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古老的成功学方法,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说《道德经》包罗万象,相信很多人是信服的,从个人到世界,从观点到方法,而且都非常精辟。

现代人都想要成功,东台也想,可成功有什么窍门吗?恐怕莫衷是一。有人说靠勤奋,有人说靠坚持,有人说靠选择,还有人说靠资源,由此看来,成功的路径不止一条,那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窍门没有?

笔者没有,但《道德经》有,今天就一起来看看这本2500多年前的奇书,是怎么介绍成功的窍门的?

《道德经》:古老的成功学方法,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道德经》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翻译成白话文:善于有所建树的人(就是成功者),一般人是没有办法去拔动他的根基的。善于坚持信仰信念的人,一般人是没有办法去动摇他的信仰和信念的。这些人,会得到子孙的崇敬和膜拜,会秉承这些优秀的行为。

将“道”运用实践到自己身上,自己的德行才能算真。运用实践到家庭中,德行就会很富足。运用实践到乡邻,德行就会得到很大的增长。运用实践到一个国家,德行就会很丰沛。运用实践到天下,德行就会变得普世。

所以,要学会以别人的角度看待自己,以别人的家庭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家庭,以别人的乡邻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乡邻。以别人国家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国家。以别人的天下来看待自己的天下。

我从哪里知道这些道理呢?我怎么会知道天下的变化呢?就是用的这个办法啊。

《道德经》:古老的成功学方法,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这段文字里,圣人老子有三个观点,第一是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第二是“修德”。第三是以天下,观天下。

通篇就是在讲,如何“不拔”,如何“不脱”。说得通俗点,善建,无非是善于筹划实施计划。不脱,就是坚持自己的信仰信念。这两点都做到了,就是成功!

老子在这个篇章里,有一个顺序表,就是由小及大,而不是由大及小,这一点非常重要。他认为,你想要的成功越大,首先着手的地方就要越小,小到什么地步?

从自己开始,自己都做不到,就不要妄想别人能做到。自己做到了,才能影响家庭,影响周边的人,影响整个国家的人,最后影响全世界的人。很多人,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影响周边的人,也就是文章中说的“乡”。这样的筹划和安排,要么困难重重,要么干脆就实施不了。

《道德经》:古老的成功学方法,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最后一段,介绍的是方法,要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物。你觉得精彩绝伦的计划,如果换到其他人的位置上去看,这个计划对于别人,并没有什么好处,甚至有害的话,这样的计划,就注定无法实施。

当然,很多人就像上一回讲的,想要走捷径,计划无法实施就去欺骗别人,就算能骗 得了一小部分人,谁又能骗得了天下人呢?

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总结起来就几句话,成功的开始,从改变自己做起。自己都做不到的,就不要指望别人做到。常常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和分析事物,将使您事半功倍!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