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中國有皇后外國也有皇后,並且,外國皇帝可以同時有兩個皇后

在甲骨文裡,“後”人在左下方是一口字,右上方是一攏起的手,但自金文將字型成鏡像般翻轉,攏起的手移到左上方,便一直沿用至今。

根據荀子的觀點,天子獨大,沒有人可與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齊”的諧音“妻”,只能叫“後”。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改天子為皇帝,並訂定皇帝的正妻為皇后的后妃制度。較完備的后妃制度和等級劃分直到漢朝才實際執行。

不光中國有皇后外國也有皇后,並且,外國皇帝可以同時有兩個皇后

可以說,古時皇后作為一國之母,權力榮華享之不盡,受世間萬民愛戴。在百姓心中,“皇后”為高不可攀的存在,甚至,是能夠與皇帝平起平坐的。如《周禮·天宮內宰》曰:“王后帥六宮之人。”可是,在今世看來,皇后遠非表面那般風光,歷朝歷史中,不乏後宮爭寵事件,宮廷之內暗流湧動,皇后稍有不慎便會捲入其中,釀成慘禍。

簡單來說,當上皇后未必就是定心丸,平時不得寵時,皇后只能待在深宮之內,生活單調缺乏樂趣。且後宮佳麗眾多,皇帝不會只鍾情於皇后一人,隨著皇后年老色衰,皇帝則會移情於別的寵妃。此刻,宮廷矛盾就會出現,正宮在前,如若皇帝晚年寵溺上其他妃子,無疑會動搖現任皇后的地位。

不光中國有皇后外國也有皇后,並且,外國皇帝可以同時有兩個皇后

皇后所要面對的意外遠不止此,如果,宮內出現妃子爭寵,爾虞我詐間,則需要皇后從中協調各方關係,防止事態嚴重。但在此過程中,一旦處理不當,即可能得罪旁人,如若這人是正當寵的妃子,她在皇帝面前詆譭幾句,很容易對皇后造成威脅。除此之外,後宮中還有一個變數,即:當朝太后,對皇后有著生殺大權。

因此,皇后表面風光,實則如履薄冰,一步踏錯,即會陷入萬劫不復。宮廷之內充斥爾虞我詐、明爭暗鬥,在權力、地位面前,人性深處的邪惡與貪婪很容易激發出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可謂是後宮爭寵的典型代表,其短短數百年的統治,便有五位正宮皇后落得悽慘下場,令人不禁感嘆宮廷之殘酷。

不光中國有皇后外國也有皇后,並且,外國皇帝可以同時有兩個皇后

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介紹幾位皇后。

博爾濟吉特氏,來自蒙古科爾沁。二人在順治八年結婚。順治本身即對博爾濟吉特氏無感,成親之後更是愛答不理,一直謀劃著換老婆。在忍耐了兩年後,順治帝自認時機已到,向群臣提議廢除博爾濟吉特氏,另立新後。然而該提議遭到朝中大臣強烈反對,臣子們皆認為順治剛結婚兩年即廢后,傳到外面會有損清室顏面。

且博爾濟吉特氏為蒙古科爾沁部出身,如若廢除,恐將導致科爾沁方面不滿。年輕氣盛的順治哪裡顧得上這些,態度堅決,勢要廢除博爾濟吉特氏,群臣無法勸服,只得聽從。其後,迫不及待的順治帝擬詔廢除博爾濟吉特氏皇后之位,博爾濟吉特氏被降為靜妃,搬到側宮居住。

從中可以看出,順治帝絕非對博爾濟吉特氏無感那麼簡單,顯然是無比厭惡。那麼,博爾濟吉特氏究竟做了什麼,會使得順治帝如此討厭她呢?根據文獻記載,博爾濟吉特氏為人狠毒,嫉妒心極重,看到其他得寵的妃子常謀劃報復,欲處之而後快。

不光中國有皇后外國也有皇后,並且,外國皇帝可以同時有兩個皇后

在生活中,博爾濟吉特氏奢侈鋪張,對穿戴要求極高,穿金戴銀為基本,吃飯餐具必須皆為金制。如此種種跋扈行徑,使得順治帝對其愈發厭惡。博爾濟吉特氏被廢后,歷史上有關她的記載亦隨之減少,甚至連她的死因都無從可知。近代以來,學者們一直在研究博爾濟吉特氏死因,尋找她被埋葬的地方,始終未見消息。

民間有傳,博爾濟吉特氏被降為靜妃沒多久,即回到了孃家科爾沁,當時她已有身孕,在科爾沁生下一個男孩。傳言是否為真,已無史料證實。

烏雅氏自幼年時間便進入皇宮,一直服侍在康熙身邊。在生下皇子胤禛後,被封為德嬪,後來又升為德妃。如若按照清朝祖制看待,烏雅氏並不算當過皇后,至少康熙時期她不是皇后。雍正即位成為皇帝,母憑子貴,烏雅氏自然成為當朝太后,乃是祖制。康熙去世半年後,烏雅氏亦隨之去世,死因存在爭議。

不光中國有皇后外國也有皇后,並且,外國皇帝可以同時有兩個皇后

清朝對外公佈稱:“烏雅氏因長期思念康熙帝,致哀傷過度去世。”但是,民間卻對此持有不同意見,廣泛流傳的說法是烏雅氏因撞柱而死。

眾所周知,康熙去世後,雍正即登基成帝,但雍正成為皇帝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在康熙晚年時期,宮廷內曾出現九子奪嫡事件,即:各皇子爭奪太子之位。康熙在經歷兩廢太子之後,早已身心俱疲,對於皇子間爭權鬥狠痛心不已。因此,最康熙人生的最後幾年,並未確立太子人選,由此使得雍正獲取皇位引發爭議。

根據文獻分析,雍正並非康熙心中的首選接任者,真正令康熙心怡的應該為皇十四子胤禵,為此康熙讓其帶兵作戰,建功立業,顯然有著鋪路的意味。然而,世事多變,康熙還未等到胤禵凱旋歸來,便猝然離世,皇位進而落到雍正手上。有一點值得推敲,即:康熙彌留之際,唯有雍正去過寢處,隨後,康熙便駕崩,人們好奇雍正在這期間做了什麼?

不光中國有皇后外國也有皇后,並且,外國皇帝可以同時有兩個皇后

康熙死後,雍正的一系列反常亦引發質疑,如:收繳康熙生前所發詔書、對傳位細節閉口不談等,使得“雍正篡位”說法甚囂塵上。

早前各皇子之間拉幫結派,爭奪皇權,根本沒有將雍正放在眼裡。然而,康熙突然離世,雍正捷足先登,獲得皇位,引起其他皇子嫉恨。雍正何嘗不明白這點,他深知剩餘皇子早晚會成為隱患,果斷先發制人,採取殺害、圈禁等手段掃除威脅,其中,即包括皇十四子胤禵。胤禵與其他皇子不同,他與雍正是同母兄弟,卻站在與雍正敵對一方。

後來,雍正將其圈禁在皇陵,長達十三年,直至乾隆帝即位後,方才得到赦免。胤禵起初被幽禁,作為生母的烏雅氏自然不能眼睜睜看著兄弟倆自相殘殺,想勸服雍正釋放胤禵。可是,雍正態度堅決,甚至,連烏雅氏面見胤禵的請求都被斷然拒絕,怒火攻心的烏雅氏遂頭撞殿柱,當場去世。

不光中國有皇后外國也有皇后,並且,外國皇帝可以同時有兩個皇后

當然,此種說法為民間所傳,清代官方給出的解釋為“哀傷康熙帝過度而去世”,但百姓對此不置可否,畢竟,雍正帝繼位之事本就謎團重重,加上後來漏洞百出的修史,很難給出一個真相。因此,烏雅氏死因便成為一個謎團。

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是道光皇帝第三位皇后,自幼聰明伶俐,擅長仿製。入宮之後,孝全成皇后曾模仿七巧板,為皇室子孫製作玩具。逢年過節時,她還會仿做糕點,分給宮人食用,蘇造糕、蘇造醬就是因她而出名。孝全成皇后入宮之初,即受道光帝寵愛,後來成為皇后,依舊十分討寵。道光二十年正月初一,孝全成皇后猝然離世,終年33歲。

民間對於她的死因說法不一,清室亦遮掩不宣,更加引發外人好奇。廣泛流傳稱,她為了兒子奕詝(咸豐)將來能夠繼承皇位,準備擺下毒魚宴殺掉其他皇子,然而,奕詝為人仁厚,不忍此等悲劇發生,選擇告知了其他皇子真相,事情就此敗露。當朝皇太后聞此盛怒,賜死孝全成皇后,由此,才有了突然離世。

不光中國有皇后外國也有皇后,並且,外國皇帝可以同時有兩個皇后

以現在角度來看,孝全成皇后死時僅有33歲,且身體並無疾病,如此突然過世,除了外因,實在難以找出其他理由。毒殺之說來自於民間野史,雖無史料作支撐,卻也並非空穴來風,孝全成皇后死因自此成謎。

慈安為咸豐皇帝第二任皇后,咸豐早前是有位嫡福晉,可惜紅顏薄命,僅相處一年即因病離世。而後慈安上位,並在咸豐二年二月被封為貞嬪,五月升為貴妃,十月即被立為皇后,年僅十六歲。可以看出,慈安上位之快可謂神速,僅用一年即完成了其他妃子數十年才有機會達到的地位。咸豐十一年,咸豐帝因病去世,懿貴妃之子同治繼位。

同年,慈安與懿貴妃,也就是慈禧同升為皇太后。因同治帝繼位時僅有六歲,朝政大權遂落在了慈安、慈禧兩位太后手中,二人隨後發動辛酉政變,正式開始垂簾聽政。同治帝在十九歲病死,光緒帝即位,皇權依舊控制在二後手中。光緒七年三月,正值壯年的慈安太后猝然離世,終年45歲。之後,關於慈安死因,流傳最廣的即為慈禧謀害的說法。

不光中國有皇后外國也有皇后,並且,外國皇帝可以同時有兩個皇后

眾所周知,在同治、光緒兩帝時期,控制朝政的始終是慈安、慈禧二人,時間長達數十年。如此長的時間,期間難免會出現分歧,我們常說一山不容二虎,兩人同屬強硬作風,自然會引發內鬥。同治時期,慈安論資歷及威望,皆在慈禧之上,慈禧若想施展陰謀詭計,只會適得其反。因此,在二人垂簾聽政期間,慈禧可能選擇暗中積蓄力量,擇機除掉慈安太后。

據稱,慈安死於毒殺,而兇手正是慈禧。慈安死後,慈禧亦禁止朝中大臣觀看慈安遺容。

曾有文獻記載,咸豐帝在死前,曾留下密旨給慈安,讓其約束並警戒慈禧,可見咸豐已然看出慈禧野心。之後慈禧在套出密旨下落後,將密旨燒掉,最後才毒死慈安。顯然,慈禧是怕慈安借密旨對她打壓,遂選擇了先發制人。但這一切終究是野史流傳,具體真相如何,已然不得而知,慈安太后之死亦成為謎團。

不光中國有皇后外國也有皇后,並且,外國皇帝可以同時有兩個皇后

阿魯特皇后為同治皇帝妻子,其父為清代狀元崇綺。論出身,阿魯特並非華貴,甚至相對低下,但是,最終還是成為清室皇后,這在清朝歷史上,亦是頗為少見。同治十三年,同治帝駕崩,其後阿魯特氏被垂簾聽政的慈安、慈禧兩位太后封為“嘉順皇后”。次年,阿魯特氏去世,年僅22歲。

關於她的死因,歷史上依舊眾說紛紜,有說是吞金而死,又說是絕食而死,皆為流傳之說,無史料為證。除此之外,民間還有一說,即:阿魯特氏死於慈禧之手。

同治帝死後,阿魯特氏被封“嘉順皇后”,待光緒帝即位,阿魯特皇后自然會成為皇太后,那麼慈安、慈禧的權力就會受到遏制,野心膨脹的慈禧自然不願看到這種局面,遂選擇除掉了阿魯特氏。

不光中國有皇后外國也有皇后,並且,外國皇帝可以同時有兩個皇后

最後再說一下,日本天皇之正妻,也和中國一般稱之為皇后,而自平安時代的一條天皇朝之後,因權臣相爭使然,開了一帝二後的先例,而自一條天皇以後的歷代天皇,在冊立皇后時都先冊予中宮的名號,而之後欲冊立第二位皇后時,便將此前的中宮升等,成為名義上地位較高的皇后,而新冊的第二位皇后仍稱“中宮”。

但是,日本自二戰之後則取消了女院制,而出現了首位以皇后之號為諡號的皇后,為第123代大正天皇之皇后“貞明皇后”。

『《清史稿》、《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日本皇后稱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