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失鹿,天下共逐之

逐鹿中原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 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中原:本来指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现泛指整个中国。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大秦失鹿,天下共逐之

原文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高祖曰:“是齐辩士也。”乃诏齐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乎?”对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蹠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固吠非其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

大秦失鹿,天下共逐之

1、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兼并天下,号为始皇帝,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文字等,置三十六郡。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刘邦游览咸阳,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3年,焚书坑儒。“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

秦始皇三十六年,有陨石掉落在东郡,上面写着“始皇帝死而土地分”,秦始皇杀死了陨石附近的所有居民,并焚毁了那块陨石。“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大秦失鹿,天下共逐之

秦始皇三十七年,东游会稽,项羽见了车驾,说我可以取而代之。

“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同年七月,始皇帝驾崩于沙丘平台,从秦王到始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