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银行通知短信 老妈被蒙在鼓里

本报讯 近日,家住海口市南沙路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大儿子今年9岁,小儿子5岁,两人挺听话的,平时除了上学外,就喜欢用她的手机玩游戏。谁知,俩熊孩子除了用手机玩游戏外,还在妈妈不知道的情况下,花了她银行卡里的3000多元购买游戏虚拟装备。记者 畅凯

近日,王女士去银行取钱时发现卡里少了3000多元钱,查看消费流水账单后得知,这笔钱都是通过“财付通”分40多次转出。起初王女士以为是银行卡被盗刷了,“我早前将银行卡绑定了手机号码,但是我却没有收到银行发来的消费短信通知。”王女士说。

王女士以为是银行方面出了问题,但银行工作人员查询发现,王女士账户的短信提醒功能显示正常,随后建议她检查手机是否设置屏蔽接收银行发来的短信。

王女士找了一名朋友帮忙检查手机,发现手机确实屏蔽了银行的短信。王女士想到两个儿子经常用她的手机玩一款叫“穿越火线”的游戏,问题可能出在他们身上,回到家一问,果不其然,两孩子老实交代,他们用妈妈的手机玩游戏以及购买游戏虚拟装备。

出现此类事件,游戏公司是否有责任?记者咨询了一家游戏公司的客服,客服表示,“玩家只要完成支付,那就意味着对方拥有完成支付的权限,至于是不是未成年人操作,我们无法判断。”

律师说法

对此,海南瑞莱律师事务所一名律师表示,不满16周岁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他们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等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王女士的两个孩子用母亲的手机玩游戏,并花费3000多元购买装备,这一行为与其年龄、智力等不相适应,而且也不是他们的生活必需行为,这样形成的买卖合同属于比较特殊的‘效力待定’合同,这种合同只有在法定代理人(监护人)的追认后才有效。不过王女士要追回这笔钱则需要提供这些消费是由孩子独立完成的证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