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髡:出身卑微,身高不到1米6,因3個優點得到齊威王器重

淳于髡,戰國時期齊國的政治家、思想家。《史記》寫:“淳于髡身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度出使諸侯,未嘗屈辱。”不滿七尺,換算過來,即身高不到1米6。淳于髡出身卑微,是齊國的入贅女婿,因3個優點“口才過人,聰明機智,敢於進諫”,得到齊威王器重,齊威王拜他為卿大夫。

淳于髡:出身卑微,身高不到1米6,因3個優點得到齊威王器重

1、口才過人。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句話大家都知道,來自淳于髡進諫齊威王的典故。齊威王執政之初,沉迷喝酒玩樂,不理朝事,他把政事都丟給卿大夫去處理,朝廷上下荒淫放縱,親近的大臣不敢進諫。

淳于髡勇敢地站出來,他用隱語對齊威王說:“國中有鳥,止王之庭,三年不飛又不鳴,不知此鳥何也?”

齊威王當下就領悟到淳于髡的暗語,回答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齊威王下定決定,改變現狀,發憤圖強,對內重新整頓朝政;對外加強兵力禦敵,收復失地。齊國發威,諸侯感到害怕,趕緊把侵佔的土地歸還齊國。在齊威王的治理下,齊國再度繁盛,稱霸諸侯。

淳于髡:出身卑微,身高不到1米6,因3個優點得到齊威王器重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來,會說話,會進諫,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人都愛聽美言,有時候直接進諫,反而引起對方的厭惡和反感。尤其是對方權勢高高在上時,更是難以容忍底下人對自己指手畫腳。即使知道對方說的對,也很難拉下面子承認自己的過失。所以,會說話,尤為重要。

淳于髡掌握了說話的技巧,用暗喻的方式,委婉地指出齊威王的現狀,讓他自己醒悟,從而下決心改變。這種說話方式,既不會讓對方感覺受到指責,又能把問題指出來,非常高明,值得我們學習。

淳于髡:出身卑微,身高不到1米6,因3個優點得到齊威王器重

2、聰明機智

有一次,齊王派遣淳于髡出使楚國,並帶上一隻漂亮的天鵝作為禮物送給楚王。沒想到,剛出城門不遠,半路不小心天鵝就飛走了。一般人可能就心急如焚了,淳于髡很淡定,他提著空的鳥籠,繼續前去拜見楚王。

見到楚王,淳于髡下跪說,齊王派我來獻一隻天鵝給過大王,可是我經過水邊時,不忍心天鵝飢渴,就放它出來喝點水,沒想到它卻走了。我想要刺腹或勒頸而死,又怕別人非議大王因為鳥獸的事而導致使士人自殺。天鵝是羽類動物,相似的有很多,我可以買一隻相似的天鵝來代替,可是我不想做欺騙大王的事。我想要逃到別的國家去,又心痛齊、楚兩國君主之間的溝通會由此而斷絕。所以特地前來服罪,請求大王責罰。

淳于髡:出身卑微,身高不到1米6,因3個優點得到齊威王器重

楚王聽他這麼說,認為淳于髡是一個有仁、有勇、有忠、有信,有誠的人,不但沒有責怪他,還反過來獎勵了2倍的東西讓他帶回齊國。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來,淳于髡很會隨機應變。他遇事冷靜,不慌亂,而且思維轉變很快,能找到合情合理的說辭,讓對方信服。我們遇到突發、意外狀況時,要保持冷靜,唯有如此,才能想到最佳方法。

淳于髡:出身卑微,身高不到1米6,因3個優點得到齊威王器重

3、敢於進諫。

齊宣王繼位後,喜好美女酒色,享受安逸不重視人才,還找藉口說齊國沒有賢才。有一次,齊宣王讓淳于髡談一談他喜歡的東西。

淳于髡說,古代君王喜歡4樣東西,而大王喜歡3樣。齊宣王好奇,就追問。淳于髡說,古代君王愛馬,大王也愛馬;古代君王愛美食,大王也愛美食;古代君王愛美色,大王也愛美色;古代君王尊崇有德才的人,大王卻不尊崇德才之人。

淳于髡:出身卑微,身高不到1米6,因3個優點得到齊威王器重

齊宣王反思自己,意識到不足後,提高對人才的重視,至此,齊國的稷下學宮慢慢匯聚各學派賢士,人才濟濟,為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提供了學術的基地。

淳于髡雖然出身卑微,其貌不揚,但因其才思敏捷,口才過人,敢於進諫,善於說話之道,因而得到君主的器重。我們可以從他身上學到自信,學到說話的技巧和藝術。

PS:本文由易先生原創,從一個全新的視野,解讀人文歷史。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