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最担心的是产品越做越好,但却被淘汰,只想说战略管理没做好

《经理人》2018年04期刊登了傅盛的文章《世界变化太快,我们被迫进化》,文中说到“这个时代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有的时候,不是因为把东西做差了而淘汰,而是把东西做得越来越好,却被淘汰了。最典型的就是诺基亚和柯达”,这个观点我不认同。

我们所看到的产品,可能已经骗过了我们的眼睛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后面的一种说法“酒香就怕巷子深”,我在此处不去评论谁对谁错,事实上,也没有对错的概念。细数我们熟知的产品,比如微信/今日头条/吃鸡游戏等等,这些都是推出之后用户反响不错的产品,自然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这些产品。但殊不知,有很多这样那样的产品,可能在没有上线之前就被毙了,比如腾讯内部的事业部之间的相互竞争,“天美工作室”和“光子工作室”常常可能同时为了一款产品,同时开发,但是最终择优上线,说另一个做得不好吗?恐怕放在其他非腾讯的企业中,那就是拳手产品。

所以,我们不能被所谓的大v牵着鼻子走,可能他们站在眼下最前沿,观察到的视角不同,但是殊途同归,在这个时代,容易被意见领袖牵着走的时代,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观点,这样无论在哪才能有立足之地。

移动猎豹就是被逼着进化的,是战略缺乏科学

傅盛说:比如我们当时就是被逼转型,有一年我们工具在海外收入涨了800%,你只要放一个广告位,一天就是几十万美金。结果后来Facebook发布了一个政策,我们一天就少了20万美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企业在刚开始的时候,的确可以通过一种方式去套利,发现其他企业没有发现的机会,那么就可能先发制人。只能说猎豹之前的机会太好了,而facebook后面发布的政策只不过是堵住这种漏洞。经营企业,我们不可能靠其他企业(竞争对手或者是合作伙伴)的施舍才能生存,在这种物竞天择的时代,一切还是凭实力说话,比如自己公司的产品,往远了说,可以是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

据我了解,Google的发展战略就很有前瞻性,吴军博士在得到里面分享过,谷歌目前的服务器的存储量都是按照未来10倍的业务量在设计的。想一想,中国企业可能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能做到吧,过一天是一天,可能是大多数企业的做法,更不用说,为之后的业务做打算了。典型的中国企业,是那种自上而下的,可能领导制定了一个目标,底下的人去具体落实,但是常常这种战略是拍脑袋决定的。

企业是否可以冲出重围,靠的是精益管理

彼得德鲁克说:战略管理不是靠具体的业务组合或者是定量方式来制定的,更多依靠的是常识以及基本原则。傅盛的观点也验证了:芒格和巴菲特之所以投资那么成功无非就是两条:第一条,确定一些最基本的原则;第二条,依照这个原则不断重复认真执行。企业被逼着进化,那么肯定是企业的应对措施没有做好,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直,如果你万事俱备了,无论对手给你出什么难题,那么你都可以轻松面对,难道不是吗?

在这里,我先抛出“精益管理”的概念,如果后续有更多的读者的话,那么我会在“管理”这里领域深耕下去,否则命不久矣。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关注我,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傅盛最担心的是产品越做越好,但却被淘汰,只想说战略管理没做好

图片来自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