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細節可知爲何南宋跟蒙古人周旋了153年,南明只掙扎了40年?

這個細節可知為何南宋跟蒙古人周旋了153年,南明只掙扎了40年?

崇禎皇帝

十七年,得功被封為靖南伯。北京失陷後,福王朱由崧在南京設府非法稱帝,進封黃得功為靖南侯,與高傑、劉良佐、劉澤清為江北四鎮。督輔史可法考慮到高傑跋扈難以節制,於是調得功駐守儀真,以此陰相牽制。

那時登萊總兵黃蜚即將得到朝廷的任用,黃蜚與得功是同姓,以兄弟相稱。得功聽到他將要來到,便率300名騎兵從揚州到高郵去迎接他。高傑的副將胡茂用快馬把這個消息報告給高傑。高傑平時就有點忌怕得功,這次又懷疑得功圖謀對已不利,便偷偷率領精兵埋伏在半路,以邀請得功為名來伏擊他。

這個細節可知為何南宋跟蒙古人周旋了153年,南明只掙扎了40年?

史可法

得功行至土橋,正吃上飯,伏兵四起,出其不意。得功上馬,舉起鐵鞭便跑,這時飛箭如同雨點般射來。坐騎跌倒了,黃得功跳上其他馬匹奔跑。有個大膽的敵將揮舞著戰槊,直向前來促拿得功。得功回過身來與他格鬥,挾住他的戰槊,敵將連人帶馬都倒了。接著黃得功又殺了數十人。他吼聲如雷,跳到倒塌的牆裡面,這才得到逃脫,跟隨他去的300名騎兵,無一生還。

而從儀真來的兵將也遭到高傑的攻擊死傷過半。黃得功非常憤恨,回去後便上告朝廷,要求與高傑決一死戰。史可法授命監軍萬元吉去調解這件事。恰好,此時黃得功的母親去世,史可法前來弔唁,可法對得功說:“土橋之役,無論智愚都知道高傑的行為不義,今將軍因國家的緣故,放棄盛怒而讓高傑承受理虧,這正是將軍收大名於天下的時候。”得功的臉色才稍微和解一些,但終因所殺無多為遺憾。

這個細節可知為何南宋跟蒙古人周旋了153年,南明只掙扎了40年?

黃得功

可法又令高傑償得功馬匹,送去一千兩銀子作為喪葬費。得功不得已聽之。第二年,高傑提出收復失地的計劃,請求史可法調黃得功、劉澤清到邳、宿州兩地,他自己帶兵到歸德、開封兩地,並注視著宛、洛、荊、襄等地,以此為根基,以求發展。史可法對高傑的謀劃感到很好,可是他知道黃得功決不做高傑的後續部隊,所以沒有調動,仍讓他駐守儀真。高傑死後,高傑的家屬並將士還留在揚州。得功領兵來襲擊揚州,欲報舊仇。這時朝廷急遣盧九德諭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