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傳終是假,自悟方爲真,真真得證見,出佛又一尊

qq交流群和微信公眾號請搜索:在家學習菩薩道。

那就說一說,如何能成佛。

一,靈光一閃的作用。其實這個應該放在最後說,但沒辦法,詩句裡放在了第一句,而且,我個人也認為,這個確實也應該放在第一位。《南禪七日》中寫到,“一輩子住在禪堂裡頭,沒有悟道的,如麻如粟。學佛修道的人那麼多,像農田裡頭的麻,像稻米那麼多。換句話修道的人那麼多,成功的一個都沒有。沒成功的如麻如粟那麼多。”為什麼?很多人根器不錯,又肯努力,為什麼不行?因為沒有慧命,缺的就是那靈光一現。所以說,因緣很重要,慧命很重要。據說德國的化學家凱庫勒因為對某一種物質的結構式未搞清楚而非常煩惱。1865年的晚上,他夢見了一幅蛇咬自己尾巴的圖,因此而發現了苯環的結構,而延續到如今的凱庫勒式。

二,要想成佛,光念佛經,聽開示,是不可能成佛的。如果聲聞都能成佛,世界上所有人就都成佛了,如果看完心經雞湯全能做得到,世界早就和諧了。釋迦牟尼自己都說了,兩句話,一句是,“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另一句是“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來沒說法啊,如來沒普度眾生啊。都是靠自己啊,自己的業自己消,自己的夢自己圓,自己的果自己證。說句題外話,總有人說佛不是普度眾生嗎,我餓了就要給我飯,冷了就要給我衣,錯了,正真的大慈大悲普度眾生,就是讓你去經歷,讓你去大徹大悟,讓你解脫,讓你也成佛。另外,佛都沒有眾生相了,為什麼要度你啊?這個不能說太多。

三,所以怎麼才能成佛,佛說,要因緣具足,要行八正道。具體到生活中,就是,一是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踐行八正道,努力修行。努力雖然不是決定因素,但是是必備因素,量變產生質變,如果都在樹下坐幾天就能得道,那就太簡單了,釋迦牟尼雪山六年,牛頓就更不用說了,22歲就發現了廣義二項式定理,並開始發展一套新的數學理論,也就是後來為世人所熟知的微積分學。並在此後兩年裡,牛頓在家中繼續研究微積分學、光學和萬有引力定律。如果一天連一坐都打不上,不是說不能得道,就算得道,也太難了。二是足夠的體力,打坐沒到五分鐘,腰痠背痛腿抽筋,還悟什麼道,這兩點是客觀因素。三是足夠的閱歷,一方面,只有經歷了紅塵中的善惡是非,愛恨情仇,才能領悟真正的大道真諦,把人生悟透,將人世看懂,是學道必須的一步。另一方面,覺得自己悟道了,也要放在紅塵去檢驗,遇不到能激起煩惱的事,怎麼能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斷盡一切煩惱?都知道釋迦牟尼王子不當了,去出家了,那有沒有一種可能,是他全族被屠,給他打擊很大,而且沒王子可當了,才去出的家?四是足夠的智力,佛教術語叫慧根,根性,說白了就是智商,要有足夠的疑情和思辨能力,比如為什麼唸佛能往生淨土,如何去唸才能往生?往生的淨土在哪?而不是機械地執行老師的言教,因為成功的路,無可複製。否則全世界都是釋迦牟尼了,都是比爾蓋茨了。五是,靈光一現!這一點在開頭已經說過了。

最後,說句題外話,人人皆可成佛,沒錯,但只是理論上的。就像人人都能成功一樣。

實際上,我也從不認為可以累世修行,人就這一輩子,百十來年,過去就過去了。太年輕不行,閱歷不夠,還坐不住。年齡太大也不行,體力跟不上,思想也僵化,也不那麼靈光了。穆罕默德40歲時,在希拉山洞內,接到了造物主安拉通過天使傳達的啟示,令他作為人間的使者。創立了伊斯蘭教。釋迦牟尼35歲成佛,說法。基督耶穌,三十歲左右開始傳道,三十三歲就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了。

30-40歲,是我認為的最佳年齡。

年紀小的彆著急,一邊修行一邊經歷。年紀大的也彆氣餒。一切皆有可能。萬一有來世呢,還可以從頭再來。萬一可以累世修行呢?

就算是累世修行,你怎麼知道這一世是你的第一世?你怎麼知道,這一世不是你成佛的當世?

什麼六道,天界,地獄,極樂淨土,都是對修行人的某一時刻的修行心境的描述和比喻。以前都分別論述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