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玄义|(038)绝待明妙,藏通别圆

法华玄义|(038)绝待明妙,藏通别圆


法华玄义|(038)绝待明妙,藏通别圆


法华玄义|(038)绝待明妙,藏通别圆


二、

绝待明妙者,为四:

01

一、随情三假法起,若入真谛,待对即绝。故身子云:“吾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此三藏经中绝待意也。

02

二、若随理三假,一切世间皆如幻化,即事而真,无有一事而非真者,更待何物为不真耶?望彼三藏,绝还不绝。即事而真,乃是绝待,此通教绝待也。

03

三、别教若起,望即真之绝,还是世谛。何者?非大涅槃,犹是生死世谛,绝还有待。若入别教中道,待则绝矣!

04

四、圆教若起,说无分别法,即边而中,无非佛法,亡泯清净。

岂更佛法待于佛法?如来法界故,出法界外,无复有法可相形比。待谁为麁?形谁得妙?无所可待,亦无所绝,不知何名,强言为绝。

《大经》云:“大名不可称量,不可思议,故名为大。譬如虚空,不因小空,名为大也。涅槃亦尔,不因小相,名大涅槃。”

妙亦如是,妙名不可思议,不因于麁而名为妙。若谓定有法界广大独绝者,此则大有所有,何谓为绝?

法华玄义|(038)绝待明妙,藏通别圆


法华玄义|(038)绝待明妙,藏通别圆


法华玄义|(038)绝待明妙,藏通别圆


今法界清净,非见闻觉知,不可说示。

文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止止不须说,即是绝言;我法妙难思,即是绝思。

又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亦是绝叹之文。不可以待示,不

可以绝示,灭待灭绝,故言寂灭。

又云:“一切诸法,常寂灭相,终归于空。”此空亦空,则无复待绝。

《中论》云:“若法为待成,是法还成待。”今则无因待,亦无所成。

《法华》首云:“既得无生忍,亦不生无生。”无生即无生,是名绝待。

法华玄义|(038)绝待明妙,藏通别圆


法华玄义|(038)绝待明妙,藏通别圆


法华玄义|(038)绝待明妙,藏通别圆


降此已外,若更作者,绝何物?显何理?流浪无穷,则堕戏论。

乃是迷情分别,绝待不绝,非绝非待待于亦待亦绝,言语相逐,永无绝矣!

何者?言语从觉观生,心虑不息,语何由绝?

如痴犬逐块,徒自疲劳,块终不绝。

若能妙悟寰中,息觉观风,心水澄清,言思皆绝。如黠师子放块逐人,块本既除,块则绝矣!

妙悟之时,洞知法界外无法而论绝者,约有门明绝也。是绝亦绝,约空门明绝也。如快马见鞭影,无不得入,是名绝待妙也。

用是两妙,妙上三法。众生之法,亦具二妙,称之为妙。佛法、心法,亦具二妙,称之为妙。

若将上四种绝待约五味经者,乳教两绝,酪教一绝,生苏四绝,熟苏三绝,此经但有一绝。

法华玄义|(038)绝待明妙,藏通别圆


法华玄义|(038)绝待明妙,藏通别圆


法华玄义|(038)绝待明妙,藏通别圆


若开权绝者,无不入一妙绝也。

问:何意以绝释妙?

答:秖唤妙为绝,绝是妙之异名,如世人称绝能耳。

又妙是能绝,麁是所绝,此妙有绝麁之功,故举绝以名妙。

如迹中先施方便之教,大教不得起。今大教若起,方便教绝,将所绝以名于妙耳。又迹中大教既起,本地大教不得兴。今本地教兴,迹中大教即绝。绝于迹大,功由本大,将绝迹之大,名于本大,故言绝也。又本大教若兴,观心之妙不得起。今入观缘寂,言语道断,本教即绝。绝由于观,将此绝名,名于观妙,为显此义,故以绝为妙。

法华玄义|(038)绝待明妙,藏通别圆


法华玄义|(038)绝待明妙,藏通别圆


法华玄义|(038)绝待明妙,藏通别圆


今将迹之绝妙,妙上众生法;将本地之绝妙,妙上佛法;将观心之绝妙,妙上心法。

前四绝横约四教;今三绝竖约圆教(云云)。


法华玄义|(038)绝待明妙,藏通别圆


文章 | 智者大师

图片 | 玉泉禅寺数据中心

玉泉Monastery

天台祖庭 智者道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