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醫生自殺事件,誰該爲「網絡暴力」買單?

前兩天一則“安醫生受不了輿論壓力自殺身亡”的消息在微博裡傳播,華人網絡也瞭解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事情發生在游泳池裡,由於一男孩在游泳池裡摸了安醫生的屁股,安醫生要求男孩道歉,男孩卻朝安醫生吐口水、做鬼臉。這是安醫生的老公就跟男孩子發生肢體衝突,安醫生老公就衝過去將男生往水裡按。之後,男生的家屬打了安醫生,雙方最後報警。安醫生老公當場給孩子道歉了。

安醫生自殺事件,誰該為“網絡暴力”買單?

這個圖是後來男孩的家長聯繫一些媒體制造的輿論來給安醫生施壓,安醫生不堪輿論的重負,選擇自殺來重新“定義”輿論。安醫生自殺以後又有另一個版本在微博上流傳。

安醫生自殺事件,誰該為“網絡暴力”買單?

上圖就是新京報在後來發的真實事件的說明,同一個視頻,兩種不同的說法。安醫生之死誰該負責?“安醫生自殺”事件總共有四個群體參加。1.男孩父母:用先發制人的方式來引導輿論與扭曲事實,是直接導致結果的人2.首發媒體平臺:最先發出這個事件的媒體,沒有去核實事情真偽,為了博取關注就發微博煽動輿論,也是此次悲劇的最大傳播者。3.轉發微博的平臺與個人:事件剛出就引來大量的關注與轉發,大量的輿論的製造者,是安醫生自殺的間接幫兇。4.傳播平臺:如果滴滴順風車事件是平臺的錯,那麼這次的事件微博也有責任,審核機制的殘缺,實名制的不健全。還有就是代價太小:人們在網絡上製造輿論的代價太小,之前還有人誇讚汶川地震,因為在網絡上,不管說什麼都不會被人追責。

安醫生自殺事件,誰該為“網絡暴力”買單?

以上四個群體都是“安醫生自殺”事件直接或間接的參與者。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站”在男孩這邊,給安醫生及丈夫予以人身攻擊。安醫生自殺以後,大家又“倒戈”安醫生,開始“人肉”男孩一家了,甚至扒出了男孩家庭地址、學校,小姨的職業和辦公地址等,大家的憤怒又開始轉向男孩和剛開始報道的幾個媒體,雖然這些媒體和男孩的家人我個人認為判刑都不為過,但是“吃瓜”群眾是不是也得反省一下自己的言行?古人云: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古人都知道語言的攻擊如洪水猛獸,也許你的一句話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安醫生自殺事件,誰該為“網絡暴力”買單?

有一個電視劇叫《全網公敵》是黑鏡系列中的一集。這集講的就是關於“鍵盤俠”的故事。由一個人發起了一個遊戲,就是在一個社交軟件上寫出你認為“最差勁”的人的名字,就會由這個發起者去殺掉名字出現最多的人,這個遊戲一開始就吸引了很多人的參與,第一次投票結果就是一位女媒體人,因為這位女媒體人對一位烈士發表了一篇不適合的文章。後來這個女媒體人就被一隻蜜蜂殺害了。這裡的蜜蜂當然不是普通的蜜蜂,是政府用來“監視”人們研發出來的,並告訴大眾現在的蜜蜂都死絕了,所以要製造一些機械蜂來傳播授粉。但是這些蜜蜂被人其他人控制了,女媒體人就是被這個機械蜂殺死了。

安醫生自殺事件,誰該為“網絡暴力”買單?

第二個被殺的人就是一個明星,在一個電視節目上看一個小孩模仿自己的表演,明星表示自己不太喜歡這個表演。獲得大眾的反感,就在遊戲裡寫這個明星的名字,並且是投票最多的,然後第二天還是被機械蜂殺死了。這個事情就引起警察的追蹤,也查到了跟蜜蜂有關。陸陸續續又死了幾個人以後,警察也追蹤到這個遊戲的發起人,遊戲發起人也察覺到了,所以他給機械蜂的最後一個命令就是殺死所有的遊戲參與者。包括所有的投票人和被投票人,之前參與過的人無一例外都被機械蜂殺死了。

安醫生自殺事件,誰該為“網絡暴力”買單?

整個電視劇可以說很諷刺“鍵盤俠”,節奏也很緊張,適合現在的人都看一看,在我們面對網絡這些無拘束的環境中,是否還是做到理性的思考。與自己的“小宇宙”不合的事情就是錯誤的嗎?即使是錯誤了,這個錯誤跟我自身有什麼關係?即使跟自己有關係,是對自己有利還是有害?不要認為網絡是自己的“保護傘”,在哪裡都要管好自己的嘴,如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在真相出來之前,請先放下手裡的鍵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