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小美,在不?哥有个重要问题要请教……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Hello,亲爱的大帅哥,是不是长假玩嗨了?血糖又不正常了

还是妹子聪明,早把哥看穿了

怎么这几天总感觉血糖仪测不准呢?为什么隔几分钟再测一遍,会有差别?

是不是血糖仪坏了?

哦,原来是因为这个烦恼~~

别以为血糖检测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稍不注意,你就有可能落入圈套,导致血糖监测不准确!

作为资深糖友,血糖监测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血糖控制是否理想,饮食控制和用药是否有效。

而血糖仪结果与化验室检查结果

经常会有出入,

究竟是血糖仪不准?

还是另有原因?

那就让我们看看

血糖仪检测结果误差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血糖仪在糖尿病人群中早已普及。

根据国际上的规定:

同一标本、同一时间用血糖仪和用化验室大生化所测的结果正负相差不得>20%。

如果检测超出上述范围,同时又排除了操作及试纸等方面问题,就应考虑血糖仪本身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问题并不是在血糖仪上,很可能是由于糖友们操作不当、试纸不对,或者情绪因素、药物影响等~~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血糖仪检测」与「静脉采血血糖」本就有差别

用血糖仪测的空腹血糖往往会比检验科测的空腹血糖结果要低一些,这个差值大约在 12%~15%。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血糖仪:测的是含红细胞的全血血糖。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检验科:测的是经过离心去除红细胞后的血浆血糖。

由于红细胞的葡萄糖含量较低,所以,用全血(含红细胞)测出的血糖值比用血浆(不含红细胞)测出的血糖值要低一些,但这种差别是由于检测标本不同所致,而非血糖仪质量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

在餐后状态(如餐2小时)下血糖仪的检测结果与检验科的检测结果基本相当。

一般认为进食后“静脉、毛细血管血糖差异”与“血浆、全血血糖差异“两相抵消。

所以采指血与静脉血的血糖结果几乎相等。

建议:

如果怀疑血糖仪的准确性,可以在抽静脉血送检化验血糖(血浆血糖)时,同时测一下指端血糖(全血血糖),把这两个血糖值比对一下,如果差值在 15% 以内,说明血糖仪比较准确。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不在同一时间测的血糖值没有可比性

机体血糖受多种因素(如饮食、运动、睡眠、情绪等等)的影响,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有时甚至波动很大。

同样是空腹状态,早晨6点和早晨9点的血糖值就不一样;

同样,餐后1小时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也不一样。

建议:

在对血糖数值进行比较时,尽可能在相同时间采血。

空腹血糖:禁食和休息8~10小时后,于次日早晨8点之前采血检测。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算起的2个小时。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没选对采血手指

英国糖尿病协会研究认为:测血糖应该选择无名指、中指和小指,而最灵活、最敏感、用得最多的拇指和食指应该避免。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特别是无名指,应该成为糖友的首选

因为,无名指平日里的活动少、感染概率低、疼痛轻、不影响日常生活。

另外,我们手掌中的毛细血管有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就在无名指末端,另一个分支在其余四指的末端。因此,无名指的血液比较丰富。

建议:

避免在指尖取血,手指轮流采血,尽量不要在已经感到疼痛的手指上采血。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采血方法不正确

采血时由于进针深度不够,出血量不足,用力挤压手指,致使组织液混入血液,血液被稀释导致血糖测试结果偏低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建议:

采手指血时,彻底清洗和干燥双手。

温暖并按摩手指,以增加血液循环,将手臂短暂下垂,让血液流至指尖。

进针深度要适当,使血液自然流出,避免挤压组织,否则会使测试结果偏低。

此外,最好将采血后的第一滴血用棉签擦去,因为第一滴血往往含组织液偏多。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清洁消毒不当

用碘酒或碘伏消毒,后者会与试纸上的氧化酶起反应,导致测试结果偏高。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建议:

采血时使用75%酒精消毒

,而且要等酒精完全挥发后再扎针采血,以免酒精稀释血液。

血糖仪显示滴血信号时,将指尖血液滴到试纸血样区,滴血量不宜过多或过少,以滴血区全部变为红色为宜。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血糖仪与试纸条代码不一致

需要调码的血糖仪在使用前先要进行核对,看看血糖仪屏幕上显示的代码与试纸盒上的代码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必须先进行调试,使血糖仪显示的代码与试纸盒上的代码相一致,否则会影响测试结果。

市面上也有免调码血糖仪,机器本身能够自动识别条码,无需手动输入代码校正。

建议:

首先确认所用的血糖仪是否需要人工调码,凡是需要调码的血糖仪,在每启用一盒新的血糖试纸时,先要根据试纸盒上的代码对血糖仪进行调码,使两者匹配。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试纸存放不当,或有效期已过

试纸条很容易受到温度、湿度、光线、化学物质和空气氧化的影响而发生变质,而一旦试纸变质,将会严重影响检测结果。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建议:

试纸要密封,置于干燥阴凉的地方储存,注意防潮避光。

过期的试纸要及时更换

测试时手指不要触摸试纸条的测试区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长时间不对血糖仪进行校准

校准:就是利用模拟血糖液(购买时随仪器配送)对血糖仪的准确性进行质控。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建议:

每两个月校验一次,如有以下情况就需要及时校验:

☑第一次使用之前;

☑每次使用新试纸时;

☑对测量结果有怀疑时;

☑血糖仪有摔碰时。

如果发现血糖仪测出的数值与模拟血糖液标注的数值偏差>10%,就需要让厂家重新校准。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不定期期对血糖仪进行清洁

保养

血糖仪在放置或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环境中灰尘、纤维、杂物等污染。特别是检测时,不小心使血液污染了仪器的测试区,都会影响测试结果。

建议:

血糖仪要定期检查、清洁、校准。

用棉签或软布蘸清水擦拭测试区,不要用酒精或其它有机溶剂,以免损坏机器的光学元件。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操作方法不当

各种血糖仪的操作程序大同小异,患者检测时一定要先详细阅读使用说明,正确掌握血糖仪的操作方法。

常见的不正确操作有:

❌测试时,试纸条没有完全插到测试孔的底部。

❌有些仪器是先滴血,然后再将试纸条插进血糖仪。如果滴血后等待时间超过两分钟才将试纸条插进测试孔,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此时应换用新试纸条重新测试。

建议:

检测时试纸条发生移动等情况也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应将血糖仪放在平稳、安全之处使用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电池电力不足

血糖仪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测试时显示屏上显示“低电量”字样或符号,说明血糖仪电力不足,会影响测试结果。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建议:

测试时,血糖仪显示屏上显示「低电量」字样或符号,应及时更换新电池

没做到这些,可别怪血糖仪不准!——从零开始,认识糖尿病「17」

某些药物的干扰

维生素C属于强还原剂,可使血糖试纸在反应中产生的过氧化氢还原,使血糖测定结果偏低。

谷胱甘肽等药物也可造成血糖测定结果偏低。

建议:

为了准确了解血糖水平,最好在测试前几天暂停此类药物。

血糖检测不准,

你可能犯了上述这些错误哦!!

糖友们都了解了吗?千万别瞎怀疑血糖仪不准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