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教齡津貼如故!淪爲「雞肋」?如今教齡何以「吃香」?

圖/來自於網絡

【教書匠的沉思】

33年教齡津貼如故!淪為“雞肋”?如今教齡何以“吃香”?

當下,教師職稱可謂是制約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的瓶頸所在,教師職業倦怠與此有莫大的關係。前日,人社部和教育部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於做好2018年度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 》,其中,明確提出:“突出教育教學實績”,並要求鄉村教師晉升職稱中加大“對教齡的考核權重”,這無疑發出了一個重要信號。

33年教齡津貼如故!淪為“雞肋”?如今教齡何以“吃香”?

如今,教齡在職稱評定和涉及教師切身利益之中,並沒有充分地體現,這不符合教情和實際。教齡是教師獻身教育事業的標誌,也是教師終身從教的象徵。這裡我們不由自主地想到,現在已經成為“雞肋的”“教齡津貼”。1985年,為鼓勵教師長期從教,設立了教齡津貼,標準為:“工作滿5年不滿10年者,每月發3元;滿10年不滿15年者,每月5元;滿15年不滿20年者,每月7元;滿20年以上者,每月10元”。33年過去了,依然如故10元“封頂”。教齡如果能成為教師職稱晉升和工資調整的重要考量因素,那麼這個“雞肋”,從此以後就會成為“香餑餑”。你說呢?

33年教齡津貼如故!淪為“雞肋”?如今教齡何以“吃香”?

時下,人們總拿教師與公務員作比較,“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的平均水平”大家耳熟能詳。我是一名教師,我理解其中的深意,這是為了凸顯教師的地位和待遇。教師工資與職稱緊密掛鉤,想解決工資收入問題,就要著重解決職稱深層次的弊端。一旦在教師的職稱晉升和工資調整中,將教齡作為考量的重要依據,無疑這是廣大教師的“福音”。眾所周知,目前公務員實施了職級與職務並行機制,極大調動了公務員的積極性。教師職稱評定效仿公務員,推行教齡與業績並軌而行機制,教師職稱的痛會就此減輕,抑或迎刃而解吧!

33年教齡津貼如故!淪為“雞肋”?如今教齡何以“吃香”?

現今,教師職稱飽受質疑,究其根源無非就是夾雜太多的人為因素影響。論文,課題,著作,榮譽……考核,量化,測評,評審,認定……這一切,教師職稱評定過程中,缺一不可。我們可以清醒的看到,人們主觀評價的成份太多太多了。就目前的社會環境而言,諸多的主觀評價,無時無刻不受到人際關係的影響,難以避免的引發爭議。教師職稱評定引發同事之間的矛盾糾紛,甚至大打出手,已經不是“個案”。教師職稱晉升,令教師苦不堪然,陷入困境,走上不歸路,更不是“新聞“。32年的教師職稱制度,不但背離了初衷,無法調動教師積極性,反而成為教師職業倦怠的罪魁禍首。一度有人強烈呼籲取消教師職稱。看來教師職稱評定動真格的時候已經成熟了,“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變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33年教齡津貼如故!淪為“雞肋”?如今教齡何以“吃香”?

當然,將教齡作為教師晉職和加薪的考量要素,並不是教齡決定一切。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對於教師的考量決不能拋開教學成績,這是“硬指標”。推行教齡與業績並軌機制,可以最大程度減少人為因素,無疑是比較受廣大教師認同和歡迎的。這不僅具有更大的合理性,也有利於鼓勵教師安心從教,樂於從教,終身從教。許多國家實行終身教職制度,也是這個道理。我們不妨想象一下,一名大學畢業生20歲左右,走上三尺講臺,執著堅守鄉村教育30餘年,你能否定他的忠誠,奉獻,業績嗎?如果他幹了半輩子,就是因為沒有指標名額,還是初級職稱,誰又能無動於衷呢?30年教齡的鄉村教師,我舉雙手贊成直接晉升高級職稱,你支持嗎?

33年教齡津貼如故!淪為“雞肋”?如今教齡何以“吃香”?

感謝好友百忙之中的來訪和支持,歡迎大家暢所欲言,關注,點贊,評論,收藏。請在這裡留下您的寶貴意見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