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的癌症竟然會「傳染」?這兩種病毒不得不防

一旦疾病與“傳染”搭邊,很多人都會莫名的恐慌。但調查發現:慢性感染是導致中國患者癌症發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佔29.4%。也就是說,大約1/3的癌症是慢性感染造成的,而這些致癌因子也非常常見。

幽門螺旋桿菌(Hp),已被世界衛生組織明確列為引起胃癌的頭號因子。我國約有7.68億Hp感染者,其感染率高達60%,且70%的患者沒有明顯症狀,但它卻能破壞胃黏膜。當胃黏膜長期陷入反覆的破壞與修復時,就會發生變異,形成胃癌。

Hp的發展歷程

近30%的癌症竟然會“傳染”?這兩種病毒不得不防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

幽門螺桿菌會隨著食物等進入胃,也能通過口口傳播,有家族聚集性的特點。那麼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途徑有哪些?我們如何減少或避免它的傳染?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力很強,有多途徑易傳播的特性。

1、刺激性飲食

經常食用辛辣、菸酒、濃茶等刺激性飲食,反覆刺激胃黏膜,會降低胃的抵抗力,增加Hp感染風險。

2、不潔餐具

碗筷清洗不當,朋友聚餐、共用餐具等方式,都可能殘留幽門螺桿菌,增加感染幾率。

建議每天將碗筷煮沸10-15分鐘,可殺死多數幽門螺桿菌。尤其體質較弱的小朋友和老人,應儘量使用可以高溫殺菌的不鏽鋼、玻璃餐具。

如果家庭成員中有人感染Hp,儘量分餐或分開使用餐具,以免出現“一人患病,全家感染”。

3、接吻、口口餵食

Hp可以通過口口傳播,所以成年人接吻,病毒攜帶者親吻寶寶,食物嚼碎後餵食及舌頭試溫等餵養方式,都可能成為傳播途徑。

4、生冷食物感染

加熱不充分的生冷食物,易殘留Hp。生魚片、未熟透的涮肉、牛排等都可能增加感染Hp的風險。

也有研究證實,Hp可在自來水中存活4-10天,河水中存活3年。因此喝開水、吃熟食也非常重要。

Hp不僅易傳染,還有易生存的特性,且有一定的耐藥性、復發感染等特點。

檢查

建議50歲以上人群每2年檢查一次,胃鏡、碳13尿素呼氣實驗都能有效檢測Hp,且後者檢測方式更為便捷。

若有家人感染Hp,建議其他家庭成員也進行檢查。

Hp的治療,目前醫療上較常用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兩種抗生素四聯療法,一般療程為14天,但得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相對來說,首次根除較為簡單,但若首次根除失敗,一般需要個體化治療。

胃病患者有可能同時影響肝臟。研究發現:肝癌小鼠以及肝癌患者中都有和肝癌相關的非常特殊的致病因素——螺旋桿菌,而60%的中國人體內都存在類似的螺桿菌,增加肝癌風險。

Hp與肝癌風險

近30%的癌症竟然會“傳染”?這兩種病毒不得不防

Hp侵犯胃時,會噴出“毒素”破壞胃黏膜,不僅會引起胃潰瘍等胃部病變,還有部分Hp毒素會沿著粘膜組織進入血液到達肝臟,毒素雖不多,但時間久了,也會破壞肝臟組織,甚至形成肝癌。

因此,對於反覆或長期感染Hp患者,建議檢查肝功能。

全世界59%的肝癌新發病例都在我國,而病毒性肝炎是最大的危險因素,70-80%的肝癌由乙肝發展而來,20%由丙肝造成。

病毒性肝炎的發展

在臨床上,乙肝和丙肝都會導致肝臟炎症,且易發展為慢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細胞突變形成癌症。

很多慢性乙肝患者在初期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或是症狀持續時間不長,但90%以上的患者都會終生攜帶乙肝病毒,若不積極治療,有可能形成不可逆轉發展。

1、血液傳播

若輸入被感染的血漿、血清等血製品,或其他血源性注射傳播,如未符合規定的有創操作、牙科診療等,都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2、母嬰傳播

胎兒在出生過程中會被母親血液傳染,但現代醫學已經可以阻斷這種傳播方式了。也就是說,患有乙肝的產婦,也可以生下無乙肝的健康新生兒。

3、性傳播

有研究顯示,夫妻之間的無防禦措施性行為的傳播率大概在14%左右。若口腔破損時,與乙肝患者接吻,也可能出現病毒感染。

這三種途徑都屬於體液傳播,也就是說只要沒有交換體液,就不會有傳染風險,如:一起用餐、工作、擁抱等不存在傳染危險。

但有數據顯示,乙肝患者家庭中,有23.2%的可能出現更多的感染者,主要是交叉感染引起的。

4、“交叉感染”隱患

修腳、美甲、半永久紋眉、紋眼線、打耳洞、拔牙、刺青等若重複使用工具或是工具未進行高溫滅菌滅活消毒,都可能因傷口破潰出血而出現交叉感染。

因此,指甲刀、耳釘、剃鬚刀等個人用具不要當公共用品使用,也不要輕易外借。

乙肝疫苗

近30%的癌症竟然會“傳染”?這兩種病毒不得不防

WHO表明,乙肝疫苗對預防感染乙肝有95%的有效性。建議新生兒等易感人群接種乙肝疫苗,並定期複查抗體。

母嬰阻斷

據WHO,嬰兒在出生的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並在之後接種其餘2針(共三針),可以有效達到母嬰阻斷。

但HBeAg陽性的母親,不管新生兒接種疫苗與否,都有20%的可能出現母嬰傳播。所以,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乙肝感染的母親,也成為進一步降低母嬰傳播可能的新選擇。

乙肝發現的越早,越有利於控制病情,但需要長期的抗病毒治療。

慢性乙肝初期,半年是優化治療的關鍵點,停藥過早容易導致復發。

復發階段,復發後應積極開始抗病毒再治療,切忌隨意換藥,可以在原來治療藥物基礎上選擇優化聯合策略。

乙肝肝硬化或是乙肝肝癌,都要進行抗病毒優化或聯合治療,以改善肝功能並延緩病情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