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弘一法师39岁时突然出家真相,弟子丰子恺:他的出家是必然的

1918年8月19日清晨,著名书法家、教育家李叔同来到杭州虎跑寺,毅然剃度为僧,皈依佛门,法号:弘一。他,就是日后中国最有名的高僧:弘一法师。

李叔同的这一举动太过突然,没有任何预兆,以至于他的日本妻子雪子怎么也想不明白:在世俗已经名利双收的李叔同,家庭幸福,有妻有子,为何要选择出家做和尚!

揭秘弘一法师39岁时突然出家真相,弟子丰子恺:他的出家是必然的

弘一法师

一时间,流言四起,关于李叔同出家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厌世,看破红尘;有人说是因为他与雪子感情不和愤然出家,有人说李叔同是因为破产了,顷刻间变得一无所有。一时间,猜测这位文化名人出家背后的真正原因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人甚至认为,这与五年前弘一法师创作那首脍炙人口的《送别》有关,说李叔同是看尽人间沧桑遂出家为僧:

揭秘弘一法师39岁时突然出家真相,弟子丰子恺:他的出家是必然的

1913年的一天,李叔同有个“天涯五好友”叫许幻园,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口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家门都没有进。

李叔同站在雪地里整整一小时,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景,连叶子的叫声,也没有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旁,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的佳作。

人们猜测,此时,创作《送别》时的李叔同就在好友的人生起落间有了:对人世沧桑巨变的无奈和生死别离的悲伤无力。极度伤心失落的李叔同渐觉“繁华终将落尽,如梦无痕”,遂决定出家。

揭秘弘一法师39岁时突然出家真相,弟子丰子恺:他的出家是必然的

关于李叔同出家原因的说法还有很多,多年后,他的弟子丰子恺公开说:“弘一法师的出家与世俗的一切全无关系,他的出家是必然的。”

丰子恺说:我能理解他的心,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

物质生活就是衣食,弘一法师出生就有了。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他在俗世也已完成。灵魂生活就是宗教,弘一法师出家走到了“灵魂”这一层,是必然的结局。

大概,也只有弘一法师自己教出来的高足,才能真正懂他了吧。

1942年,在佛24年后,63岁的弘一法师留下“悲欣交集”四字,或者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最后总结吧。人生匆匆数十载,有过欢欣,也有过悲愁,也不枉来人世一遭。而后从容圆寂。临终前,他嘱咐弟子在火化遗体之后,记得在骨灰坛的架子下面放一钵清水,以免将路过的虫蚁烫死。

揭秘弘一法师39岁时突然出家真相,弟子丰子恺:他的出家是必然的

悲欣交集

李叔同的一生,是真正大彻大悟的一生,他把最初的爱给了人世,把最后的慈悲给了佛教,半世红尘,半世空门,生前恪遵戒律,清苦自守,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死后依然不忘惦记着哪怕蝼蚁这般卑微的生命,也只有真正慈悲的人才可以做到吧!

连一世高傲的张爱玲也曾为表达对弘一法师的崇敬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今年是弘一法师出家100周年,时光流转,却依然难忘弘一法师曾经说的那一句:爱,就是慈悲。

且让我们用最尊崇的心来纪念这位人间的慈悲大士吧。


新书推荐:

《丰子恺:万般滋味,都是生活》

揭秘弘一法师39岁时突然出家真相,弟子丰子恺:他的出家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