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靠辛苦和努力赚不了大钱!

每个人都想成功,就像每个人都想发财一样,仿佛一瞬间你就能因此获得世间的一切。但,成功又谈何容易。

成功,一定是逆大多数人而行,逆人性而行、逆世俗而行。


很抱歉,靠辛苦和努力赚不了大钱!

01

股神巴菲特的办公室里,贴着一张美国棒球手的海报:

很抱歉,靠辛苦和努力赚不了大钱!

他就是对巴菲特投资理念影响极大的一个人——波士顿红袜队的击球手:泰德,被称为“史上最佳击球手”。

其实,在棒球运动员中,有两类击球手。

一类是什么球都打,每次击球都全力以赴,力求全垒打。

另一类人则是聪明的击打者,他们只打高概率的球。

很抱歉,靠辛苦和努力赚不了大钱!

世界排名前十的击球手,都是后面这类人,而泰德·威廉斯就是这类人中的高手。

泰德有一个鲜明的观点:不要每个球都打,而是只打那些处在“甜蜜区”的球。

他把击打区划分为77个小区域,每个区域只有一个棒球大小,只有当球进入理想区域时 ,才挥棒击打,这样才能保持最高的击打率。否则如果去击打处于边缘位置的球,击打率会非常低。

所以,在比赛当中,对于非核心区的球,即使嗖嗖从身边飞过,泰德也绝不挥棒。

这种策略听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比赛中却非常难操作,特别是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几万名观众绷紧了神经,用期待的眼睛看着你,当球飞过来的时候,如果不打,就将迎来全场的嘘声。这时,坚持“只打高价值的球”就需要极强大的定力和冷静的内心。

很抱歉,靠辛苦和努力赚不了大钱!

巴菲特把这种策略应用到了投资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哲学:只投资高价值、有护城河的公司,其他的根本不看。

1992年索罗斯大战英格兰央行的时候,他的基金经理人德鲁肯米勒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甚至建议把所有钱都押上,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索罗斯的时候,索罗斯说这“太荒谬了……你知道这种事情多久才能出现一次吗?所以,要做的不是把所有的钱押上去,而是要把所有能搞到的钱,都押上去。”

结果他们加上杠杆,总共投了100亿美金,最终大获全胜。

很明显,索罗斯的策略就是:专攻要害,一击致命。

02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段子,一堆数学家来到赌场,豪赚一笔后往往带着禁止再进入这家赌场的限定出门。同样是赌博为什么他们就能挣到钱,而很多人往往只是进去捐钱?!

大概只是因为他们嘴上念叨的那句话:永远站在概率这一方。

站在概率这一方,你往往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其他领域也存在这样的规律,那些做得最好的人,往往不是做的最多的,而是那些做的次数少,而单次价值很高的人。

真正的高手都具备一种深思熟虑后做选择的战略能力——做那些“事半功倍”的事。

如今是一个机会更多、选择更多的时代,很多人都认为既然有这么多机会可选择,那做的越多,赢的概率就一定越大,其实不尽然,因为机会越多,意味着概率越小,越是有多种可能性,越是需要专注于核心竞争力。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市面上只有一只股票面向大众开放的时候,你观察一段时间就能大概抓住他的涨跌规律,但是当市面上的股票像现在一样多的时候,哪只股票赚得最多,这个一般人都很难分得清。

很抱歉,靠辛苦和努力赚不了大钱!

小宝认识的大神们,自己没事儿的时候也很关注各类投资方式,他们除了存款、股票这些投资方式以外,在其工作生涯中甚至还涉猎过期货这种玩儿的就是心跳的投资方式。

对于各类投资方式有了充分的了解以后还不算完,期间还带着投研的同事们去和各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面谈。从基金经理风格到投资理念,到持仓的分析等等都了解个透彻。

在充分理解了这些信息,结合对市场宏观环境理解的基础上,可以说在把标类资产投资这种看似捉摸不透的投资方式变成了大概率能实现财富增值的赚钱手段。

03

最后小宝和大家分享几个在投资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1、千万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什么天天加班,熬夜,如果努力就能成功,富士康流水线上工人个个都比你强。

2、在一个领域,如果你能力不如别人,勤奋不如别人,运气也不一定比的上别人,凭什么能赚到钱?与其自己浪费时间冥思苦想不如先去求求经。

3、当一个行业要靠比能力来赚钱的时候,你能赚到的只能是辛苦钱了。

4、当一个趋势被大多数人都发现的时候,这个趋势也就成了大众潮流了。就好比买房或者炒股,当大家一直认定就是这条周期曲线的时候,这个周期就不存在了。

要记得:成功绝非偶然,永远站在大概率的一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