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文化」正名

為“文化”正名

什麼是“文化”?為什麼說文化是國家的軟實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文化的概念可以說既簡單又複雜,多年來一直是文化學者、人類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考古學家說不清、道不明的一個問題;在西方對文化的定義就有160種之多。其實質內容似模糊而又泛指,豐富而不斷髮展。至現在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其實中國面年動盪與改革,核心問題還是出在文化上,那麼我們能否從文化的本義入手,追塑它的社會歷史的淵源,解剖 “文”與“化”的本質呢?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什麼是“文”呢?我們知到“文”就是文字、文章的泛指,文字、文章記載的內容是人類生活、生產、精神思想活動的現象、知識、經驗與他們總結出來的各項技術、方法。這些生活與生產的知識、經驗、技術、方法是先人們在在自然與社會生存、生活社會實踐活動中從無數的失敗到成功過程中艱難地總結出來的,經有智慧的人再歸納總結記載而為文,用於指導、教育後代子孫。以便使他們的生活過的更好。所以說文以載道。既文字記載的內容中有人們生存發展之道。人類中單一的個人在自然界中以自己的能力與智慧將無法生存,必須聯合起來組成集體,按照一定的組織規則、集體秩序將個人有限的力量組成集體的巨大力量,將個人有限的智慧組成集體的巨大智慧才能戰勝自然災害,防止外來侵略,內部施行分工合作交流,進行生產、生活、產品交換。這也是人類社會的起源。因為只有如此,人類才可以在自然中長期生存下來,否則無法生存。然而人類的生命有限,自身在生命實踐活動中總結的重要知識經驗成果,尤其是思想心得、成就,要通過一定形的方式傳承給後人,通過漫長的社會社會實踐,文字從原始圖畫中逐漸分離出來,成為記載人類社會與自然現象、技術知識與精神思想的重要工具,是人類社會進化發展過程中,做為思想感情交流工具除語言以外,又一重大發明創造。文字的出現為人類社會技術知識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重要工具。以文字形式記載的知識經驗技術傳播俱備跨時代、跨區域龐大、複雜內容傳播的準確性,與現時的可大量複製訊速傳播的特點,可以說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思想與自然技術成果主要是通過文字記載傳承下來的。明白了文字是人類知識經驗、技術方法的主要載體工具,再來理解“文化”的真實含義,就容易的多了。文化的化與教化、同化的化本質上沒有區別,既改變、演變的意思。所以,文化的本質含義就是,通過讀書學習文字中記載的社會重要道理與知識方法,結合自己的實踐與思考、感悟,精神中認同了這些無數先人在長期社會歷史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提煉出來的社會知識技術、方法道理,從而改變自己原先靠自己有限的生命與有限的智慧,在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哪一點有限的社會知識或者本能的直接驅使下而產生的行為,為自我與群體找到一條能夠長期生存並且發展的道路,或者說方法策略。而不須他人的要求、強迫,自己主動按照文字上記載的知識、道理去行事,被這些知識所教化。既被“文化”的這就是“文化”原來的本質含義。

現代社會的技術知識,分為兩大類,社會科學知識與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是指與人的大腦精神意識為對象的,能夠直接影響人的精神、感情、行為的知識,包括社會、政治、經濟、教育、哲學、歷史、文藝等等。統稱為社會科學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就是與人的精神以外以自然界的“物質”為對象的科學知識,包括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醫學等等。是一種大致的分類方法.現代社會文明成果就是靠這兩種技術知識支撐起來的。沒有全體社會成員整體的被“文”-“化”, 克服個人能力的有限性與部分的自然屬性,按照有效的社會規則行事,社會的整體巨大的力量與智慧就不能合理、高效地組合或者說組織起來。社會的分工協的有機整體就難以高效運轉。沒有集個與時代有有限創造發明能力為集體的歷史的巨大創造發明能力,通過傳承交流取得的科學技術進步。就不能取得現代文明的成果,文化的功能就是將人的部分屬性從自然本能狀態轉化為社會狀態,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定位文化的的重要作用與意義。

中國古代的“文化”的內容指的是社會科學知識範圍,既人的意識、感情方面有關的的知識、技術、方法。包括社會政治、社會管理、社會生活道德、規則、哲學等方面的教化。稱為“文化”,而現代科學的發展已深入的自然界的物理、化學、生物基因、天文、地理等方面,這些“物”的知識同樣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人的思維與行為,哪麼我們同樣可以認為屬於“文化”的範疇,是現代意義上的文化概念的延伸與擴展。但與古代文化概念中在社會精神領域中突出社會教化的概念有所區別,

文化不是文藝,在我們國家文化的職能單位不僅只是要發揮文藝的作用,文藝只是文化屬性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在文化屬性更為寬闊的領域範圍內推進社會主義精神建設中的社會道德建設、法律法規、社會基本規則與價值觀教育,按照共同生存發展、進化的社會實踐原理,利用人性中的理性與智慧資源,教化大眾,強化社會素質,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人,在提高社會素質問題方面,是文化肩負的的重要歷史使命,責無旁貸。推進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和諧文化中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心理等等各個方面的精神技術與方法的進步。在社會大實踐的基礎上,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前期“誠信禮義”構建社會的基本規則的精華部分,拋去中國封建時期精神極端專制、剝消文化的糟粕,吸收外國先進的文化經驗,建設中國社會主義新文化。文化職能部門應組建社會精建神技術領域中的社會心理、規則、道德、管理等意識層面上的傳承、研究、挖掘、交流、開發、發展,構建科學社會主義的精神建設在的各個環節,減少社會內部精神層面上的消耗、衝突,才能使社會向前快速發展的。

老讀者說

2018年7月2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