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那些美男,都是才貌兼備的人才

像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一樣,人們也在古代男性中評選了四大美男。之前講過四大美女其實不僅是依樣貌評選,更多的是因為她們的命運都在當時的國家民族層面有一定影響,四大美男也是如此,不僅容貌俊俏,也都才貌雙全。或許僅僅容貌俊朗,而沒有其他見長的方面,那也會曇花一現,沒於塵世。

中國古代的那些美男,都是才貌兼備的人才


甚至於在四大美男之外,還有十大美男之說,當然四大美男都在其中。十大美男是:潘安、衛玠、子都、宋玉、蘭陵王、宋文公、韓子高、嵇康、慕容衝、獨孤信。四大美男是包括其實的潘安、衛玠、蘭陵王、宋玉或嵇康。

中國古代的那些美男,都是才貌兼備的人才


潘安,有“河陽一縣花”之稱,中國古代十大美男子之首,才貌兼備,是西晉著名文學家。潘安相貌美、姿、儀,連壁接茵,擲果盈車,風度翩翩,“貌似潘安”就是人們形容美男子的成語。

中國古代的那些美男,都是才貌兼備的人才


潘安貌美卻專情,潘楊之睦,對妻子感情甚深,在妻子過世後還寫了三首《悼亡詩》懷念自己的妻子。才氣也十分出眾,與陸機齊名。留有《西征賦》、《滄海賦》、《籍田賦》、《芙蓉賦》、《秋興賦》、《籍田賦》等不朽之作。

中國古代的那些美男,都是才貌兼備的人才


衛玠,晉朝著名的清談名士和玄學家,官至太子冼馬。衛玠生在官宦人家,祖父衛瓘是晉惠帝時太尉,草書師法於張伯英,學問深情,明習文藝。父親衛恆,官至尚書郎,也是著名書法家。學習張伯英的書法,衛瓘自己說:“我得伯英之筋,(衛)恆得其骨,(索)靖得其肉。”

中國古代的那些美男,都是才貌兼備的人才


家庭環境影響,衛玠在學術研究上也很有心得,時人都說:“衛玠談道,王澄傾倒。”王澄也是頗有名望的人。不過衛玠體弱多病,朝廷多次徵召為官,都未赴任,到後來才擔任太傅西閣祭酒、太子冼馬。“看殺衛玠”的典故就是講衛玠因相貌出眾而被處處圍觀,自身虛弱多病,不能勞累,再加上心理壓力,最終重病而死,當時的人就說是看死了衛玠。唐朝有人感嘆衛玠之死,詩裡寫道“京城媛女無端痴,看殺玉人渾不知。”

中國古代的那些美男,都是才貌兼備的人才


蘭陵王,即高長恭,北齊戰神,神武帝高歡之孫,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詳,南北朝時期北齊宗室、將領,封爵蘭陵王。他才武而面美,貌柔心壯,音容兼美,風調開爽,器彩韶澈。相傳他相貌過於柔美,不足以威懾敵人,所以總是戴面具上戰場,其實是當時軍人裝備的鐵護面頭盔。

中國古代的那些美男,都是才貌兼備的人才


宋玉是戰國時鄢人,又名子淵,相傳他是屈原的學生。好辭賦,後世常將屈原與宋玉合稱為“屈宋”,與唐勒、景差齊名。宋玉的美貌也是千古流傳,雖然鮮有相貌的記載,後世形容男子才貌時也常用“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或“貌似潘安,才比宋玉”。

中國古代的那些美男,都是才貌兼備的人才


流傳的宋玉的作品有《九辨》、《登徒子好色賦》、《風賦》、《神女賦》、《高唐賦》等。不僅美貌,他的文學才能也是十分突出,《九辯》在中國文學史上可以和屈原的《離騷》相媲美,堪稱楚辭中的雙璧。

中國古代的那些美男,都是才貌兼備的人才


還有不在列的一些美男,如竟陵八友中的沈約;東吳重臣劉基、滕胤;戰國時期與徐公比美的鄒忌等。不同時代審美眼光也不同,像現代的化妝術、整容術,所以在對美的評判中往往加入了輔助條件,而絕非單純的容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