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行业再度掀起热潮 跟随时代脚步,让音箱产品遍布千家万户

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布局的不断深化,中国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国内需求的持续拉动效应,中国音响产品市场近年来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音响设备的生产和出口大国。

音箱行业再度掀起热潮 跟随时代脚步,让音箱产品遍布千家万户

自1999年开始,我国主要电子音响产品产值以平均每年超过30%的速度增长,至2006年,产值已达2069亿元。但是,受到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综合影响,我国主要电子音响产品产值增速从2006年开始放缓,在2014年以前行业总体处于低速调整期。

2014年,由于国际市场的复苏和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网络零售保持旺盛,国内国际市场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行业复苏态势明显。

2016年我国主要电子音响产品总产值约为3074亿元,预计2022年中国电子音响产品总产值将达4032亿元。

2017年被业界视为国内人工智能元年,智能音箱作为智能家居入口和家庭人工智能交互的切入点,自年初以来市场不断升温,吸引各路厂商竞相进入,成为2017年智能硬件市场一大热点。专家表示,各大科技公司积极布局智能音箱,以期抢占入口形成壁垒,不过目前国内仍缺乏爆款产品,企业仍需不断提升用户体验,避免昙花一现或沦为市场噱头。

音箱行业再度掀起热潮 跟随时代脚步,让音箱产品遍布千家万户

自亚马逊2014年携Echo爆红全球开始,智能音箱领域已汇集了包括谷歌、苹果、微软、三星、索尼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国际巨头。谷歌2016年发布了GoogleHome,将语音助手及Nest智能家居整合在同一生态体系;在2017年的wwdc2017大会上,苹果发布内置Siri的智能音箱HomePod,在业界看来,苹果正在加入语音智能的“入口争夺战”。2017年,索尼公司也宣布未来一段时间将在中国市场推出首款智能音箱LF-S80D。截至目前,不仅爆款Echo累积销量已超千万台,行业间更是形成了语音交互将成为下一个世代之主流范式的共识。

除国际巨头悉数布局外,中国企业在智能音箱领域也积极布局。阿里、百度、京东等纷纷涉水智能音箱市场。目前国内每年音箱市场出货量大约在5000万台,大部分是低端的蓝牙产品。国内厂商发布的AI音箱从499元到999元不等。国外厂商中苹果、亚马逊等动辄上千元。

虚火旺盛的人工智能

虽然能够实现的功能很多。但从某种意义上看,智能音箱产业存在一定的虚火。

识别能力不够强成为了最大的障碍,生活服务问题的局限性也有着较大的问题,而且不少智能音箱功能上的实现,最终是依靠手机APP来完成。但是在便携度的问题中,手机小巧易携带但智能音箱显得过于臃肿。对于经常外出工作的人士而言,不是时时刻刻待在家中也使得智能音箱的使用大打折扣。

如果智能音箱能够像智能穿戴设备一样成为服务的入口,那就“顺理成章”了很多。

音箱行业再度掀起热潮 跟随时代脚步,让音箱产品遍布千家万户

目前来看,如果智能音箱仅仅只是智能手机的补充,那这意味着它的量级永远只能停留到现在的基础中,不过目前来看,智能音箱的实质其实并不是一个“音响设备”,而是犹如拥有2、3岁智商的“对话式”人工智能机器人终端一样。

和一个机器人一样,使用者与其相互的对话。各种知识、信息与服务都运行在“对话”其上,可以形成生态环境的基础平台。人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对话,即是解决各种问题的一种路径和方式。

目前智能音响行业的问题有很多,场景覆盖低、缺乏系统的可视性、语音层级识别率低、交互效率低等都是需要逐步解决的。未来智能音箱能否成为真正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如何能够让对话、执行等层面的效率提升到一个高度,是最为重要的。

音箱行业再度掀起热潮 跟随时代脚步,让音箱产品遍布千家万户

中国智能音箱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智能音箱用户更为看重智能音箱作为音乐播放器的功能,追求音质,同时用户正在逐步体验语音交互、家居控制等功能,通过智能音箱查询周边及生活服务、控制家居产品、闲聊、搜索相关问题等成为点歌之外的其他主要使用行为。智能音箱用户的家庭属性明显,已婚用户占据68%,其中有孩子人群占已婚群体的85%,智能音箱的儿童故事、音乐播放。情感陪伴等功能吸引家长人群的关注。

智能音箱产业未来趋势是以语音为入口,建立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商业模式。传统的鼠标操作、触屏操作逐渐向语音交互这种更为自然的交互方式演进,语音交互的未来价值在于用户数据挖掘,以及背后内容、服务的打通,以语音作为人口的物联网时代将会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在以智能音箱为中心的智能家居体系中,智能音箱为付费内容、第三方服务、电商等资源开拓了新的流量入口,用户多方数据被记录分析,厂商将服务嫁接到生活中不同的场景中,数据成为基础,服务更为人性化。

当然,风险和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目前的产业困境主要在于消费意识薄弱,国内相较于国外在音箱使用习惯相对薄弱,智能硬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用户仍抱观望态度;语音交互技术仍需完善,在多轮对话、方言等方面,人机交互远远达不到自然流畅的状态,用户体验有待提高;产业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绝大部分市场从业者产业链单一,占据技术、内容等优势,无法形成全产业链布局,更多服务和应用需要进一步集成、整合;智智能家居连接标准未统一,产品仍是信息孤岛;商品同质化,机器人等产品的冲击,市场爆发下产品鱼龙混杂,产品功能同质化严重,简易低廉的产品进一步恶化消费者的使用体验,而服务机器人、智能电视等其他潜在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将继续抢占这一市场份额。

目前认为,将音质与优质内容结合,满足用户当前主流诉求的同时,加大市场教育力度,以意见领袖带动大众消费,并且进一步优化语音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并非一蹴而就,现阶段语音交互技术仍需通过深度学习,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率与响应速度。另一方面要扩张产业链,强强结合,市场从业者需通过扩张产业链或合作的形式,实现硬件+技术+内容+服务的资源整合,形成生态闭环,并完善平台布局,随着智能产品的增多,产品之间互联互通成为后续发展趋势,接入多方产品的平台占据优势地位。总之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从智能音箱音质、技术、内容、服务等多个角度入手,实现差异化竞争,尽快通过整合资源,为用户提供智能方便实用的智能体验,抓住用户的使用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