开讲|从企业品牌到个人情怀——粉丝经济标局开讲|从企业品牌到个人情怀——粉丝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