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福是祸?

在《罗辑思维》的《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这一期中,罗振宇先生在开头借用李开复先生新书中《人工智能》中的一部分,在其关于"未来教育"的部分中,罗振宇先生认为可以归纳为这些问题:诸如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是什么样子?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每个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该学习什么?怎么思考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生意义,等等。由此,罗振宇先生引出了本音频演讲的话题:人工智能会不会引发大规模的失业?这一次的技术进步到底是福音还是灾难?罗振宇先生认为,对这个问题最直觉的结论是,人工智能会引发大量失业,当然是灾难。比如富士康用机器人取代大量的产业工人、人工智能会看病会取代医生等问题。但是罗振宇先生转而认为上面那个直觉的结论并不正确。在罗振宇先生看来,在人类历史上,有过多次这样的恐惧,但是事后证明都是一场虚惊。每一次新技术出现之后,都会有人惊呼:魔鬼来了,要取代我们的工作了。比如蒸汽机的出现导致传统织布工人的失业等。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种失业是好有处的。新技术出现提高了生产力,人们从过去繁重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如果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接受技术进步,一些就业机会当然会消失,但是事实还有另一面,就是会有大量岗位被创造出来。

人工智能,是福是祸?

世界级人工智能专家维威克沃德瓦提出:到2036年,所有的人类工人都将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淘汰掉。现如今的人工智能,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深刻革命。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人工智能时代,必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冲击力。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但是纵观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引发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大规模的失业现象。比如,19世纪上半叶,随着机械织布机在英国的广泛使用,众多的拥有技术的纺织业者在一夜之间失去工作,沦落街头。与新技术进步相对应的,一般情况下,新技术的变革,会促使在淘汰一些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在创造一些新的岗位。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它在催生新的工作岗位的同时,会让更多的工作岗位以极快的速度消逝。现如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工智能正在抢占着劳动工人乃至各个领域从业者的工作。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冲击之下,全球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在未来将会有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人受此影响而失业。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包括制造业在内,往集约化、智能化进行产业升级是技术进步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曼纽拉维洛索曾经指出:人们对人工智能存在着极大的误解,总以为人工智能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并且还会制造出具有"超人"性质的机器人。他说:"我们距离这一天还是非常非常遥远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中得出,因为技术而导致人类丧失工作的悲观论调从来都没有成为事实,反而都是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因此,面对人工智能,不能单一地把它定性为是"福"或者是"祸"。作为个体,我们应该积极地调整心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充分感受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积极变化的同时,不断修炼自身,增强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