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總拿于謙父親調侃,於父:天天拿我開涮,得給我名譽損失費

郭德綱的相聲大家都愛聽,可是如果沒有于謙的捧哏,估計要遜色很多。郭德綱的相聲裡經常有句話掛嘴邊,那就是:我的相聲之所以有今天一半功勞是于謙,另一個半是于謙的家人了。眾所周知,郭德綱總是拿于謙的父親調侃,這一點受到了不少的爭議。郭德綱在演出的時候做過解釋,他說電影,小品這種藝術形式都有道具,而相聲什麼都沒,就是一張桌子,一身長袍,全靠一張嘴來說,想把觀眾快速帶入故事裡,就必須得找身邊的人來說,這樣大家容易入戲。

郭德綱總拿于謙父親調侃,於父:天天拿我開涮,得給我名譽損失費


聽郭德綱的相聲多了,就知道他經常會對調侃于謙父親的事做說明,記得郭德綱還這樣解釋過,他說相聲是倆人說的表演形式,一個逗哏,一個捧哏,誰拿捧哏這份錢,誰就得被調侃。郭德綱自己曾經也做過捧哏,也是被對方天天調侃。郭德綱還說過相聲就是一種藝術形式,都是假的,如果你們看電影一槍打死一個人知道是假的,那為啥聽相聲就當真呢。這樣解釋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郭德綱總拿于謙父親調侃,於父:天天拿我開涮,得給我名譽損失費


儘管郭德綱對於調侃于謙父親做過很多次解釋,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依然好奇,就有觀眾問:郭德綱天天損於謙父母,于謙的父母介意嗎?于謙的家人對於這件事究竟是如何看?如何想的呢?其實于謙一直都不太喜歡在家人面前提起此事,雖然是為了工作,但也擔心家人不理解產生不必要的誤會。而且於謙一直不建議家人去現場聽他的相聲,因為這樣多少會有些尷尬。

郭德綱總拿于謙父親調侃,於父:天天拿我開涮,得給我名譽損失費

有次於謙的父母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原來於謙的父母都在石油系統工作,于謙父親於莊敬在油田做過領導工作,于謙母親是一位石化領域的專家。如果二老都退休在家安享晚年生活,非常幸福。

那個例子說明吧,郭德綱經常在相聲中說于謙出身於豪門,祖上是滿洲鑲黃旗的。于謙的母親表示:于謙祖父確實是陝西的名士,學貫東西,對中西方文化都很精通,可以說老於家是書香之家,但是並不是郭德綱口中的滿洲鑲黃旗。知道了,就是一種藝術形式而已。

郭德綱總拿于謙父親調侃,於父:天天拿我開涮,得給我名譽損失費



採訪中,于謙的母親這樣說:“他倆的相聲剛出名的時候,聽同事說過郭德綱在臺上刁侃我們。其實,即使于謙也很少邀請她們去看演出,就是擔心我們尷尬。我們二老很想得開,相聲和電影、電視劇都一樣,是一種藝術作品,是演藝的需要,角色的需要而已,郭德綱口中的“于謙父母”並不是我們。而且於謙也喜歡相聲,我們非常支持他,也算做點貢獻。”

于謙的父親說:“去看過幾次他們的演出,確實觀眾很多,那麼多人甚至是大學生去聽他們的草根相聲,我想在當前年輕人工作壓力、生活壓力這麼大的情況下,郭德綱相聲確實能讓大家發自內心地笑,也就受歡迎了。”

郭德綱總拿于謙父親調侃,於父:天天拿我開涮,得給我名譽損失費


談到郭德綱拿于謙父親調侃這件事,于謙父親笑著說:“至於郭德綱拿我開涮這事,有機會我得找郭德綱談談,天天拿我開涮,名譽損失費我得管他要。”

郭德綱總拿于謙父親調侃,於父:天天拿我開涮,得給我名譽損失費


也記得郭德綱曾經說過: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我在臺上拿于謙父母調侃這是角色需要,真見到于謙父母,我必須規規矩矩恭恭敬敬。

其實拿于謙父母說事只是他們相聲的一部分而已,可是他們的相聲之所以受歡迎還在於郭德綱和于謙有深厚的相聲功底,這才是根本。

【注;內容真實性已考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系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