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笑来”事件看币圈韭菜的必然命运

昨天开始,币圈“首富”李笑来私下谈话录音疑似被曝光,顿时引起虚拟经济投资圈的一片哗然。

录音中谈这位曾经伟岸形象的币圈流量大佬脏话连篇,称币圈韭菜们都是“傻×”,甚至直言不讳把代表虚拟经济的“币圈”骗局内幕一一抖出。

例如:谈话者说:“区块链创始人至少是个网红,人流才是核心竞争力,其他都是扯淡,只要有人流,傻×多了,币就真有了共识,接下来就是忽悠他们就行了”

再例如,他说:“整天讲价值投资,我就这么跟你讲个例子,我天天骂中医,中医就是傻×,但是中医上市公司股票,我还就真买了。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我知道傻×信,傻×众多。”

话糙理不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李笑来讲出了虚拟经济时代,大佬靠网民的注意力“敛财”的社会现实。

众所周知,中国有7亿多网民,有着相对单纯的网络环境。但凡在这样的互联网环境下炮制概念共享,煽动情绪共鸣很容易就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就像如今风口下的区块链,有些人说:“区块链一天,互联网十年。”

薛蛮子、徐小平等投资界大佬,也纷纷高调表示看好区块链。区块链技术还没找到成熟的落地应用方式,已经被各位投资大佬当作割韭菜的工具运用的十分娴熟。

最终结果就是在区块链一次次引发资本狂欢的同时,一些ICO项目发行“空气币”,韭菜们用比特币、以太坊(或其它数字货币甚至人民币)按比率购买空气币。项目方暗示韭菜打新成功后就可以坐等空气币升值,韭菜们又特别无脑,爱从别人的引导中获得安全感,生怕错过一夜暴富的机会,蜂拥而入。

一种泛自然淘汰的游戏也就此展开,早先动物存活的最大资源就是蛋白质,由于动物本身就是蛋白质,所以这种资源的剥夺体现为弱肉强食。发展到现在,我们都去吃小龙虾和牛肉了,而且各种资源有一个标准等价物,就是货币,因此割韭菜的本质就是一种泛进化的体现。

其实,换种说法,正如当下的2018俄罗斯世界杯球迷赌球,竞猜你押对了吗?答案是没有,我所有的金币都投注在德国战车上了。你对两支队伍的实力和状态进行详细分析了吗?没有。你遵守仓位管理、分散投资的纪律了吗?没有。你在德国队上all in,仅仅因为我觉得勒夫很帅,支持上届冠军队的球迷多。

从“李笑来”事件看币圈韭菜的必然命运----被割,在被割,还被割。看投资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你赌球想赚钱,就要排除主观情绪干扰。问题是,黑天鹅如果能够被预测、被回避,它就不是黑天鹅了;反人性的事情如果人人做得到,就不反人性了。不然谁来做韭菜呢?

做一只成长的韭菜,把对大佬们无限崇拜的眼光挪开,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币圈不缺奇迹,奇迹永远只会发生在那些知道自己投资了什么,为什么投资,并对结果完全接受的人。在这里小编还是要老生常谈的再次强调:“研究自己的投资,投资有应用前景技术落地的项目。”

从“李笑来”事件看币圈韭菜的必然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