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車市將趨向平淡,自主品牌或表現突出

2018年中國車市將趨向平淡,自主品牌或表現突出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901.54萬輛和2887.89萬輛,同比增長3.19%和3.04%。其中的乘用車市場,產銷量分別為2480.67萬輛和2471.83萬輛,同比增長僅為1.58%和1.40%,增長率創新低。

中汽協給出了2017年細分車系的銷量情況,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和法系乘用車銷量分別為484.97萬輛、420.48萬輛、303.95萬輛、114.45萬輛和45.58萬輛,分別佔乘用車總銷量的19.62%、17.01%、12.30%、4.63%、1.84%。

與2016年相比,德系、日系和美系表現穩健,並呈穩步增長趨勢。韓系品牌因某些原因導致銷量下滑,法系品牌則因為長時間的“特立獨行”而變的越來越小眾。

根據2017年整體銷量情況,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給出了2018年中國車市的銷量預測,預計全年銷量為2987輛,同比增長3%。

各大車企也紛紛公佈其2018年的銷量目標與市場預測,與中汽協相同的是,大部分車企持保守態度。

2018年汽車購置稅由2017年的7.5%重回10%,但從去年12月的銷量數據來看,市場整體並沒有大幅增長。2017年12月份,國內乘用車銷量達265.33萬輛,同比下降0.71%。而受購置稅優惠影響的1.6L排量及以下小排量車型總體銷售188.8萬輛,同比下降2.30%。由此可以看出,取消購置稅優惠政策對車市有一定衝擊,但衝擊不會太大。

盤點幾家主流車企2018年的銷量目標,其中2017年銷量超過200萬輛的一汽-大眾將2018年目標鎖定在210萬輛,僅比上年的銷售量多10萬輛;再看在自主品牌中脫穎而出的吉利汽車,在2017年完成124萬銷量的情況下,將2018年的目標定在158萬輛。通過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對比似乎看到些規律,合資品牌在展望2018年國內車市情況時相對保守,自主品牌在連續嚐到甜頭後相對激進。

品牌

2017年銷量(萬輛)

2017年目標銷量(萬輛)

2018年目標銷量(萬輛)

吉利

124.7

110

158

一汽-大眾

140.5

140.5

147.5

長城

107

125

116

北京現代

82

80

90

廣汽傳祺

50.86

50

70

廣汽本田

73

69

75

東風悅達起亞

35.95

40

50

廣汽豐田

44

43.5

50

2018年自主品牌的關鍵詞還是SUV和新能源

各大自主品牌已經發布2018年產品與營銷計劃,總體看來,國內品牌基本趨向SUV和新能源車型。近兩年自主品牌的曝光率和產品口碑直線上升,2017年中國品牌乘用車超千萬的銷量說明國人對自主品牌認可度也在不斷提升。

進入2018年,吉利在將要推出全新博越和全新遠景SUV的同時,將重心同時放在MPV和新能源車型上;長城不用多說,將加大對WEY品牌的扶持,並利用HAVAL品牌的良好口碑繼續前行。剛剛宣佈與寶馬合作生產電動車,讓長城對其電動車的未來充滿期待。

廣汽在2017年完美收官的情況下,新年將對其爆款產品GS4進行升級,並推出更高級別的SUV傳祺GS5。同樣在MPV領域,廣汽也有自己的想法,將推出比GM8更小尺寸的GM6車型,豐富產品線;對於上汽來說,在堅實的打了兩年的基礎後,將發力混動車型,榮威和名爵品牌都將推出現有爆款車型的混動版或電動版,而寶駿品牌將繼續推出平民走量車型寶駿530、寶駿360等,來拉高品牌銷量。

奇瑞同樣要走SUV路線。在已知的新年將要發佈的6款車型中,其中有4款為SUV車型;比亞迪則相對均衡,將推出多種系列產品,當然,混動和純電動依舊是比亞迪的發展重心。

長安汽車將多線發展,在轎車、SUV、MPV和新能源領域齊力發展,而長安能否很好的平衡每條產品線,將是長安在2018年能否成功的關鍵;對於江淮汽車來說,雖然2017年經歷了低谷期,但新能源銷量的猛增也讓江淮看到了新能源市場的希望,所以發展新能源汽車將是江淮在2018年的重中之重。

合資品牌需解決自身問題

激烈的競爭讓合資品牌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連連曝出的醜聞也讓各大品牌表示壓力很大。大眾汽車雖然繼續佔據著國內銷量排行首位,但排放門的持續發酵以及銷量造假傳聞或多或少會對大眾的口碑產生影響。奧迪在豪華品牌的競爭中又沒有了往年的絕對優勢,大眾在2018年的保守的銷量計劃還是可以理解。

再看神龍汽車,雖然坐擁東風標緻和東風雪鐵龍兩大法系品牌,但其特立獨行的產品風格以及因產品而逐漸喪失的品牌影響力導致這兩大品牌在與對手的競爭中毫無優勢。內部改革帶來的衝擊也非常明顯,步入正軌,迎合國內市場需求,才是神龍汽車亟待解決的問題。

雖然上汽通用持續了長時間的高銷量,旗下高端品牌凱迪拉克也悄然升至國內豪華品牌銷量第四的位置,不管是凱迪拉克還是雪佛蘭別克,一直通過以價格換銷量的方式營銷,對未來的發展不是好事。

問題更大的應該是韓系品牌。北京現代和東風悅達起亞在經歷了2016年的銷量爆發式增長後,在2017年重新被打回原形。公司內部因素,產品競爭力不足,消費者的審美疲勞以及受到自主品牌車型的衝擊,這兩家韓過品牌在中國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在2017年年中銷量大跌之後,兩家車企通過價格下探的方式解決銷量問題。其中原本7萬級別的瑞納直接下探至4萬級別,而在廣州車展前上市的ix35直接將價格下探到11萬級別。當韓系品牌開始玩起低價位高配置的時候,自主品牌的機會就來了。

2018年新能源汽車能否成為自主品牌的突破口

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確是自主品牌車型居多,但筆者仍不看好新能源汽車。雖然全世界都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但合資品牌在國內投放的新能源車輛相對較少,這給了自主品牌機會。再加上價格因素,自主品牌的新能源產品往往補貼更大,優惠更多,所以自主品牌目前會牢牢佔據國內新能源汽車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但隨著國家政策的放開,很多有能力的外資品牌進入中國,與國內品牌在新能源領域形成合作關係,如大眾江淮、福特眾泰和最近的寶馬長城等等,這些有實力的品牌一旦在國內放開產品投放,對自主品牌的衝擊會非常大。

畢竟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保有量還非常小,相對於燃油車,新能源汽車還是非主流般的存在,畢竟發展了這麼多年,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是很多。

國家近期出臺了新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大幅提高了對電池技術的要求;雙積分政策的出臺也能加速提升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效率。從以前的“混補”甚至“騙補”,到現在必須拿出真材實料才能符合標準,更嚴苛的規定才能打造更好的產品。相信在高標準的要求下,2018年自主品牌電動車在技術層面會更上一層樓。所以,提升產品性能、解決充電問題依舊是決定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能否成功的最重要一環。

到目前為止,國家除了發佈了新能源車的銷售不能受地域保護影響這條有利於新能源車銷售的消息外,並無其它利好消息發佈。或許會受此因素影響,2018年車市整體會趨於平淡,並不會形成快速增長趨勢。自主品牌的銷量有望佔比更高,合資車的市場份額會相對縮小,豪華車市場份額會逐漸擴大,在電動車繼續獲得支持的情況下,也會有比較理想的成績出現。總體來說,2018年車市不會比2017年樂觀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