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軍醫大學等發布癌症突變景觀圖

第二军医大学等发布癌症突变景观图

來自第二軍醫大學、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復旦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繪製出了肝內膽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的突變景觀圖,研究結果發佈在12月15日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第二軍醫大學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的胡和平(Heping Hu)教授、復旦大學化學系的丁傳凡(Chuanfan Ding)教授以及西蒙菲莎大學的Nansheng Chen教授是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肝內膽管癌(ICC)是僅次於肝細胞癌(HCC)的第二大肝臟常見惡性腫瘤,據報道其發病率約佔肝癌的15%。其發病與華支睪吸蟲、先天性膽管擴張症、孤立性肝囊腫、膽管錯構瘤、肝內膽管結石、炎性腸病等因素有關。根據其組織學和細胞分化程度不同可分為乳頭狀腺癌、乳頭狀管狀腺癌、腺鱗癌、鱗狀細胞癌、黏液腺癌和不典型癌。肝內膽管癌的惡性程度極高,容易轉移,非手術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一般僅為9個月。相比較肝細胞癌而言,以往對肝內膽管癌發生與發展過程中的多基因變異特徵缺乏系統的研究和了解。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報道稱,對103名中國肝內膽管癌患者的腫瘤和對照樣本進行了測序,由此鑑別出了與肝炎、纖維化和肝硬化相關的、肝內膽管癌特異性的體細胞突變標記。隨後他們進一步揭示出了25個具有顯著意義的突變基因,包括8個潛在驅動基因TP53、KRAS, IDH1、PTEN、ARID1A、EPPK1、ECE2和FYN。

研究人員發現TP53缺陷的肝內膽管癌患者更有可能呈血清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而在血清HBsAg陰性肝內膽管癌患者中幾乎都發現有癌基因KRAS突變。他們證實在肝內膽管癌有3條信號通路(Ras/ PI3K信號通路、p53/細胞週期信號通路和TGF-β/Smad信號通路),一些對於表觀遺傳調控和氧化磷酸化至關重要的基因受到了顯著影響。

新研究揭示出的這些突變對於設計進一步的研究,開發更好的診斷方法及有效療法具有重要價值。

(生物通:何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