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18億畝還是15億畝?4組數據看耕地保護,紅線不可觸碰!


到底是18億畝還是15億畝?4組數據看耕地保護,紅線不可觸碰!

民以食為天。耕地保護牽扯到老百姓的飯碗,牽扯到國家糧食安全。我國人口眾多,耕地人均佔有量少,一直把耕地看作寶貴資源,十分重視耕地保護工作,嚴格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提出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

近段時間以來,關於18億畝耕地紅線有沒有保住的爭論不絕於耳,有人提到近年來城市不斷擴張、工業企業大量佔用耕地,當前耕地肯定不會再有18億畝;有的對15.46億畝的永久基本農田存有誤解,提到18億畝怎麼變成了15億畝,下一步會不會再減少,等等。

實際上,國家保護耕地的力度一點也沒有放鬆,雖然近年來城鎮化、工業化加速推進,但我國有著嚴格的佔補平衡制度,佔用的每一分耕地,都有開墾補充的措施,從以下4組數據中,可以瞭解我國耕地保護現狀,消除耕地紅線誤解,也可以看出我國對耕地保護的力度和決心。

1.18億畝,這個耕地保護紅線不能破。18億畝耕地紅線是我國根據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口狀況劃定的,既然叫“紅線”,說明這是國家糧食安全的警戒線,是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能逾越的。近年來國家耕地保護緊緊盯住這個紅線做工作,從近期有關部門對外公佈的數據看,當前我國耕地總量仍然為18.5億畝左右,耕地紅線並沒有破。

2.15.46億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要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是質量優、產量高的耕地,是耕地的精華,一經劃定,就是上了保險,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佔用。為此,我國有著專門的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對基本農田的劃定、管理、佔用審批權限有著明確規定,嚴禁利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畜禽或水產養殖,更不允許非農業佔用,國家提出到2020年要劃定永久基本農田15.46億畝。

3.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高標準農田是更為優質的耕地,也是永久基本農田的優質部分,這些耕地土地平整、設施完善、農電配套、集中連片、生態良好、土壤肥沃、抗災能力強,能夠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國家提出到2022年,要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並且實現統一上圖入庫,實施精細化管理,讓高標準農田發揮應有作用。

4.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0.4億畝。農田只有做到有效灌溉,才能保證穩產高產、旱澇保收,但有些地方農田水利建設還達不到灌溉要求,特別是近年來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水量減少,北方很多地方灌溉澆地困難。對此,國家提出要進一步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全面提升耕地保護質量,到2022年農田有效灌溉面積要達到10.4億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