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前20%的优秀人才,你需要“一厘米的思维”

成为前20%的优秀人才,你需要“一厘米的思维”

最近看到一篇爆文,意思是说有时候我们感到身边有些人能力似乎和自己差不多,但收入却是自己的十倍,除掉运气的因素,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概率论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正态分布,也经常被叫做“常态分布”,因为很多事物的分布都符合这个规律,它的曲线是下面这样的:

成为前20%的优秀人才,你需要“一厘米的思维”

横轴最中间的那个点,可以认为是一个群体的“平均表现”。将平均值往左和往右各推移一个不需要很大的数值,你会发现,有99%的人都会落在这个区间。

比如高考,假如全国平均分是500分,其实99%人的分数可能都处在460-540分这个区间。

这意味着你如果考了550分,只比540多10分,可能就超过99%的全国考生了。

只要再多做点额外的20%,我们就可以迅速跑出这个区间,成为99%以外顶尖的存在。看吧,就这么简单。

再举个例子,相信大家应该都见过这个网红数学等式:

1.01^365=37.8

0.99^365=0.03

也就是说,比别人再多努力那么一厘米,再好那么一点点,日积月累就会变成超牛的存在。

用银行人的话来说,这就是复利的奇迹。而从投入产出比来说,这笔投入实在太划算了!也决定了你到底是芸芸众生的其中之一,还是大咖、牛人、成功人士。

成为前20%的优秀人才,你需要“一厘米的思维”

我发现,有些人在工作中总是抱着及格线思维,只求完成就好,却从来不去想怎样做的比别人好一点,也就是从来不费神去思考超过能力范围外一厘米的事情。

但就是这一厘米的差距在时间维度上日积月累,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距。

我总结了一下,拥有“一厘米”思维的人一般都有以下几个特质

一、对于工作不太计较,不分哪些应该是我做的,哪些不该我做的

我们行里有一位负责风险与信贷工作的老总,年纪很轻,但是晋升得很快,和他一批进来的有的还在最一线的员工岗位上,他已经提拔到支行科室的一把手了。

除去运气、机遇等因素,我在平时和他的接触中发现,他并不只是满足做好自己的工作,对于很多不是他份内的工作,只要他能帮助解决,他都会出面去做。

比如,这两年全民创业热,出现了不少科创型企业,这类企业爆发力强劲,且在初创阶段是有较强的用信需求的,如果能尽早介入,对银行来说绝对属于优质企业客户。

但是因为银行传统审批流程过长、手续过多,导致企业不太愿意主动去找银行合作,而从银行角度出发,毕竟小企业盘子小风险大,也懒得去拓展。

本来信贷管理部门是后台部门,这种拓展工作应该是前台部门的事情,但是,这位老总来了后,不仅经常去当地科技局了解区域里有哪些成长性较好的科创性企业,还帮着网点一起去营销,而且基层在实际拓展中出现问题,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与基层一起想办法。

在后续的工作中他也经常去企业实地走访,一方面可以随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把控风险,另一方面也能了解企业有什么实际需求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太可能这辈子只待在一个岗位上,所以,有时不要把多余的工作当作负担,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在工作中多参与一些,就是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多开辟了一条路,把自己培养成多面手,也能为将来走上更高的领导岗位打下基础。

所以,千万不要害怕多做事吃亏,只要能从中学习到新的知识,get到新的技能,锻炼了能力,那就已经是赚了。

成为前20%的优秀人才,你需要“一厘米的思维”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刻意练习,把优秀当作一种习惯

每年我们银行都会举行校园招聘,刚开始这些新人几乎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最多也不过是硕士与本科,或者211、985与普通高校的差别。

但是,短短两年时间,这些人的差距就会迅速拉开。有个别的已经脱颖而出,干出了一番成绩,但大部分都淹没在了人堆里。

我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小z ,她作为新员工第一次参加省行组织的技能比赛就高中状元。

我知道小z在网点柜面工作,平时业务是非常繁忙的。我就她,你每天工作已经这么忙了,怎么还能抽得出时间练习技能。

小z说虽然柜面业务多,但总有空余时间,她就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见缝插针练习技能,下班后她也会规定自己练半小时技能,并把它培养成为一种习惯。

她说不要小看这半小时,每天都利用半小时进一步一点点,一天两天是看不出差距的,时间一长就会看到自己的飞跃。

任何大V大牛都是从小白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其实小z当初在他们一批进行的员工中并没有什么过人优势,分配的网点也只是郊区一个业务规模较小的网点。

可以说小z一开始并没有拿到一副好牌,但只要用心,任何工作岗位都有施展才华、崭露头角的机会。不用心,一副好牌可能被打得一塌糊涂;用心了,一副臭牌也可能赢得精彩无比。

成为前20%的优秀人才,你需要“一厘米的思维”

三、坚持追求梦想、不甘平庸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在一次采访中曾说过,他见到很多大学期间的同学、一起共事的同事中,有很多非常不错的人才,技术、成绩都比他好,但10年过去,很多人没有达到他认为应该达到的预期,非常可惜。

后来张一鸣分析了一下,他发现这些优秀人才毕业后,目标设定就不高了,比如有的技术出身的同学毕业后都选择加入银行IT部门,大部分人的原因是为了快点解决北京户口,或者当时有些机构有分房补助,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

结果这些拥有名校学历,本应有一番作为的优秀人才,仅仅因为想要一个北京户口,在北京五环内买个小两居、小三居而放弃了最初的梦想,其人生的辉煌也仅仅止步于校园。

后来张一鸣就在想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一毕业,就把目标定在这儿:在北京市五环内买一个小两居、小三居,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那么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不愿意冒风险。久而久之,就会甘于平庸。

我小时候父母在大学里,当时大学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工资收入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偏低的,所以有些老师为了贴䃼家用,业余会去做一些兼职。

这些兼职五花八门,比如计算机老师会下海去开网吧,英语系老师会去当导游,总之都是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会对本职工作产生影响,既影响搞科研评职称,也影响教学状态。

对于兼职这件事,我爸就从来没有眼红过,他总说,做这些兼职看起来是赚了点钱,但青年教师是最容易出成果的,把本应该出成果的黄金时间浪费在兼职上,对自己的学术发展影响很大,其实是吃亏的。

我爸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中,主持了多项国家级课题,出版了多部专业著作,被评为国家三级正教授。(我妈是工程师,有这样一对父母,我确实压力山大,汗)

如果仅仅是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不仅很难有所作为,还会经常因为加班多、任务重、收入少感到痛苦,但如果能把工作当作人生的一种使命,看作是一条成就自我和实现梦想之路,那么就会享受其中。

每天超出预期一厘米,持续精进下去,这不难,因为有人做到了;但这也很难,因为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