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看似奇葩的作业也许能解钱学森之问

主题:这些看似奇葩的作业也许能解钱学森之问

国庆节就要结束了,在这个国庆节北京一位小学生的作业单却火了,"钻木取火"、"给大象洗澡"、"热带雨林徒步"、"每天拍一张照片"……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样的国庆假期作业,真的很令人羡慕了。网络上对于这份作业吐槽的人居多,当然很多人有种"酸葡萄"的心态。

这些看似奇葩的作业也许能解钱学森之问

看到这个事情不禁让笔者想起了一前段时间网上疯传的数"一亿粒米"的数学作业,这个事情当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同时联想目前很多关于陪孩子写作业的传说,笔者认为现在的小学生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是在举全家之力来准备打赢一场未来的"战争"。现在人们经济状况比原来要好得多,经济条件也允许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来。可是目前的情况是,很多中产(大部分的工薪阶层)工作生活中其实有非常大的压力,进而产生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同时把这种焦虑情绪传导给了还是小学生的孩子。每个人都恨不得自己的孩子都是天才,殊不知所有人的学习都是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的。孩子的成长脚步一旦更不上家长的期望,他们就表现的过于焦虑,在一旁指手画脚、出谋划策,殊不知相当年的你可能还不如你现在眼中这个让你气炸了肺的"小破孩儿",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很多时候还不等孩子求助,您也许已经在"百度一下"、微信群求助……。你也许能造原子弹、研制大飞机、开发支付宝类的程序、在单位可以管理几千人,但是在对于一个小学生的教育上,你们并不专业。用一个成人的眼光和人生经历来去思考一个小孩的问题,很多时候会得出非常可笑、荒唐的结论。

我想这两篇作业之所以能成为"网红作业",与家长的越俎代庖是分不开的。

这些看似奇葩的作业也许能解钱学森之问

笔者认为现在的基础教育充满了功利之心,甚至有些急功近利。很多的家庭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能在学校里有一个好成绩,将来能考上清华北大,可殊不知在我们眼睛直盯着终点的时候,就容易忽视过程中很多本该很美好的东西,甚至导致终点时能获得的东西也在减少。笔者在前几天就针对"钱学森之问"写过一篇《衡水中学模式绝不是钱学森之问的正确解》的文章,其中提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就是不断强化学生的定式思维而泯灭孩子的创造力。这两篇作业只是老师布置给孩子的思考问题或实践作业,但是家长在自己定式思维的基础上得出必须完成,必须有标准答案,若做不出来则焦虑,焦虑则需要倾诉,最终导致了大家都看的现象。又有几个人真正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去思考这些作业,又有几个人从一个孩子的成长角度去思考这几个作业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恐怕很多想到的是做出来,有个标准答案,若完成了则自己的孩子很厉害,可以去炫耀)。笔者认为佛山这位小学老师布置的数一亿粒米的作业是符合认知规律和新课标要求的,通过类比、实践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此加深学生对数的认知,并且在实践的过程学生自然会发现费力的数不仅费力而且无法解决问题,自然会想其他解决方法,这对孩子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式思维的训练。北京小学生拿到的钻木取火的作业,更重要的是学生实践的过程,以及孩子在实践过程中的思考和收获,最终能否真的取到火并不重要,现在几乎都不需要钻木取火。孩子在钻木取火的实际实践过程需要考虑材料、工具、操作等诸多要素的配合,为了取到火自然会有各种尝试,当然也可能查阅资料、向别人请教等等,孩子在尝试过程收获的东西远比实际取到火更弥足珍贵。前段时间笔者读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位文化名人谈为什么送孩子去美国读书,谈到他的孩子能完成很多在国内连硕士、博士都很难完成的实践任务。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孩子学习、审视孩子的成功、判断孩子的喜怒哀乐,可是很多时候一个小孩子想要的东西和我们不一样,孩子们所具有的创造力也不是我们的可以想象的。只是很多的时候是我们亲自把孩子仅存那一点点创造力给抹杀了,甚至不给他萌芽的机会。

这些看似奇葩的作业也许能解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当我们一直抨击应试教育的弊端,发现在抨击的同时而有无法改变这个现实的时候,请尽可能保存孩子原始的思考欲望,在给我们的孩子训练技能、掌握知识同时不要泯灭孩子创造的天性。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这些看似奇葩的作业也许真能解"钱学森之问"。哪些科学探究不是在完成当时很多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些看似奇葩的作业也许能解钱学森之问

一家之言欢迎交流讨论,对于"钻木取火"的作业,您怎么看,留言区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