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卑微的中国男仆,在美国干了一件事:感动了慈禧,感动了后世

龙,是腾云驾雾的神兽,是中国的文化符号。近代以来,能以“龙”之名被西方社会认可的人寥寥无几,李小龙是第一个,最近的一个则是斯洛克神童“中国龙”丁俊晖。

一个卑微的中国男仆,在美国干了一件事:感动了慈禧,感动了后世

图:龙是中国的象征物

但是,一百年前,还有一个身份卑微、几乎不为人知的龙曾感动世人:丁龙(Dean Lung)。

一个卑微的中国男仆,在美国干了一件事:感动了慈禧,感动了后世

图:丁龙的老照片

丁龙是广东人,18岁时被“卖猪仔”来到了美国加州。当时的美国,华工的地位很卑贱,大多从事的是建筑业的苦力,丁龙也不例外。他在铁道做苦力期间,由于勤勉诚实,1870年被大亨卡朋蒂埃雇为在曼哈顿住所的仆人。

一个卑微的中国男仆,在美国干了一件事:感动了慈禧,感动了后世

图:卡朋蒂埃

卡朋蒂埃是奥克兰首任市长,几家铁路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加州电报公司总裁,哥伦比亚大学的校董,加州的头面人物。

卡朋蒂埃脾气很暴躁,有一次酒后发作,暴跳如雷,把所有仆人都赶走了。第二天酒醒后,见到空荡荡的房间,他很后悔,但是丁龙却和往常一样给他送来了热腾腾的早餐。

卡朋蒂埃道了歉,问他为什么没走?丁龙回答:“虽然你脾气很坏,但你是个好人,孔子教诲我们,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不能半途离开你,不尽到责任。”

一个卑微的中国男仆,在美国干了一件事:感动了慈禧,感动了后世

图:丁龙与卡朋蒂埃

这件事对卡朋蒂埃触动很大,他第一次了知道孔子的大名,也对这个有品格的中国男仆产生了敬意,不久丁龙成为他的管家,深受他的信任。

丁龙身高1米73,是个安静和善的中国人,和周围邻居很融洽,他终生未成家,帮助雇主勤勉操持家务。

1901年,一向默默无闻的丁龙突然做了一件事,他写了一封信给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塞斯·洛,信中写道:“先生,我在此寄上12000美元的支票,作为贵校汉学研究的资助——丁龙,一个中国人。”

一个卑微的中国男仆,在美国干了一件事:感动了慈禧,感动了后世

图:丁龙的捐款信原件,藏于哥大

12000美元,在当时不是笔小数目,这是丁龙的毕生积蓄。

丁龙不是个读书人,甚至是个不识多少汉字的文盲,但他弘扬祖国文化的心愿深深感动了雇主卡朋蒂埃,他随后向学校捐款10万美元,只有一个要求:建立一个研究中国文化的汉学系,并以“丁龙汉学讲座”命名。

哥大的校长对于以一个中国仆人的名字来命名一个讲座很犹豫,为此,卡朋蒂埃回信说:“丁龙的身份没有任何问题。他不是一个神话,而是真人真事。而且我可以这样说,在我有幸遇到的出身寒微但却生性高贵的绅士中,如果真有那种天性善良、从不伤害别人的人,他就是一个。”

一个卑微的中国男仆,在美国干了一件事:感动了慈禧,感动了后世

图:今天哥大东亚学院的图书馆

1902年开始,“丁龙汉学讲座”正式成立,夏德(胡适的导师)为首任讲座教授。从此,哥伦比亚的汉学系成为美国最早、最著名的汉学系之一,这里成为中国文化在海外研究传播的著名平台,走出了无数中外学者,也是今天赫赫有名的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学院的前身。

一个卑微的中国男仆,在美国干了一件事:感动了慈禧,感动了后世

图:哥大东亚学院的毕业生

​ 卡朋蒂埃本人,多年来一直视丁龙为“集孔子信徒、清教徒、佛教徒、基督徒于一身的表里一致的中国人”,不断追加哥大汉学系的捐助,最后的捐款高达27.5万美元。

这个中国仆人的义举,被清朝驻美使臣伍廷芳得知后汇报回国,慈禧太后深为感动,亲自向哥大捐赠了五千余册珍贵中文图书,李鸿章和伍廷芳等人也纷纷捐助。

一个卑微的中国男仆,在美国干了一件事:感动了慈禧,感动了后世

图:慈禧捐赠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卡朋蒂埃于1918去世,丁龙此后的去向不详,有人说他终老美国,有人说他叶落归根回了中国。

一个卑微的中国男仆,在美国干了一件事:感动了慈禧,感动了后世

图:一个中国男仆的传奇

不管怎样,丁龙以一介卑微之身,却念念不忘祖国,在异域传播中国文化,他做到的一切,很多伟人都做不到。正如哥大对他的评价:“Dean Lung不是一个学者,不是一个将军,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仅仅是众多美国第一代华人移民中的一个,他捐出来的是钱,但更重要的是贡献了他的视野和理想。”

参考资料:《一个中国男仆的美国传奇》、广州羊城晚报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