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服务商第一品牌求变之路

广电服务商第一品牌求变之路

中科大洋 甄总

首先,感谢神州英才以及姜老师和在场的每一位学习顾问,还有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这公开课现场你们每一位的精气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彼此的相互交流、与老师的互动,让整个培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科大洋,成立于1989年,当时正好赶上国内科学院、研究所职工纷纷下海的大时代,胸怀大我情结、心怀实业救国这样宏大和浪漫的抱负,想将一些科研成果转换成产品,然后应用于社会。

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恰逢刚刚毕业即将走出校园,我和几个师兄妹就考虑,是否能够将我们所擅长的图像处理技术产品化,将科学院里所做的试验成果、一篇篇的论文变成产品,刚开始创业的时候走了不少曲折路。

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超强的科研水平,事业开始起步,并在行业取得不错的美誉度。1990年中国第一次举办亚运会,广电总局、体育总局、中央电视台都找到我们,说能否解决一个技术性难题,研发出一台设备,当时这样的设备只有索尼才有,进口一台特别贵,更别说大规模的采购,关键设备还不能联网,技术上也算不得太先进。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虽然当时我们公司的研发能力还有限,仍旧义无反顾的把这个任务承接下来。就这样,从早期的字幕机开始起步,凭借这个机会,进入广电行业,到现在企业已经能够为电视台提供整套的电视解决方案。这是在我的事业生涯、企业成长的过程中的都值得自豪的一件事,至今,国内的电视台基本上都在用我们所生产的设备以及一些别的国产设备。

社会在变革,时代在飞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洋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一直高速发展,至今已经成为行业第一品牌,这在外人看来似乎是一件很值得庆贺的事。实际上,我们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众所周知,在飞速发展的背后,企业必定会存在很多弊病,我们也不例外,企业虽然框架完善了、规章制度健全了,领导班子、团队也稳定了,但员工缺乏积极性,企业发展遇到新的瓶颈。跟现在的一些优秀企业比起来,我们是在差太多了,甚至很多新成立不久的企业都比我们走在前面。

在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中,也意识到自身存在诸多问题,现在企业位居行业第一,这样的危机反而更加强烈。所以,我们的团队必须要走出去看、走出去学。危机感,这就是我们学习和求变的动力!

早些时候,请了一些咨询公司做战略咨询、管理咨询,做培训,送高管团队、员工队伍去学习,那些咨询公司名气很高,但真真实实的感受和反馈出来的效果远比不上这次的课程。

一个幸运的机会,我们企业的高管结识神州英才,当时我们的高管第一次参加神州英才的公开课,

就像今天这样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法,课程内容发人深思,现场互动交流,通过情境、案例深入浅出,把一些高大上的理论、方法讲得很透彻。关键在学习之后,回去还能够将这样的学习方法落地到实际的企业管理经营中去。上课期间,我一直在随老师的思路在思考,实际上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很多理念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很多问题常被忽视。我们平时都在忙,都在做,都觉得自己做的不错,很努力也很踏实,但其实有很多像姜老师说的:“结果导向、客户价值...”我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去关注,并且去改善落地,更多时候是停留在嘴上的口号。

我们第一次参加课程的时候,听完姜老师的分享,就跟神州英才签约成为OS基地会员单位,此后每次课程都带着高管团队连续恶补学习,每个周末尽管我们的部分高管在外边出差也都会在周末赶回北京全身心投入学习,学习结束当晚在连夜乘坐飞机返回项目上,而且当时大家都是带着任务学习的,回去之后要跟团队分享,做内训。但是,内训的时候,效果却不是那么好,道理、理论都讲了,但是没有这样的氛围和环境,我们的高管团队学习之后,也不能够真正的转换给团队,以至于做了很多无用功,浪费了时间。这次,带中层团队来到现场学习,今天大家在执行力公开课的现场收获都挺大的,在这个环境里,是一个互动交流的状态,

大家都在用心去感受,去感动,深入去思考,而并非像传统课堂教育那般说教。其实转训最大的问题是,转训的环境不够,讲出来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没有切身体会,没有这样的环境去思考和感受。

我特别希望我们的团队能够通过后续的学习,让整个公司再上一层楼,以后我们将会分批次组织团队参加培训,在姜老师的课堂上学到能够落地的管理精髓,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学习,回去后让我们的管理知识在企业真正落地,让他们变成一种持续性的、有效的一些管理的机制,真正彻底改变企业,自己得到成长,带动整个团队,这样企业才有希望,才能真正焕发新的青春,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