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国学润心灵,艺教摇篮伴成长!通川区第七小学将传统文化“请”进校园

封面新闻记者李玉泉

“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巨大的,为了打造“立德树人,真正培养德才兼备有用人才”的良好环境,四川达州通川区第七小学大胆创新,大力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诵读经典、社团课程、民族乐器特色教育等多种方式,内外兼修培养第七小学的学生。

经典国学润心灵,艺教摇篮伴成长!通川区第七小学将传统文化“请”进校园

七小第五届读书节现场照片

诵读经典国学 传承民族精神

经典国学润心灵,艺教摇篮伴成长!通川区第七小学将传统文化“请”进校园

七小学生正在现场绘画

“人之初,性本善…”琅琅书声,最是益人。诵读经典是通川七小的一道亮丽风景,每周五,通川七小的同学们都会以班级为单位一起诵读经典国学,一个个小脑袋摇头晃脑,好像要将每句话、每个字、每个意境都入脑入心。

为了推动国学教育,学校还专门编排了1—6年级的《国学》校本教材,从《传统文化导读》中选取经典篇章供孩子们诵读。低段年级以唐诗、古歌谣为主题,中段年级诵读宋词、楚辞,高段诵读元曲、诗经。通过开展多种建设书香班级“图书角”、好书推荐、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经典诵读、自主阅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发展民族器乐 提升文化素养

经典国学润心灵,艺教摇篮伴成长!通川区第七小学将传统文化“请”进校园

通川区七小学生正在进行乐器表演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早在1985年,通川区第七小学就从发展儿童兴趣,培养特长,丰富儿童课余生活, 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达州全市学校中率先办起笛子、二胡、琵琶、扬琴、古筝、大提琴、打击乐等7个兴趣班,坚持每周一、三、五下午放学后开展训练。

20多年来,通川区七小的各届学员参加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组织的各项汇演和比赛,均获得了优异成绩:二胡独奏《赛马》荣获四川省第二届中小学艺术节器乐组一等奖;民乐合奏《北京喜讯传边寨》荣获四川省第三届中小学艺术节器乐组一等奖;民乐合奏《杨柳青青》获通川区、达州市、四川省“第八届艺术节比赛”器乐类一等奖。

创新德育活动 培育时代新人

经典国学润心灵,艺教摇篮伴成长!通川区第七小学将传统文化“请”进校园

七小学生正在表演传统话剧

“树人先立德”。通川区七小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坚持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让学生从小学会文明处世、礼貌待人、诚实守信、遵规守纪。

“做人需学礼”。通过国旗下表演、班队课、校园之声广播等渠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礼仪教育活动,使学生成长为举止优雅、仪容整洁、着装得体、谈吐礼貌的新时代少年。

经典国学润心灵,艺教摇篮伴成长!通川区第七小学将传统文化“请”进校园

七小学生正在进行武术表演

“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环境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艺术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被誉为“大巴山艺术教育摇篮”的通川七小,正冲刺在文化育人的新航道上,将创新的力量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文性、深邃性和博大性之中,立身前沿,达观稳步,昂首迈进,用执著和睿智彰显通川传统文化育人的新品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