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畝荒山變“耕地” ,11名幹部“挨板子”

“農戶補助發放清冊上,其他農戶的退耕面積都只有幾畝幾分,然而魏銘等6戶群眾的退耕面積加起來就有189畝?”2017年12月,七星關區委第四巡察組在查閱長春堡鎮清豐村2015年退耕還林工程項目資料時發現表冊上涉及農戶的土地面積差距很大,讓巡察組感到“蹊蹺”。


為了一探究竟,巡察組以這“189畝退耕土地”作為突破口進行調查。通過實地查看併到區林業部門核實數據後發現,這189畝土地在“退耕”前竟全是荒山。那麼,這189畝荒山怎麼一步一步的變成了“耕地”?帶著疑問,巡察組首先查閱了該項目實施方案,對項目實施全過程進行細緻瞭解。


清豐村2015年退耕還林任務是500畝,項目的政策宣傳、組織群眾、分戶丈量、登記造冊等具體實施工作承包給該村清豐種植專業合作社,鎮林業站負責技術指導、監督管理,最後由鎮裡面審核把關並公示申報區級驗收。


瞭解到這一情況後,巡察組通過走訪群眾,找到了合作社負責人魏銘進行調查瞭解。


“因為項目是我組織實施的,為儘快完成任務,便沒有開展政策宣傳、分戶丈量等工作,同時將189畝荒山用來‘湊數’後將相關表冊、退耕合同上報鎮裡面”。知道巡察組掌握證據後,魏銘只好如實坦言。


把荒山作為耕地上報,違反了政策規定,難道鎮政府沒有監管嗎?最後該項目又是怎麼順利通過驗收的?


順著線索一路“追蹤”,巡察組先後找到負責該鎮退耕還林項目監管的相關人員、負責驗收該鎮退耕還林項目驗收組相關人員進行調查、詢問。很快,真相便浮出了水面。


經查證,在魏銘通過“閉門造車”將相關表冊上報鎮裡面後,鎮林業站負責人楊磊、分管林業副鎮長張虎等人未進行實地核查,就籤批“屬實”、蓋章“同意”,並以鎮政府名義上報“自查驗收資料”,申請區級驗收。劉某虹、趙某軍等區級驗收組工作人員看到項目基地種植的刺梨樹苗存活率高、長勢較好,就未認真核實涉及土地面積,以鎮自查面積作為驗收面積。最終,這189畝荒山地便披上了耕地的“外衣”順利通過了驗收,45360元國家補助資金被魏銘及其5戶親屬虛報套取。


189畝荒山變“耕地” ,11名幹部“挨板子”

調查人員實地核查退耕還林工程項目耕地面積


因在退耕還林工程項目實施中,存在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當“甩手掌櫃”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2019年7月、8月,張虎、楊磊分別受到黨內警告處分;2019年3月,項目啟動至巡察發現問題期間,先後任職的長春堡鎮4名黨政主要領導彭某、林某等人向區委作出書面檢查,長春堡鎮清豐村2015年退耕還林工程項目區級驗收組劉某虹、趙某軍等5名工作人員受到糾錯誡勉約談處理。


同時,針對該案暴露出的問題,七星關區紀委監委以案促改、以案促建,向區林業局、長春堡鎮等單位下發了監察建議書,並督促相關單位進一步完善項目審批、民生資金髮放管理等規章制度,堵塞監管漏洞,勠力維護群眾利益,切實踐行初心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