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兼顧促一體化 堅定不移創新優質

統籌兼顧促一體化 堅定不移創新優質

9月28日下午,合肥市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暨新優質學校創建推進會在市政府會議中心舉行。合肥市副市長吳春梅,市教育局黨委書記查凱,市教育局局長王傑才,市教育局副局長王勇出席本次會議。各縣(市)區政府分管領導、教育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合肥市第二、三、四批新優質學校負責人,合肥市第二、三、四、五批名師工作室負責人,市教育局機關相關處室負責人共計200餘人參會。市政府副秘書長謝軍主持會議。

統籌兼顧促一體化 堅定不移創新優質

王傑才代表合肥市教育局總結了全市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及新優質學校創建工作。通過統籌城鄉教育資源供給、統籌城鄉師資配置、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保障平等接受教育權利、全面實施集團化辦學、深化新優質學校創建等重要舉措,促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新優質學校辦學質量獲得了進一步提升。

統籌兼顧城鄉教育資源,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以及市政府出臺的《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 》,市教育局多維開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工作。

完善佈局規劃,加快城鄉中小學建設步伐。今年以來,城區建成中小學23個,新增學位1.6萬個,四縣一市新建改擴建學校14個,新增學位1萬個,努力實現“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實施薄弱學校改造計劃,四縣一市“全面改薄”規劃項目77個,目前已完工76個,完工面積14.11萬平方米,完成投資1.72億元,完工面積佔計劃面積98.1%,完成投資佔計劃投資99.7%。

加大財政投入,促進城鄉教育均衡化。不斷推進公辦教師與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測算與補差工作,落實教師工資待遇,不斷提升農村學校及薄弱地區對教師的吸引力。設立城鄉基礎教育一體化發展專項資金1.5億元用於支持縣(市)學校設施設備購置、提升鄉村教育質量。2018年全市公辦中小學午餐服務工作預算經費達6812萬元,其中,廬陽、包河、肥西等設立專項經費。巢湖、廬江、肥東、肥西、長豐、經開等地設立專項資金預算2000萬元,為農村寄宿制學校提供生活指導、晚自習輔導、心理輔導等教學輔助服務。

努力實現教育公平,保障隨遷子女入學。繼續將隨遷子女入學實行流入地政府和公辦學校“兩為主”招生入學政策,目前,全市隨遷子女近10萬人,全部就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並與戶籍學生混合編班和統一管理。

深化新優質學校創建,不斷提升辦學質量

2014年起,全市啟動新優質學校創建工作,分批次創建新優質學校166所。

鞏固第一批新優質學校創建成效。2017年9月,第一批40所新優質學校通過驗收,並同時認定為“合肥市特色學校”。在各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指導下已完成新一輪三年鞏固提升規劃的制定。5月份與9月份,市教育局分批次組織全面檢查三年鞏固提升規劃制定與落實情況。

評估論證第二批新優質學校創建工作。2018年5月中旬,各試點學校已完成學校自評;6月,各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完成試點學校的縣(市)區複評工作;9月,完成評估論證工作。

開展第三批新優質學校中期督評工作。2018年5月,市教育局組織第三批試點學校的中期督評活動,並形成督評意見,反饋至學校。要求學校依據督評意見,以問題為導向,查找不足,形成整改方案,將督評意見落實到位。

啟動第四批新優質學校創建工作。新一輪新優質學校創建偏向農村薄弱學校。截至目前,已審核確定45所創建學校,其中,農村學校29所,佔第四批申報學校64.44%。

通過多措並舉,促使全市優質教育均衡化發展邁向了新的高度。

隨後,廬江縣政府、廬陽區政府、經開區管委會作為縣區代表就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建設工作作經驗交流;肥西縣上派鎮菁菁小學、長豐縣梅衝湖中學、合肥經開區錦繡小學作為新優質學校代表就新優質學校創建成果作經驗交流;廬陽區海棠花園小學喻巧月、蜀山區香樟雅苑小學錢梅娟、肥東縣實驗小學葛餘剛作為名師工作室代表就名師工作室建設及發展情況作成果交流。

統籌兼顧促一體化 堅定不移創新優質

吳春梅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總結,她充分肯定了全市教育工作成績。在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下,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成效顯著。同時她提出要求,要壓實責任確保創建成效進一步提升,在後期的工作中要堅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斷提升合肥教育質量。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合肥市教育局深入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建設,切實加強新優質學校創建與指導工作,進一步擴大全市優質教育資源規模,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化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