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期:從批量域名到批量ICO,我所經歷的瘋狂牛市

2018年10月15日,幣民日報第278期。

域名行業這20多年來,一直很健康,號稱“只漲不跌”。但自2015年的超級大牛市,批量域名玩法出來後,到現在已經跌了整整3年,批量域名幾乎全軍覆沒。

這背後的經驗和教訓值得總結。批量域名和幣圈的批量ICO也有很多相似之處,批量域名完了,批量ICO還會遠嗎?

一、我所見到的域名行業

2004年開始,因為玩網遊的緣故,我開始接觸域名。當時我還去某域名註冊網查詢了下17173.mobi這個域名,是可以註冊的,但是要幾百塊錢,於是我放棄了。早年的網遊玩家一定知道17173.com,那是網遊第一門戶。

2007年的時候,“cn一元註冊”興起,我註冊了幾十個cn域名,做了幾個網站玩。後來這些域名都沒有續費,全部掉了。回頭來看,那時候我註冊的都是垃圾域名,比如因為史玉柱的征途遊戲,我居然註冊了“zt2060.cn”這麼垃圾的域名。

2011年,易名中國搞活動,註冊cn域名只要5元,我註冊了一批雙拼和遊戲類域名。後來這批域名有幾個賣了不少錢,由此我開始長期註冊域名,堅持續費。

註冊域名,我交過很多學費。比如我註冊過chinaplaybook.com這種超長的垃圾域名。

不過嚐到了雙拼和遊戲類域名的甜頭之後,我開始持續賺錢。

2014年,域名行情開始啟動。我手上幾個即將過期的域名被人收走,幾個好點的域名收到很多郵件報價,但是當時我還沉浸在幣圈虧錢的悲痛中,並沒有花很多心思在域名上。

2015年,域名超級大牛市來襲,批量域名開始瘋狂。六數字com、五聲母com、6數字cn等字母和數字的批量域名相繼被人註冊完畢。

2016年,域名市場崩盤。

2017年,域名繼續崩盤。

2018年,域名大崩盤,批量域名交易平臺1618跑路,最後一家視頻拍賣平臺關門。

二、批量域名大崩盤

2015年的牛市成於批量域名,也敗於批量域名。

曾經炙手可熱的四聲母域名全線崩潰,四聲母com跌去85%,四聲母cn跌去90%,四聲母com.cn和四聲母net已經接近註冊價,幾乎歸零。

278期:從批量域名到批量ICO,我所經歷的瘋狂牛市


批量域名為什麼失敗?

1、批量域名是脫離實際的空中樓閣。

域名應該以落地、實際應用為基點。絕大部分批量域名沒有使用價值,只有炒作價值。

2、批量域名的擴張吸收大量資金,導致域名圈資金枯竭

最開始米農只是四聲母和五數字的主流後綴(com\cn)批量域名,數量有限,也有實際落地可能。但是後來擴展到五聲母、六數字、七數字等域名品類和一些非主流後綴,已經淪為純粹炒作品,而且需求的資金量成幾何級增長,導致域名圈的錢被吸乾。

三、幣圈也曾有批量ICO

大家還記得2017年的ICO牛市嗎?多個主流交易所宣稱,排隊上交易所的項目已經多達上千個。

有交易所負責人透露,當時他每天要收到幾十份白皮書。

有部分站臺狂人,同時給上百個項目站臺,這就是與“批量ICO”對應的“批量站臺”。

什麼叫牛市,那就叫牛市。

後來政府都坐不住了,搞了個“94監管”,強行砍下牛頭。但被砍頭後的牛還是順著勢能在2018年初猛衝了一下才死。

現在,我們守著這頭死牛,時而祈禱,時而痛罵。只是隱隱約約傳說,這頭牛要2019年後才復活。

四、批量域名和批量ICO給我們的經驗和教訓

當一個行業不計成本,不講邏輯,瘋狂的玩起了批量,證明牛市來了,也證明牛市快走了。

就像股市,連在菜市場買菜的大媽都在談論股票的時候,就該撤場了。

那是最好的賺錢機會,也是最大的虧錢巨坑,勝負只在一念間,生死也之在一念間。

多經歷幾次,你才會成為熟練的老司機,雖然過程中會瘋狂踏空,也會錯過無數發財機會,但是隻要稍微抓住一個機會,就夠吃很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