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麼都不做,才會真的來不及

三十歲生日那天,我特意在網上瀏覽了一些帖子,講很多人三十歲時的狀態。

人人都說三十而立,若沒有站立在這個世界上的資本,人們便會覺得慌張可怕。

三十而立,立的究竟是什麼?我覺得並不一定是事業有成、一切遊刃有餘,也可能是確定了一個前進的方向。畢竟在很年輕時就獲得極大成功的概率很小,有些人甚至到五十歲時才剛開始創業。

最可怕的不是年齡的增長,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變得不願去改變自己,一味地沉浸在年齡帶給我們的恐慌中,不知所措,不願前進。

我們或早或晚都會遇見生命的劫數,看似無能為力,或者在劫難逃,但也不該坐以待斃。

奮力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才有可能改變命運。

你什麼都不做,才會真的來不及


決定去捷克留學的時候,已經三十歲。除了勇氣,我毫無支撐。可怕的是,我不敢看身邊的人,她們大多都已結婚生子,生活安穩。幸好父母開明,從不給我設限,反而給了我自由,讓我自己選擇。

我問李老師,我這個年齡再去留學,是不是有點太晚了,一切都已經來不及?

李老師一直送各種學生去留學,他博學多識、幽默有趣,很多人都很崇拜他。

他回答,說實話,三十歲算是留學生中比較大的了,很多學生都是二十歲左右甚至更小吧。可你如果只停留在這一刻,什麼都不去做,才會更來不及。因為一切都不會改變,還是原來的樣子。你還是你,多年後,你還在糾結要不要去留學,那時恐怕已經四十歲了。或者,你到了五十歲,心中滿是遺憾。

他在微信裡給我留了長長的一段話,我看了很受觸動。隨後,他對我說了他最好的朋友的故事。

他的好朋友決定去美國讀書時,已經三十三歲。那一年,他原本準備好了結婚的房子,想向女朋友求婚。女朋友比他小六歲,條件很優越,可是後來覺得他給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提出了分手。他特別痛苦,做了各種低姿態的挽留。那女孩卻是個很任性的人,一旦做了決定,就沒打算再回頭。

他只好放手。痛定思痛,他賣了已經準備好的房子,辭職,學雅思,背單詞,前去美國留學。這一折騰,不小心過去了四五年。畢業時,他已經三十七歲。但他現在工作和生活都很好,也如願有了欣賞自己的妻子。他慶幸自己當時沒有沉淪,而是選擇了改變,才讓他有了獲得嶄新人生的可能。

你什麼都不做,才會真的來不及

宮崎駿的動漫《貓的報恩》裡有句臺詞說,你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你的人生,自己想要的,自己去爭取。

如果沒有爭取,便沒有開始。

現實生活中,我是一個後知後覺的人,做事情常常都比較晚,領悟事情的能力也比較差。遇見事情,我會反反覆覆地思考,估量著可能出現的最好的和最壞的結果。

我往往會把一件事情的結果想得很壞,但我知道,其實一切都沒有我想象中那麼壞。

即使手裡握著很壞的牌,即使沒有好的開始,但只要去做,去堅持,就有變得更好的可能,就不會一直來不及。

命運總會偏愛內心有愛,且願意奮鬥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