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七旬太婆出版20萬字的書《人生路》

南充七旬太婆出版20万字的书《人生路》

呂茂茹(右一)夫婦與女兒一家(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南充新聞網記者 張松

“不讓我寫作,生活就失去意義。”昨(4)日,七旬太婆呂茂茹一邊跟記者聊天,一邊翻著她多年來獲得的各種證書,無限往事湧上心頭。她出版的20萬字《人生路》上卷,記載著一名退休女工的普通生活。

筆耕不輟 七旬太婆用文字觸摸生活

家住順慶區賽場街的七旬太婆呂茂茹, 有著普通退休太婆的平常生活。她多年前患有慢性病,病情嚴重時,需住院治療。但是,她與普通太婆所不同的是, 她心底堅持一個夢想, 這個夢想伴隨著她將近40年的生活,見證一個時代變遷的歷史。那就是, 她不斷寫作形成的數十萬字的自傳性質的散文, 其中相當一部分已經發表。

呂太婆的散文有很多篇章提到自己的病。她在講述病帶給自己感受的同時,總會把筆觸轉向兒子兒媳、女兒女婿以及身邊其他親人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她把晚輩們的孝心和任勞任怨,刻畫得栩栩如生。比如,深夜她要去醫院,沒有車,怎麼辦呢?“大兒搬遠了,二兒也住得遠……只好撥通了女婿的電話。”“聽了女婿的電話, 我終於放下心來。不一會兒,女婿就到了,他把我扶上車,送到醫院,掛上急診,經過醫生檢查,轉到住院部立即輸液。”“而女婿一直陪在身邊,一會兒端痰盂, 一會兒扶我上廁所。整個晚上他沒有閒著,也無一點怨言。”在記述中,她將自己和病情作為線索, 字裡行間洋溢著的都是對晚輩孝順的感激。

呂太婆住院一個月後回家,聽到兒媳的抱怨聲,很委屈,落了一肚子氣。 細心的兒子發現母親情緒不對,反覆詢問, 呂太婆說出心中的想法,兒子就讓兒媳當面道歉,兩人誤會說開,一家人和好如初。在斷斷續續的疾病治療過程中,呂太婆突然收到一個在北京開展的文友活動邀請函,她以為孩子們不會同意自己去參加活動,於是抱病買了機票,到了北京才給孩子們打電話。電話那頭,沒有一個晚輩抱怨, 都是叮囑她注意吃藥、保重身體的話。回到南充,孩子們像迎接一個多年不見的遠歸者,跑到跟前噓寒問暖。

“有時想來,我很任性,我太看重自己的寫作愛好, 卻忽視了孩子們的感受。但是,我感謝這個時代,子女們在這個時代成長,走上工作崗位,他們有好的眼界和心境, 在為人處事和尊老愛幼方面,表現得非常好,這是我個人之福,也是時代之福。”呂太婆告訴記者。

家風傳承 孫輩奮鬥成長是最美記憶

“家庭就是一個小社會,社會風氣和矛盾,都會被親人們帶回家來,形成糾紛和矛盾。”呂太婆告訴記者,通過自己對數十年來人生路的回憶和總結,她感覺到整個家族和平繁衍、一代更比一代強的可喜局面, 都與時代發展變化息息相關。

呂太婆心懷一顆童心,這讓她與孫輩們的年幼時代默契相融。外孫女想要一條小狗,但是女兒堅決反對,認為狗狗不衛生。小外孫女找到她,她二話不說,一口答應。祖孫倆在一個週日,樂呵呵地到狗市買回一條小黃狗。 狗狗帶到家,因為是她的主張,女兒也不好責怪外孫女。

多年後,呂太婆的外孫女胥瀾之已經是天津大學的研究生。 而在她的內心深處, 依然鮮明地記得外婆買狗的細節。 而呂太婆也把這件難忘的瑣事寫到她的散文集中, 成為一個家庭眾多溫暖場景之一, 支撐著一個普通市民家庭的感情。

袁莜茜是西南政法大學二年級學生,這位乖巧懂事的孫女,身上閃爍著呂太婆的性格因子。她倔強、堅韌,對自己的理想有著執著的追求。 呂太婆以自己研習文字的情懷, 對孫輩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年輕時文化不高,是工廠的普通女工,後來我堅持讀老年大學,參加大學函授,取得學歷。”呂太婆說,孩子們也像她一樣,從小就用功讀書。

“一個國家有自己的記憶,一個家庭也有自己的記憶。”呂太婆說,她的記憶就是自己辛苦一生,平安退休,過上簡單有保障的退休生活。 家庭和諧進步, 是她作為一個老年人最開心和最美好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