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溪:整治形式主義 讓工作留痕於心落實於行

“2分鐘時間到!”凡是不“撈乾貨”自圓其說式總結者,都會因計時者豪不留情的提醒而尷尬。11月2日,在廣元市蒼溪縣紀檢監察工作第四季度目標完成情況通報會上,該縣紀委監委班子成員桌上除筆和筆記本外,沒有主持詞或講話材料。會前,參會的60餘人都收到“不交不帶總結、只說問題不言成績、嚴格控制會議時間”的通知,杜絕形式主義,讓工作留痕於心。

除會議中避免痕跡主義外,在思想提純、學習提能、效率提高、作風提升“四提”活動中,蒼溪縣紀委監委堅持“不看廣告看良效”原則。在學習提能中,不以學習或聽課記錄多少論“英雄”,而是通過定期“青年沙龍”“清風講堂”“週三夜學”方式,讓幹部結合自身工作,現場展演學習經驗或學習成果;在對標學先進中,注重看個人履職情況和工作成效,不表彰“學先進心得體會”;而在扶貧領域作風和腐敗專項整治和正風肅紀監督檢查中,他們採取蹲點、體驗、走訪等方式,直奔窗口單位、基層一線或群眾中間,不聽單位或幹部彙報,不查閱軟件資料,加大對“痕跡主義”抽查、暗訪、通報、約談力度,直擊“填表式”幫扶、“留影式”入戶、“簽字式”算收入賬、“挖掘”脫貧經驗、製作精美展板或畫冊等形式主義。

事實上,蒼溪紀委監委刀刃向內整治“痕跡主義”,只是該縣壓實幹部責任強作風一縮影。為整治虛假造痕、“擺譜”抓痕、凡事求痕、單純看痕形式主義,蒼溪多方給力。

在“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縣委班子以身作則,堅持一般性調研媒體不留聲;發現基層“下個通知”“列個圖標”“發個意見”層層分解任務的“二傳手”或“踢皮球”現象,必將問題移交幹部巡察組和作風辦讓其查處;採取不提前打招呼,不坐屋裡聽幹部報計劃、臺賬和總結“紙上談”,深入企業車間、工地一線、產業園區看幹部“現場幹”。截至目前,聚焦全縣工作重點、社會關注熱點、群眾關心難點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超過500次,解決具體題達1300餘個。

出臺作風紀律“八個從嚴”和脫貧攻堅“八條鐵規”,從嚴文風會風,嚴格會議審批和統籌管理,實行週二、週三“無會日”制度,堅持召開視頻會和短會。杜絕多次更改顯示屏會議名稱,將電子屏變成 “跑馬燈”或讓參會人員“擺拍”等多項“工作痕跡”;嚴格控制文件、簡報數量和篇幅,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一律不發。禁止各單位剛發文件就報結果的“上午栽樹下午乘涼”不當做法。

縣委宣傳部加強新興媒體管控,整合留痕載體,對全縣158家單位和個人微信公眾號、22家商業網站進行集中整治,責令立即解散群組80個;縣委組織夜查脫貧攻堅第一書記駐村情況,不在微信群發送位置,而是通過暗訪詢問群眾求真偽;縣目標督查室調整年終目標考核軟件與硬件分值權重;縣委巡察辦、縣效能辦、縣作風辦加大對各單位過度留痕形式主義暗訪通報力度。目前已發現整改問題40餘個,約談提醒幹部13人。

“‘痕跡主義’既折射部分幹部不作為、懶作為、假作為,也不難看出一些督查檢查考核流於形式、失之空泛。”蒼溪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王永認為,整治“痕跡主義”,既要堅持檢查考核以問題為導向,又要強化檢查考核結果分析運用,讓監督更有針對性和更具成效,才能促進黨員幹部大興勤勉實幹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