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經濟」在瀋陽升溫 97%養老院能爲老人看病

沈城約四分之一人口為超過60歲老年人 養老機構逾200家

“銀髮經濟”在瀋陽升溫

97%養老院能為老人看病

11月3日-5日,第九屆中國(瀋陽)養老服務業博覽會在沈舉行。據悉,目前瀋陽約四分之一人口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全市目前有202家註冊養老機構,其中97%可以為入住老人提供醫療服務。全市通過8大創新打造出的“醫養結合瀋陽樣本”,成為本屆老博會上的最大亮點。

瀋陽約有174萬老人在家養老

2017年,全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178.9萬,佔戶籍總人口數的24.29%。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106.5萬,佔戶籍人口比例14.51%。80歲以上老年人口24.3萬,佔老年人口比例14.7%;失能、半失能老人20.3萬人,佔老年人口比例11.3%;空巢老人81.3萬,比例達47%。

瀋陽市衛計委醫養結合辦主任徐衛華介紹,瀋陽市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高齡化趨勢明顯,失能老人、空巢老人比重逐步增大,市場對養老服務的剛性需求在日漸增長,“銀髮經濟”逐年升溫。2016年底的數據顯示,全市共有養老機構182家,設有養老床位4.1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25.2張。其中:城鎮公辦養老機構13家、農村中心敬老院37家、民辦養老機構132家。也就是說,即使養老機構床位全部住滿,也只能收住老人4萬多人,約有174萬名老人在家裡養老。

8招打造“醫養結合瀋陽樣本”

為打造出“醫養結合瀋陽樣本”,瀋陽作出了8大創新,包括在全國率先成立醫養結合辦,率先打造以醫院為中心的醫養結合新模式,在醫院創新推出“醫養結合床位”概念,率先打造居家養老醫養結合的“伴隨模式”,率先制定“建立優質高效醫養結合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並率先成立了醫養結合聯盟、醫養結合管理控制中心、醫養結合人才培訓中心。

其中,今年4月成立的“醫養結合聯盟”,目前已有16家聯盟機構,並在陸續聯合各級各類醫養結合相關單位,為醫養結合工作制訂行業標準、建立質量控制體系,培養專業人才等。

萬張床位能夠醫養結合

目前,全市在民政註冊的養老機構有202家。2017年底的數據顯示,全市有醫院總數274家,醫院床位64196張,預計可用於醫養結合的床位有10000張左右。這萬張床位是全市構築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的研究重點,在此基礎上,瀋陽率先提出了“醫養結合床位”的創新概念,目前全市已經有1200張“醫養結合床位”,計劃2019年達到2000張。

此外,全市197個醫療機構開通了老年人就醫服務綠色通道;全市197個養老機構能夠為入住老人提供醫療服務,佔比97%;全市72個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了老年病科或老年病門診。醫養結合的“瀋陽模式”正在造福越來越多的沈城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