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郵政整合資源 推動城鄉雙向流通

11點左右,位於新都區清流鎮黃龍村的郵政綜合便民服務站裡,村民寧佐述正和往常一樣來這兒繳電費,然後取網購的貨物。“以前交個錢要專門到營業廳排隊,麻煩得很,現在只要幾步路,在這兒就可以一鍵搞定了。最近,他們給我說還可以幫到網上代購,我試了幾次,買了些日用品,也方便得很。”

與城鎮相比,在農村地區,商品流通發展還有著一定的差距。為此,今年以來,成都郵政將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作為未來的戰略重點,結合已有的綜合便民服務站渠道優勢,緊抓“便民”二字,通過建設集“實體網點、倉儲物流服務商、承擔部分政務職能”三位一體、開放式的郵政綜合便民服務平臺,在有力推進“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促進地區商品流通;完善農村地區的倉儲物流配套,解決農村電商“最後一公里”的難題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新路子——

“我們是今年2月跟郵政合作以後,才開始提供這些多種多樣的服務內容的,”寧佐述光顧的這家便民服務站老闆駱燕告訴記者,作為一家普通小超市,過去他們的生意並不好做,因為只是簡單賣東西,沒特色,來自同行和網商的競爭很大。而現在,隨著“一站式”服務的內容越來越多,她這裡的人流量增長了20%。“以前很多商品,我們覺得好但吃不準銷售情況,不敢冒這個風險,不敢進貨,但現在依靠郵政網絡平臺,就可以讓大家在網上選擇,確定購買後我再去訂就是,降低了風險,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以小商超為載體,建立網點,發展農村電商正是成都郵政方面今年以來就整合自身資源,推動城鄉雙向流動所採取的具體措施。

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成都郵政綜合便民服務平臺已經可以提供五大類服務內容,首先是駱燕提到的網上代購,“結合農村居民尤其是農村地區老年人不習慣使用網購的實際,在我們的郵政網上購物平臺,居民可以選購產品,直接下單,或委託商戶代購。在支付方式上,同樣可以選擇自己網上支付,也可以把錢給商戶老闆,由其幫忙支付。”第二就是便民業務,包括電費繳納,話費充值,機票、汽車票代購等等。三是金融服務,“比如刷卡消費目前在市區已經很普及但在農村地區還不多,還有小額取款,當地居民使用郵政或者農商銀行的卡,1000元以下都可以取到。”第四就是郵政業務,即傳統郵政業務的包裹收取,在收包裹時,老闆會稱重計費,在取包裹時,不僅是郵政,其他快遞公司只要選擇了這個點自取,都可以送到這個點來。最後就是線上的批銷平臺,“我們經過了很多調研,發現在很多涉農地區,商品流通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發達,尤其這些小商超的貨源得不到有效保證。”所以成都郵政整合了一批優質廠家,同時提供支撐的配送服務,從而可以提供價格低廉和有保障的商品給商戶。

“目前我們的綜合便民服務站已經有1020個,遍佈全市14個縣,今年我們的目標是1100個。”該負責人表示,在所售商品方面,目前服務站提供的主要是快消品,大概4000種,“今年年底時我們希望這個數字會不少於5000種,一二線品牌佔比80%以上。”

他還透露,接下來,公司將著力於進一步有效激活自身資源,在以往郵政便民服務平臺代繳電費、話費、票務類業務的基礎之上,豐富更多惠及民生的便民服務站業務,如超市各種產品的物流配送和農副產品進城等,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構建全新的郵政O2O平臺。以“便民”為核心,在成都所有區縣開發農村市場,建立社區聚居點,構建村民繳費與電商購物一站式服務平臺,充分解決農村居民“繳費難購物難農副產品買賣難”的問題,“讓城鄉雙向流通的渠道更加暢通,內容更加豐富,消費者得到更多實惠。”(記者 尹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