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联网第一综艺

最先在爱奇艺点进《奇葩说》的页面,是我在首页看到了

“是否要炸死贾玲”的一句宣传语,我是抱着对贾玲的喜爱和对这个节目的好奇点进来的,看了没有二十分钟就关掉了,当时具体是出于什么目的关掉我已经忘记了,可能是觉得这个叽叽喳喳的节目不太适合我吧。

后来某一次,我还以大学生的身份上课的时候,掏出了手机,当时除了认真听讲之外好像做什么都可以,所以我又重新点进了《奇葩说》的视频页面,点开了那集“要不要炸死贾玲”。

《奇葩说》: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联网第一综艺

如今在豆瓣评分高达9.1分网络综艺《奇葩说》(第一季)早早已经结束了,四年了,但是它仍旧无疑是我个人最钟爱的一季,那个时候选手们都还青涩,都还本真,我作为一个观众在观看这些“奇葩们”肆意挥洒自己的词汇量和脑洞之光的时候,某种异样的“探索快感”和“发掘快感”充斥我整个酣畅淋漓的观影体验:

我不知道节目中的范湉湉下一句会说什么令我发笑、不知道肖骁会用什么金句泼妇骂街、不知道颜如晶怎么力挽狂澜、更不知道最终马薇薇会如何在我的立场一会儿一摇摆的情况下强势将我的价值观颠覆到某一方去……我从来不知道,一个简简单单的话题会有这么多的看法和观点,不知道一句话翻过来倒过去意思会有天差地别,不知道语言和思维的魅力也可以如此令人着迷……

《奇葩说》: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联网第一综艺

综合整个五季的辩题来看,其实第一季尚处在市场开发和试水的阶段,辩题都还是中规中矩但是却具有无限探讨潜力和价值的,比如“你爱的和爱你的”的感情问题、“牺牲一个还是牺牲一批”的道德问题、“大城床还是小城房”的人生规划问题、“职场潜规则用不用”的工作职场问题……等等。

但是到了第二季,很明显的,整个节目已经偏向于“猎奇”风了,首先请来具备并没有太多现代年轻人可参考价值思维的金星来当导师已经看得出来,第一季中酒肉世俗的高晓松有多优秀了,而辩题方面则更为骄纵大胆,除了那两期已被早早下架的“要不要向父母出柜”、“好朋友能不能约”之外,“能否接受开放式婚姻”、“恋爱中要不要有备胎”、“整容能帮你成为人生赢家吗”、“丑闻主角活该被万人虐吗”……

《奇葩说》: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联网第一综艺

没有看过第二季之前,我从来不知道如此小众的话题能够搬上台面来谈,即使这个节目是个网综,但你依旧是热播期间成天上微博热搜、上爱奇艺首页的王牌综艺啊。其实作为其中某些话题的当事人,笔者本人其实是很敏感也很厌恶于将这些心头之痛歇斯底里于人前的,目前普遍国人的思想也并没有达到这季节目观众的精神准备要求。

其实也会有人在说,“能把这个话题拿出来谈就已经是进步”,但是宁可相信这么所谓“正能量”的论调,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站在这些话题被讨论的主角的立场说一句,有些话题仍旧是敏感的,当某一天你作为一个猎奇的特殊对象被一群局外人讨论,将整个话题的价值层面的内容宣导构建得远远超前于目前我们能够付诸实践的操作范围,手头所得到的东西,仅仅是被鼓励的精神愉悦,面对无能改变的大环境,只能叹一句虚无而延展不了任何的现实行为。

《奇葩说》这个节目自身的影响力还没有沉淀下来,却要强行急功近利地着急要挖掘小众舆论、扛起公众舆论、开化国民思想的大旗,导致后来第三季、第四季,到如今的第五季,话题内容急剧滑铁卢,越来越

不高不低、不伦不类、不痛不痒,其根源都是由于第二季的“猎奇”试水惨败。

《奇葩说》: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联网第一综艺

第三季、第四季相对来讲算是比较中庸的两季了,话题讨论偏实用偏大众,选手们的风采展现也都开始渐渐走向专业辩论风格,那些具有过强个人特色、偏离普适综艺效果的选手则被远远甩在“老奇葩”后面,两季到最后,俨然已经重新变成了自第一季延续下来的“老奇葩”们的战场。但是相对来讲,前四季依旧是统一规划的

“奇葩”风格,平实的话题中求变数,变数中上价值,价值外求普世。

而第五季,作为全新的一季,它已经完全向主流综艺实施妥协。观众在观看《奇葩说》的时候,不止被选手们纷繁的辞藻感动,还要为话语外功利性的赛制闹心,这种包含“淘汰”、“车轮战”、“即兴发挥”等的紧张赛制,已经严重弱化了原本《奇葩说》想要带给观众的思想层次性、逻辑性,观看第五季的观众很容易就被选手“讨巧式”的花里胡哨的、综艺性极强的演说而误导,你往往记住了你哪里笑了、哪个梗学到了,而忘记了这个人到底在说什么。

《奇葩说》: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联网第一综艺

《奇葩说》: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联网第一综艺

虽然我仍旧在坚持看《奇葩说》这个节目,但是其实它早就在我的心里变了味道,除了上面我提到的坑人的赛制遮盖思想的高度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其实从很久之前就已经远离了初心。

最明显的一个地方就是陈铭。

其实陈铭第一季就来参加《奇葩说》了,他是作为“教练团”的队伍一员与奇葩辩手正面开杠的,到了第二季成为了常驻辩手,在马薇薇、邱晨、肖骁等人的言论引导下,我仿佛潜移默化地也就默认接受了陈铭“鸡汤王”、“睁着眼说瞎话”、“宇宙中心呼唤爱”等等的人物标签,但是有那么一期,我印象深刻,那期辩题是“好朋友到底能不能约?”

马薇薇那一期还在说着一些为了赢得辩题而逐渐走向濒临人类道德底线边缘的言论:

“你愿意为你的好朋友,上刀山、下火海,她能比刀山还难上啊?……行走江湖,义字当头啊!”

《奇葩说》: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联网第一综艺

可能我个人对于辩论圈的套路和规则不太熟悉,但作为单纯的这个节目的观众,当时的感受就是马薇薇仿佛一个辩论的“机器”,一个为了迎合流量话题的需求而不顾三观和底线的强行把场子撑起来的人,那是我第一次看这个节目觉得三观崩了,一句话也没听进去的一次。

但是陈铭接下来的一段话让我记到了今天:

“为什么我们人类进化到了见到路上的心仪对象,得以控制住自己的肉体?我们心里的那一点点觉得不太对,是不是恰恰就是我们区别于六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区别于路上见到的猫猫狗狗,那一点点不同呢?是不是那一点点不同让我们人铸造成为人呢?我最后一句话是,如果我们要那么轻松地去僭越,我们是在走历史倒退的倒程。”

《奇葩说》: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联网第一综艺

《奇葩说》: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联网第一综艺

接下来马薇薇又重新解读了人类的“道德”革新方向,甚至搬出了《老友记》的例子,但是仿佛我作为一个观众在听了陈铭的一番言论之后再也听不进去了马薇薇的话,陈铭的一连串的质问不只是对于这个逾矩人类道德底线的辩题的怀疑,也是对整个《奇葩说》这个节目的拷问:

如此非主流化的稀释传统、重构人类道德、以讨巧小众群体的形式解读人类命运的大方向真的是对的吗?《

奇葩说》最原始的节目灵魂是在于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舞台供各式各样的人发表言论观点,以一种“思想大杂烩”的方式去串联更多人类思维的可能性,但是节目越到后面,越开始强行上价值、强行聊形而上,矛盾的是,在“好朋友能不能约”这种伪道德的辩题里,真正该像陈铭一样聊聊形而上的时候,马薇薇竟然还跑出来质问陈铭一句:“陈铭,我觉得你讲的有点严肃,但是并不深刻,人类新的道德……BLABLABLA”

人类新的道德进化的方向就是小众的“道德”吗?《奇葩说》所倡导的提供“多元化”思想的平台怎么变得越来越靠近于将小众思想“主流化”呢?“好朋友都能约”、婚姻可以开放式、是同性恋就一定要向父母出柜……这么恐怖的价值观是谁教你的?不是当事人的各个辩手为了赢得比赛,在公共场合站着说话真的不腰疼吗?

被贴了三季标签的陈铭,到了《奇葩说》的第五季,也就是11月3号,昨晚的那一期,算是真正凭借实力为自己平反了,“油腻到讨人喜欢”

也上了微博的热搜,可能陈铭在各个辩题中的选题都有一定的讨巧成分,我身为一个本就有一定世界观、价值观的成年人,自然愿意在针锋相对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有我自己的立场,更倾向愿意听到我想听到的话,这也是我这几季一直为陈铭不值的原因。

陈铭只是说了大多数人想要听到的话、能够实际操作的话,而这种被冠为“鸡汤”的言论,却长久在《奇葩说》被压抑着。《奇葩说》渐渐偏离的初心,便在这里。

昨晚看到臧鸿飞在“要不要容忍伴侣婚姻中开小差?”这个辩题里都开始大上价值,聊形而上的矛盾观,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开始渐渐消解权威、定性问题的正误,而否认个体的多元……

说实话,这个言论并不难理解,也很容易与这个辩题联系上不算跑题,但是问题就是他说的这一大堆,明显不像是臧鸿飞能说出来的话,我不会否认他的努力、否认别人的支招,不会轻易通过这简单的一场比赛定性飞飞开始走专业辩手的高大上价值观的道路了,但是这还是《奇葩说》吗?飞飞你还奇葩吗?为了当三辩,开始说着自己可能都不太同意的观点,累吗?你还记得你前几场那些直男癌教科书一般的言论吗?这真的是一个人说出来的?

《奇葩说》:初心已改,奇葩不再,互联网第一综艺

如果要选择相信你努力了,我宁可相信你还肤浅着。

曾经梳着脏辫,大骂“婚礼就是一场大型庙会”的臧鸿飞也开始上价值了,每个选手、包括整个节目、后期剪辑都开始倾向性地将重点从紧张的赛制抛出开外,讲上那些看似有理实则空洞无味的形而上了。

“奇葩”们不奇葩了,是个很大的问题,辩手们要不然词语空洞得只剩段子,如3bangz、未来星、付首尔,要不然就只剩口号,如未来星、欧阳超,要不然就全是形而上,如马薇薇、黄执中,原本那个“百花盛开”、“百家争鸣”的《奇葩说》却变成了如今的水平高低断层严重、主题流程仍旧靠那么几个老选手拖动的形式。(把李思恒淘汰了的垃圾赛制已经不想吐槽了)

在舆论仍旧保守的大环境下聊着不痛不痒话题的《奇葩说》,还能走多久,我不知道,凭借着这些坑人赛制、同化价值的舆论流量还能火爆多久,我也不知道,但是不管我前文如何地批判它,它仍旧是我心中最好的网络综艺,真正做出内容、有价值的网络综艺。

批评还是要批评的,但是依旧按时看贡献流量和点击还是要做的,《奇葩说》,I'M WATCHING YOU.

喜欢赏鉴内容的小伙伴记得点个赞、关个注、留下个好评哦~靴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