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硬件综合净利率5%红线,小米的商业模式真的可行吗?

坚守硬件综合净利率5%红线,小米的商业模式真的可行吗?

图片来自于网络

事件回顾

2018年4月25日,小米在武汉大学召开了发布会,雷军在发布会的最后宣布: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如有超出的部分,将超出部分全部返还给用户。

硬件?

我们知道,小米一贯宣传的铁人三项”商业模式:硬件+互联网服务 +新零售。据小米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5-2017年,小米智能手机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一直高居70%以上,而这比例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2018年一季度下滑至67.8%。现在可以稍微理解为什么小米仅是宣称硬件净利率了吧?因为本身小米的硬件收入的占比一直在缩小,提升软件应用服务收入占比想必也是小米一直想做的吧。

坚守硬件综合净利率5%红线,小米的商业模式真的可行吗?

综合净利润率?

我们知道毛利率跟净利率是不同的概念,通俗的来讲毛利率是指商品销售的收入减去销售成本的差额;净利率是指毛利率减去各项不可预测费用的差额。另,网上有人认为,雷军说的硬件综合净利润率,应该是指按小米内部的各个硬件业务,单独核算出来的该业务或产品的净利润率,同样分摊了折旧、研发成本和营销、管理等各项费用。小米也不是有意跟我们玩文字游戏,毕竟黑纸白字都说好了。

硬件本身的利润空间不大,若要以综合净利润率5%来衡量,其实还是蛮高的。以下为引用网上的一些数据: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苹果行业净利润率达到了32.4%,三星手机营业净利润率大约在8%左右,华为、OPPO、VIVO等三大品牌在全球智能机利润中的总占比不到5%,其税后净利率可能不及5%。一位手机厂商CEO表示“在这个行业里(达到税后净利率5%)是相当难的,因为一般手机厂商达不到5%的利润率。以此可以看出,其实小米宣传的口号并不是慈善行为,而是现实的企业盈利行为,而这个盈利目标还不低。

好市多的模式可以走通吗?

可能不是做零售行业的,或者从事科技行业的人,对好市多(costco)不是很熟悉,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好市多是美国最大的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销售的产品包括零食、厨房家电、沙发和手表等,产品种类丰富,品种多样,其在全球7个国家开设超过500家的分店,收入超10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沃尔玛的全球第二大零售集团。好市多被人赞扬的是其采取会员制,收取会员费,从而向会员可以提供便宜的优质产品。

坚守硬件综合净利率5%红线,小米的商业模式真的可行吗?

从以上好市多的介绍中,我们再来回顾小米,发现了诸多的共同点,一是产品种类丰富多样,小米除了智能手机外,还涉足移动电源、电视、空调、净化器等等,更不用说其生态链上的合作企业了;二是价低质优,这也是小米一直宣传的重中之重,如果没有性价比更好的产品,那么就无法吸引用户,这也是小米手机刚推出的时候,被米粉所接受的,而小米想要深刻改变商业的效率,那么就一直要坚守这点原则。所以,不难猜测,小米一定会围绕其生态圈,打造一个“会员制”,让用户更愿意付费,我想这也是小米的下一步计划。

答案显而易见

通过以上的简单分析,其实可以发现小米的模式是可以走得通的。往往,我们在看别人的文章的时候,总是被牵着鼻子走,要不就是被企业伟大的使命蒙蔽了双眼,要不就是被企业的口号以及它的慈善行为所感动,但是我们明确一点,企业不是搞慈善的,如果不能盈利,那么倒闭是它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所以不要相信雷军的所谓“

控制合理利润是商业发展的历史潮流,也是小米践行使命的必由之路。纵观人类商业史,改变世界的伟大公司都是把好东西越做越便宜,让越来越多人用到”,后一句是事实没错,但绝不能把因果颠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